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一般资料
原因不明晕厥患儿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为8~14岁,发生晕厥2次以上,排除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异常。
2方法
将患儿仰卧,平静休息5分钟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行心电监测,然后将床倾斜60度(头高位)实验持续45分钟,当出现晕厥先兆时,即刻测量血压并记录心电图,发生晕厥时,因立即将床放平至病人自行恢复。倾斜试验的阳性标准:倾斜试验过程中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伴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头晕、面色苍白、大汗、乏力、视物模糊、黑矇、听力减退等);采用VASIS ( vasovagal syncope internationalstudy)建议: 1型(混合型),当晕厥出现时心率减慢,但不低于40次/min,或虽低于40次/min但持续时间小于10s,伴有或不伴有3s以内的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2A型(心脏抑制性不伴心脏停搏),心率低于40次/min以下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但不出现持续3s以上的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2B型(心脏抑制伴有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持续3s以上,血压下降与心率同时出现,或在心率减慢以前。3型(血管抑制型),晕厥出现时心率不低于峰心率的10%。
3结果
15例晕厥患者6例在实验5~7分钟出现阳性女性5例,男性2例,晕厥伴低血压5例,伴明显心动过缓1例,共有7例试验期间出现头晕乏力。出现胸闷及恶心的晕厥先兆症状,其中5例伴低血压(收缩压﹤10.5mmHg),心率下降2例为阳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它属于反射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它以反射性血管舒张和(或)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以短暂并可自行恢复的大脑供血不足和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应用倾斜试验有效的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因而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
4结论
目前认为倾斜试验与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反射异常有关,当病人从平卧位变为头高脚低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大约300~800ml的血液从胸部转移到下肢,静脉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反射性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至于心肌收缩力增强导致晕厥的发作,目前认为左室的机械感受器起着关键的作用。某些敏感患者由于这种心肌高收缩力状态能过度地刺激这种机械感受器,使分布该区的C类无髓鞘神经纤维兴奋,其传导通路经迷走神经及吞咽神经至孤束核,使迷走张力明显过度增强,血管异常扩张使血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药物治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β受体阻滞剂,其通过阻断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从而降低对左室机械感受器的过度刺激,达到预防晕厥发作的目的。
原因不明晕厥患儿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为8~14岁,发生晕厥2次以上,排除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异常。
2方法
将患儿仰卧,平静休息5分钟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行心电监测,然后将床倾斜60度(头高位)实验持续45分钟,当出现晕厥先兆时,即刻测量血压并记录心电图,发生晕厥时,因立即将床放平至病人自行恢复。倾斜试验的阳性标准:倾斜试验过程中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伴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头晕、面色苍白、大汗、乏力、视物模糊、黑矇、听力减退等);采用VASIS ( vasovagal syncope internationalstudy)建议: 1型(混合型),当晕厥出现时心率减慢,但不低于40次/min,或虽低于40次/min但持续时间小于10s,伴有或不伴有3s以内的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2A型(心脏抑制性不伴心脏停搏),心率低于40次/min以下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但不出现持续3s以上的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2B型(心脏抑制伴有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持续3s以上,血压下降与心率同时出现,或在心率减慢以前。3型(血管抑制型),晕厥出现时心率不低于峰心率的10%。
3结果
15例晕厥患者6例在实验5~7分钟出现阳性女性5例,男性2例,晕厥伴低血压5例,伴明显心动过缓1例,共有7例试验期间出现头晕乏力。出现胸闷及恶心的晕厥先兆症状,其中5例伴低血压(收缩压﹤10.5mmHg),心率下降2例为阳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它属于反射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它以反射性血管舒张和(或)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以短暂并可自行恢复的大脑供血不足和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应用倾斜试验有效的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因而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
4结论
目前认为倾斜试验与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反射异常有关,当病人从平卧位变为头高脚低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大约300~800ml的血液从胸部转移到下肢,静脉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反射性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至于心肌收缩力增强导致晕厥的发作,目前认为左室的机械感受器起着关键的作用。某些敏感患者由于这种心肌高收缩力状态能过度地刺激这种机械感受器,使分布该区的C类无髓鞘神经纤维兴奋,其传导通路经迷走神经及吞咽神经至孤束核,使迷走张力明显过度增强,血管异常扩张使血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药物治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β受体阻滞剂,其通过阻断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从而降低对左室机械感受器的过度刺激,达到预防晕厥发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