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特征,研究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100份病例,采用SP法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ER、PR和CerbB-2等免疫表型,数据采用SPSS 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88例(88%);交界性(不典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恶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患者11例,(11%)。临床表现,乳头溢液40例(40%);乳腺肿块21例(21%);乳头溢液并乳腺肿块7例(7%);无特殊症状,因体检或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32例,(32%)。结论:临床表现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乳腺肿块;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以乳房肿块占大多数,其次是乳头溢液且以血性溢液为主。本组研究建议,将良性、交界性、恶性三分法,简化为低级别、高级别乳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两分法。本组认为,掌握临床表现差异,明确病理诊断和免疫表型,极大地增加了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可能性。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临床诊治也比较棘手,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乳头溢液、局部疼痛、乳房肿块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类型。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肿瘤的良恶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为进一步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特选取2010年1月以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的病例,对其做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讨病理特征与免疫标记SMA、P63及CK5/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以来的病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并在我院进行持续治疗,共计10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病变的部位,其中左乳58例,右乳42例,所有标本均为局部肿瘤切除标本。
1.2 病理检查方法
所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标本均经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再进行常规脱水和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微米,再依次做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标本均采用SP法来检测乳腺病变组织中的ER、PR和CerbB-2、P63、SMA、CK5/6的表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SPSS 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学检查:在送来检查的所有标本中,最大直径为6厘米,最小直径为1厘米,切面呈灰白及灰黄色,部分标本可见出血、囊性变。
患病类型:我院2010年1月以来共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患者共计100例,其中,被确诊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共计88例,占88%;被确诊为交界性的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共1例,占1%;被确诊为恶性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患者共11例,患病人数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11%。
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所占比例
临床症状:我院1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中,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40例,占总人数的40%;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21例,占总人数的21%;以乳头溢液且乳腺肿块为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7例,占总人数的7%;无特殊症状、因体检发现或者在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的患者共计32例,占总人数的3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症状对比
镜下观察:1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其肿瘤均出现于扩张的导管内,主要的表現形态有4种:46例肿瘤乳头状结构明显,乳头间质较丰富,细胞核短小、较分散,细胞宽度略小于细胞高度。18例肿瘤呈乳头状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细胞核排列密集,纤维血管轴心纤细,细胞高度明显大于宽度,部分区域出现极性紊乱;11例肿瘤的纤维血管轴心明显,缺乏乳头结构,肿瘤细胞呈筛状排列,瘤细胞大小及染色质均匀;25例肿瘤具有乳头状结构,且纤维血管茎被覆于双层细胞,即肌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小部分区域可见非典型性增生,细胞形态单一、大小一致。免疫表型分别是:1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上皮表达 ER、PR、CerBb_2;89例良性及交界性肿瘤,表达肌上皮标志物SMA、P63、CK5/6。
3. 讨论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乳腺疾病,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本组临床研究中,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乳腺肿块;而乳头状癌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占大多数,其次是乳头溢液且以血性溢液为主。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组织学特征是:纤维血管茎上的上皮细胞与肌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树状结构。以其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及周围型。当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显著硬化时,导管壁也随之硬化。其腺管可以形成假性浸润图像,易被人们误认为是浸润癌,应与之区别开来。假性浸润的腺管保留了腺上皮及肌上皮双层结构,周围常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且腺体不会浸润正常的乳腺组织。可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肌上皮的方法加以鉴别。乳头状瘤疾病还可能发生继发性病变,如炎症、肌上皮增生、鳞化、黏液化生及软骨化生等。本组P63、SM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提示,乳头基底上皮肌上皮表达,以其着色程度足以帮助病理医生识别该肿瘤的良恶性。
导管内乳头状癌主要特征是:导管原位癌区域占乳头状病变的90%以上。其形态表现为:具有分支乳头结构,大多数的乳头状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而分支乳头结构不明显,被覆细胞以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的形态出现。
本组研究认为,交界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形态不稳定,病理确诊不容易,简化良性、交界性、恶性分级,参照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肿瘤两分法,在病理、临床应用时更为方便。此观点以资同道们商榷。
参考文献:
[1]陈海玲.乳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四川大学,2007.
[2]李晓静;杨菊;路璐;许祖德.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免疫表型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13.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临床诊治也比较棘手,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乳头溢液、局部疼痛、乳房肿块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类型。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肿瘤的良恶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为进一步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特选取2010年1月以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的病例,对其做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讨病理特征与免疫标记SMA、P63及CK5/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以来的病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并在我院进行持续治疗,共计10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病变的部位,其中左乳58例,右乳42例,所有标本均为局部肿瘤切除标本。
1.2 病理检查方法
所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标本均经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再进行常规脱水和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微米,再依次做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标本均采用SP法来检测乳腺病变组织中的ER、PR和CerbB-2、P63、SMA、CK5/6的表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SPSS 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学检查:在送来检查的所有标本中,最大直径为6厘米,最小直径为1厘米,切面呈灰白及灰黄色,部分标本可见出血、囊性变。
患病类型:我院2010年1月以来共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疾病患者共计100例,其中,被确诊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共计88例,占88%;被确诊为交界性的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共1例,占1%;被确诊为恶性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患者共11例,患病人数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11%。
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所占比例
临床症状:我院1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中,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40例,占总人数的40%;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21例,占总人数的21%;以乳头溢液且乳腺肿块为临床症状的患者共计7例,占总人数的7%;无特殊症状、因体检发现或者在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的患者共计32例,占总人数的3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症状对比
镜下观察:1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其肿瘤均出现于扩张的导管内,主要的表現形态有4种:46例肿瘤乳头状结构明显,乳头间质较丰富,细胞核短小、较分散,细胞宽度略小于细胞高度。18例肿瘤呈乳头状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细胞核排列密集,纤维血管轴心纤细,细胞高度明显大于宽度,部分区域出现极性紊乱;11例肿瘤的纤维血管轴心明显,缺乏乳头结构,肿瘤细胞呈筛状排列,瘤细胞大小及染色质均匀;25例肿瘤具有乳头状结构,且纤维血管茎被覆于双层细胞,即肌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小部分区域可见非典型性增生,细胞形态单一、大小一致。免疫表型分别是:1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上皮表达 ER、PR、CerBb_2;89例良性及交界性肿瘤,表达肌上皮标志物SMA、P63、CK5/6。
3. 讨论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乳腺疾病,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本组临床研究中,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乳腺肿块;而乳头状癌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占大多数,其次是乳头溢液且以血性溢液为主。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组织学特征是:纤维血管茎上的上皮细胞与肌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树状结构。以其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及周围型。当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显著硬化时,导管壁也随之硬化。其腺管可以形成假性浸润图像,易被人们误认为是浸润癌,应与之区别开来。假性浸润的腺管保留了腺上皮及肌上皮双层结构,周围常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且腺体不会浸润正常的乳腺组织。可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肌上皮的方法加以鉴别。乳头状瘤疾病还可能发生继发性病变,如炎症、肌上皮增生、鳞化、黏液化生及软骨化生等。本组P63、SM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提示,乳头基底上皮肌上皮表达,以其着色程度足以帮助病理医生识别该肿瘤的良恶性。
导管内乳头状癌主要特征是:导管原位癌区域占乳头状病变的90%以上。其形态表现为:具有分支乳头结构,大多数的乳头状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而分支乳头结构不明显,被覆细胞以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的形态出现。
本组研究认为,交界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形态不稳定,病理确诊不容易,简化良性、交界性、恶性分级,参照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肿瘤两分法,在病理、临床应用时更为方便。此观点以资同道们商榷。
参考文献:
[1]陈海玲.乳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四川大学,2007.
[2]李晓静;杨菊;路璐;许祖德.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免疫表型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