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因素影响物种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全面了解环境与物种分布之间的关系对于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绿海龟(Chelonia mydas)作为典型的长距离迁徙物种,周期性地往返于索饵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是研究环境因子信息和物种分布关系的有效工具,可以通过环境因子数据有效模拟物种潜在分布区域.本研究结合绿海龟物种出现记录点和环境变量,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不同时间段的绿海龟分布情况,得出其分布区域的时空变化,推断洄游路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10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因素影响物种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全面了解环境与物种分布之间的关系对于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绿海龟(Chelonia mydas)作为典型的长距离迁徙物种,周期性地往返于索饵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是研究环境因子信息和物种分布关系的有效工具,可以通过环境因子数据有效模拟物种潜在分布区域.本研究结合绿海龟物种出现记录点和环境变量,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不同时间段的绿海龟分布情况,得出其分布区域的时空变化,推断洄游路线.结果 表明:离岸距离、深度和海洋表层温度对绿海龟分布起重要作用;太平洋西部、印度洋北部和大西洋西部为绿海龟主要适宜栖息范围;大西洋-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之间存在绿海龟涸游通道.同时,基于气候变化模拟了绿海龟2050年和210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分布范围在印度洋中部、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减少,在大西洋中部海域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向高纬度海域扩散的趋势.
其他文献
In 2009, an emerging citrus viral disease caused by 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 (CCDaV) was discovered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However,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CCDaV in other citrus-growing provinces in China is unknown to date. To b
Stunt nematodes (Tylenchorhynchus spp.) are obligate migratory root ecto-parasitic nematodes found in the fields of many cultivated crops. These nematodes, with phyto-sanitary potential, are frequently ignored or misdiagnosed as pests, and this may pose a
自然界中鱼类个体因为社会原因集聚的现象称为鱼类群体行为.为考察垂钓胁迫对鲤科鱼类群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喜集群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大小相近且健康的实验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垂钓组,每个处理组包括18个鱼群.在(27.3±0.2)℃水温条件下,两处理组于垂钓胁迫前(第0天)后(第14天)在开放水域环境条件下各拍摄1次15 min的群体行为视频.实验期间,垂钓组连续垂钓14d,每天垂钓4h,对照组在此期间不进行垂钓.研究发现:(1)垂钓胁迫增加中华倒刺鲃的个体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early and late season double rice (DR) system is declining accompanied by the fast increase of two newly developed cropping systems: ratoon rice (RR) and rice–crawfish (RC). Three methodologies: economic analysis, emergy evaluati
为探究溪流性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eiatus)对光色的偏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芳香化酶作为催化睾酮(T)向雌二醇(estradiol,E2)转化的限速酶在行为调节中的关键角色,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雌鱼和雄鱼对6种单色LED光源的选择偏好,并尝试利用药物抑制体内芳香化酶活力从而改变血浆性激素水平和鱼的行为表现.结果 表明,雌鱼和雄鱼分别相对偏好红光(峰值为637 nm)和黄光(590 nm),两者均相对排斥蓝光(465 nm)、紫光(405 nm)以及含有蓝光波段的白光(
化学预警信息(chemical alarm cues,CAC)在鱼类捕食者-猎物关系中起核心作用.为研究鱼类化学预警通讯模式及其可塑性,并检验“鱼类化学预警响应生态位假说”,采用同质园实验(common garden experiment)分别给予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有捕食者处理和无捕食者处理8个月,检测具有不同捕食环境经历的高体鳑鲏成体和其幼体对不同环境化学信息[水(对照组)、高体鳑鲏幼体CAC和成体CAC、捕食者信息]的行为响应.结果 表明,无捕食者处理组中,化学预警信息仅对
为查明溶解氧浓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争斗行为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室内构建的水生动物争斗行为观测系统,量化了(2.5±0.5) mg/L、(4.5±0.5) mg/L和(6.5±0.5) mg/L溶解氧浓度下三疣梭子蟹的争斗行为,测定了三疣梭子蟹肝胰脏中糖原以及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争斗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在2.5 mg/L处理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司时个体间的争斗强度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行为、生理生化(免疫防疫功能及关键呼吸酶)的影响,设置了1 mg/L、2 mg/L、4 mg/L、7 mg/L(对照组)4个溶解氧梯度,测定分析了虾夷扇贝行为特征(外壳的开闭合程度大小)、耗氧率、排氨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呼吸相关酶[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 发现:(1)虾夷扇贝的存活率随着DO浓度的降低而降低,DO=1 mg/L时的存活率仅为55%;在
为了探讨溶解氧浓度变化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摄食和代谢的影响,分析贝壳开放行为和呼吸代谢的相关关系,观察测定了8 mg/L、6 mg/L、4 mg/L、2 mg/L和1 mg/L溶解氧水平下厚壳贻贝贝壳开放程度、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并计算了氧氮比值.结果 显示,溶解氧浓度在4 mg/L及以上水平时,厚壳贻贝的贝壳持较大程度开放,而当溶解氧浓度降至2 mg/L及以下后,贝壳逐渐关闭;溶解氧浓度降至4 mg/L后,贻贝滤水率显著下降;溶解氧浓度在2~8 mg/L间,贻贝耗氧率无显著
为研究盐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设置了0(对照)、4、8和12共4个盐度胁迫水平,研究了罗氏沼虾在胁迫48h后的耗氧率、鳃丝和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及其游泳和弹跳能力.结果 显示,耗氧率在盐度升至4时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8和12盐度组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鳃丝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鳃丝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细胞色素C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