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会计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方面的经验,对如何在会计本科教育阶段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为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会计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会计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则是会计人员素质的具体体现,作为会计教育初始阶段的会计本科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改进会计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成为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都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会计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对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1989年,当时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们联合颁布了《会计教育观:会计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的报告,特别提出注册会计师考试仅限于现行会计实务,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不应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教育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报告中还提到:会计专业若要成功,会计系学生必须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包括知识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等。美国的会计教育界人士也意识到了传统的会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1990年9月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即美国的各大学积极改革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更加重视案例分析,并且答案不再唯一。强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案例的研讨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务等。
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一方面要求有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高校会计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和教学管理进行变革。其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为改革的关键点。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本科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它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有院校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在各高校都将对能力的培养放在一定的高度,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美国的高校把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会计教育旨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我国,一般把课程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或专业特色课),再分别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院(简称我校)的课程体系也大致如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2008年修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时,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新的教学计划变化较大之处有两点,一是增加了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选修科目。其中选修课占理论课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30%,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全部打通建成了一个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平台,这样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专业基础课占理论课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36%,这样突出了宽基础的特征,为学生选修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二是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5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25%。该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我校会计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实践环节的建设方面,“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早在1991年就开始进行会计类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工作,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与系统的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实践环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是完成模拟实习和最后的毕业论文,主要有基础会计课程设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审计学课程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模拟实习所用资料有的是外购,有的是教师自己编撰的。其中我校自己研发了财务会计模拟实习软件,学生可利用软件在电脑上自助完成模拟实习,大大提高了实习效率与效果,该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好课件奖。毕业论文是在第8学期完成,这一学期学生往往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而找到工作的学生大多要到用人单位去实习,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我校提前在第7学期就让指导教师与学生商定论文题目,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和查阅文献资料。二是在素质拓展与创新环节,在过去仅占1个学分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又增加了素质拓展与创新的5个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专门制定了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目的是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社团、竞赛、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准则,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因此要求必须选用近3年最新出版的国优、部优、省优教材。为了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我校有着严格的教材选用审批流程。
好的教材只是保证授课内容的一个方面,我校还要求每门专业课教师要用一定学时向学生介绍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将相关法规准则的最新内容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多样,因材施教创新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贯彻,都要通过教学方法来落实。如何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将单项式交流改为多项式交流。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有:
(一)案例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既能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挑选合适的案例;二是一部分的案例可采用讨论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随着这几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每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需要面对至少60多位学生,如何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外会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课时是分组(每组学生通常十几人)讨论,讨论课的表现要记分。这样每位学生都要精心准备积极发言,教师只是组织和总结的角色,这对教师也是一种压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很显然,想要完全照搬国外小组讨论模式是不现实的,现有高校的工作量考核和分配制度也无法操作。我校尝试了先在课堂上布置要讨论的内容,然后要求分成小组课后讨论,第二次上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的方法,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起到互动的作用。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应充分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教学工作。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用课件模拟演示原始凭证的填写与审核等,利用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辅助学习软件学生还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与模拟操作。我校教师从2002年起就开始自行研制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先后有十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立项并获资助,其中五项获校级奖,一项获省级好课件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措施具体要落实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其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其次要注意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学习。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只重视是否有博士学位和科研能力,自身实践能力不强,甚至没有会计工作经验,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难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美国高等院校联盟就提出大部分教师应有相关会计实务经验,并且40%的教师应在最近5年内拥有60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这些要求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
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其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在校、院、系三级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如何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制度化,涉及到高校的评估体系与分配制度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9:61-64.
[2] 赵雪枝.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9-130.
[3] 曾晓虹,王昊,李凤鸣.国外高等商科教育与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审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
[4] 宫兴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08,1:68-70.
【关键词】 会计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则是会计人员素质的具体体现,作为会计教育初始阶段的会计本科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改进会计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成为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都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会计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对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1989年,当时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们联合颁布了《会计教育观:会计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的报告,特别提出注册会计师考试仅限于现行会计实务,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不应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教育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报告中还提到:会计专业若要成功,会计系学生必须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包括知识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等。美国的会计教育界人士也意识到了传统的会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1990年9月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即美国的各大学积极改革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更加重视案例分析,并且答案不再唯一。强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案例的研讨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务等。
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一方面要求有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高校会计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和教学管理进行变革。其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为改革的关键点。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本科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它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有院校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在各高校都将对能力的培养放在一定的高度,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美国的高校把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会计教育旨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我国,一般把课程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或专业特色课),再分别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院(简称我校)的课程体系也大致如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2008年修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时,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新的教学计划变化较大之处有两点,一是增加了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选修科目。其中选修课占理论课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30%,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全部打通建成了一个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平台,这样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专业基础课占理论课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36%,这样突出了宽基础的特征,为学生选修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二是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5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了25%。该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我校会计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实践环节的建设方面,“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早在1991年就开始进行会计类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工作,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与系统的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实践环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是完成模拟实习和最后的毕业论文,主要有基础会计课程设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审计学课程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模拟实习所用资料有的是外购,有的是教师自己编撰的。其中我校自己研发了财务会计模拟实习软件,学生可利用软件在电脑上自助完成模拟实习,大大提高了实习效率与效果,该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好课件奖。毕业论文是在第8学期完成,这一学期学生往往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而找到工作的学生大多要到用人单位去实习,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我校提前在第7学期就让指导教师与学生商定论文题目,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和查阅文献资料。二是在素质拓展与创新环节,在过去仅占1个学分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又增加了素质拓展与创新的5个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专门制定了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目的是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社团、竞赛、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准则,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因此要求必须选用近3年最新出版的国优、部优、省优教材。为了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我校有着严格的教材选用审批流程。
好的教材只是保证授课内容的一个方面,我校还要求每门专业课教师要用一定学时向学生介绍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将相关法规准则的最新内容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多样,因材施教创新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贯彻,都要通过教学方法来落实。如何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将单项式交流改为多项式交流。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有:
(一)案例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既能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挑选合适的案例;二是一部分的案例可采用讨论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随着这几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每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需要面对至少60多位学生,如何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外会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课时是分组(每组学生通常十几人)讨论,讨论课的表现要记分。这样每位学生都要精心准备积极发言,教师只是组织和总结的角色,这对教师也是一种压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很显然,想要完全照搬国外小组讨论模式是不现实的,现有高校的工作量考核和分配制度也无法操作。我校尝试了先在课堂上布置要讨论的内容,然后要求分成小组课后讨论,第二次上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的方法,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起到互动的作用。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应充分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教学工作。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用课件模拟演示原始凭证的填写与审核等,利用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辅助学习软件学生还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与模拟操作。我校教师从2002年起就开始自行研制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先后有十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立项并获资助,其中五项获校级奖,一项获省级好课件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措施具体要落实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其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其次要注意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学习。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只重视是否有博士学位和科研能力,自身实践能力不强,甚至没有会计工作经验,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难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美国高等院校联盟就提出大部分教师应有相关会计实务经验,并且40%的教师应在最近5年内拥有60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这些要求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
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其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在校、院、系三级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如何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制度化,涉及到高校的评估体系与分配制度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9:61-64.
[2] 赵雪枝.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9-130.
[3] 曾晓虹,王昊,李凤鸣.国外高等商科教育与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审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
[4] 宫兴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08,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