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有机蔬菜、绿色猪肉、无添加食品……各类带着“乡间土味”、没有化学添加剂的食用品聚集一地,以生态绿色为名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集市。它有固定时间、“营业执照”,口碑相传,传统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顾客多是摊主的“粉丝”、网友、一个召集起的市场——“农夫市集”
中国多地兴起“农夫市集” 寻找食品安全消费新模式
近来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不少都市兴起的“农夫市集”,多由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的志愿者白发组织,力图在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和寻找安全农产品的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在微博上,已经有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农夫市集”注册,有的打出减少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实践公平贸易的口号;有的则承诺是不在生产中使用化学制剂的农夫组成的市集。这些市集开市时间往往并不固定,时间和地点通过微博发布。
合肥市小团山香草农庄早在半年就参加了这些“农夫市集”活动。农庄工作人员封贵告诉记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的“农夫市集”活动,把农庄自产的有机蔬菜、香草肉制品和香草加工品带到市集上,受到消费者欢迎。
据介绍,组织市集的志愿者来自不同行业,但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他们在组织市集前,会对想进入市集的农产品进行考核筛选,尽力确保货真价实和值得信赖的绿色农产品进入市集。
“这些市集不同于传统的农产品产销渠道,是社会公众寻找到的一种食品安全消费新模式。”封贵说,这种全新的产销模式对于坚持绿色生态种养的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以我们的香草香肠为例,去年我们的销售量不过百余斤,而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农夫市集等渠道,平均每周的销量就达上百斤。”封贵说。
当然,最欢迎的还是消费者。在各地“农夫市集”的微博上,有的粉丝高达2万余人,少则也有数千人。有网友写道:因为不想吃各种添加剂,现在都很少吃咸菜酱菜了,在集市上吃到了纯手工制作的无添加腌萝卜,感谢用心制作无添加食品的人。还有网友表示,什么都能省吃不能省,要吃最新鲜的无污染的食物。
合肥市民宋静告诉记者,自从怀孕以来,她和家人格外重视食品安全。为此,她的家人甚至每周都乘车到郊区的农贸市场采购食品。看到网上兴起“农夫市集”,她十分心动,“如果这样的市集早日开到我们居住的城市就好了!”
农业专家表示,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公众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消费的新探索也层出不穷。农夫市集是一种替代传统农产品产销的直销特供新模式,可以让货真价实的有机和绿色产品直接进入消费者的菜篮子,优势明显,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不过,专家同时也指出,这一新模式仍面临一些需要破解的问题,如目前的组织比较松散、如何保证筛选的农产品是真正符合相关规定的有机绿色食品等。
赶集去,以健康之名
“农夫”是“有机”、“绿色”、“无公害”的代名词,让您爱上乡间土味,回归田园。
“农夫”帮我们省去了中间环节,让我们与农户面对面,让健康食品直接上桌。
“农夫”是一个公益性的,由志愿者发起的农产品购物平台。
“农夫”没有固定场所,不定期举办集市,但它倡导生态农业。
流行背后的市集文化
1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健康食品备受人们瞩目。
2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生活。
3 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养生理念越来越重视。
4 高档农产品仅局限于个别超市和极少的直营店,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5 城市消费者大多远离土地,不了解农业,农夫市集满足消费者与农化面对面交流。
6 在信任缺失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希望找到信任的依赖。
各地“农夫市集”扫描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旨在让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帮助消费者找到安全、放心的产品,鼓励从事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
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市集旨在展示上海地区不使用化学农药、激素、添加剂及转基因种子的中小规模农业的实践成果。鼓励消费者通过消费选择来支持健康、环保的农业。
“农夫市集”路漫漫
时至今日,参与市集的农户们对于市集的组织、规模以及销售状况基本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消费者却一直希望市集能够进一步发展。但目前来讲要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还很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匮乏、专职人员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还有公益与免费的定位事实上也带来一种身份上尴尬。
1 无固定场所带来的各种不便。市集的选址几乎每次都来自于农户和志愿者们的帮助,闲置的底商、仓库等地方,都曾经作为市集的举办地。通常我们都会选择在室内进行,这样不会在城管那里惹麻烦。仅有一次市集试图在—个社区里进行室外的售卖,随即遭到了相关部门的干涉。
2 游击队式生存状态背后还有更大的挑战——身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摆摊卖货的事情归工商、城管、税务以及文化部门负责,大型活动则归公安部门管理,我们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民间公益组织,要极尽所能和这些部门搞好关系。没有主管单位,也没有正式的注册,不算“合法”,但也未被认为“非法”,市集一直生存在这样的夹缝之中。
3 消费者希望市集常态化和规模化的呼声日趋高涨,市集进一步扩大所需的规范管理和资金需求,而且组织者们还一直在承担被质疑的压力——其中包括是否具备对进场农户资质的审核能力,如何提供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没有将商品利润纳为己有等等。
4 在商户数量扩大至20-30家之后,农夫市集的志愿者们已经很难抽身一家家坚持不断地考察并审核了,他们更希望能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固有的信任基础上,由消费者不定期组织参观农场等活动来起到对农户的监督作用。 本刊连线
对话北京农夫市集负责人常天乐。
本刊记者:未来是否考虑通过获得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赞助解决资金问题?
常天乐:其实之前也曾经获得过一些个人和公益组织的赞助,但是金额都很有限。曾有一个NGO组织给市集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资助,但是这些钱仅够支付一个全职志愿者几个月的报酬。
也曾经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农业企业想要提供资金,但是这种钱我们不敢拿。由于这种企业与市集提供安全食品的理念不同,只是想通过市集这个平台赚钱,所以被我们拒绝了。
本刊记者:以后是否会像国外市集那样向农户收费?
常天乐:这种模式在中国并不适用。如果向农户收费,就改变了组织者与农户的关系,这部分费用最终也会在消费者身上体现。同时,也更容易让消费者对市集的组织者和农户的产品质量产生误解。所以,市集暂时不会考虑向农户收费。
本刊记者:之前市集也曾考虑注册成公司,现在是否已经注册成功?
常天乐:注册的事情还没有成功。但是市集目前也在考虑与—些结构比较好的商业企业合作,不让大家认为市集的组织者只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来牟利。现在也正在寻找一个新模式,让市集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记者手记
合法才能得到政府扶持
事实上,不仅北京存在有机农夫市集,上海、广州等城市也都有类似的农夫市集。但是,目前所有的市集都在“合法”与“非法”的尴尬处境中艰难生存着。
相关管理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这种有机农夫市集更类似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每次市集的时间、地点都不固定,覆盖规模也非常有限。而且市集既不是经过注册的社会组织,也不具有一般公司的法人资质,如果市集农户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究市集组织者的责任。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有机农夫市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机产品进入市场。现在很多有机蔬菜在进入市场时会遇到一些障碍,进去以后有时也很难被接受。洪涛说,市集同时具有公益性和合作性。在目前市场经济模式下,只有将公益性和市场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获得政府或社会组织的支持,才能使这种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立足之地。可以通过财政或者基金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也应该给予志愿者一些精神奖励,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但是有机产品只有走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才能进一步解决市集更加合法化等问题,否则可能很难存在和发展。
中国多地兴起“农夫市集” 寻找食品安全消费新模式
近来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不少都市兴起的“农夫市集”,多由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的志愿者白发组织,力图在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和寻找安全农产品的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在微博上,已经有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农夫市集”注册,有的打出减少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实践公平贸易的口号;有的则承诺是不在生产中使用化学制剂的农夫组成的市集。这些市集开市时间往往并不固定,时间和地点通过微博发布。
合肥市小团山香草农庄早在半年就参加了这些“农夫市集”活动。农庄工作人员封贵告诉记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的“农夫市集”活动,把农庄自产的有机蔬菜、香草肉制品和香草加工品带到市集上,受到消费者欢迎。
据介绍,组织市集的志愿者来自不同行业,但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他们在组织市集前,会对想进入市集的农产品进行考核筛选,尽力确保货真价实和值得信赖的绿色农产品进入市集。
“这些市集不同于传统的农产品产销渠道,是社会公众寻找到的一种食品安全消费新模式。”封贵说,这种全新的产销模式对于坚持绿色生态种养的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以我们的香草香肠为例,去年我们的销售量不过百余斤,而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农夫市集等渠道,平均每周的销量就达上百斤。”封贵说。
当然,最欢迎的还是消费者。在各地“农夫市集”的微博上,有的粉丝高达2万余人,少则也有数千人。有网友写道:因为不想吃各种添加剂,现在都很少吃咸菜酱菜了,在集市上吃到了纯手工制作的无添加腌萝卜,感谢用心制作无添加食品的人。还有网友表示,什么都能省吃不能省,要吃最新鲜的无污染的食物。
合肥市民宋静告诉记者,自从怀孕以来,她和家人格外重视食品安全。为此,她的家人甚至每周都乘车到郊区的农贸市场采购食品。看到网上兴起“农夫市集”,她十分心动,“如果这样的市集早日开到我们居住的城市就好了!”
农业专家表示,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公众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消费的新探索也层出不穷。农夫市集是一种替代传统农产品产销的直销特供新模式,可以让货真价实的有机和绿色产品直接进入消费者的菜篮子,优势明显,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不过,专家同时也指出,这一新模式仍面临一些需要破解的问题,如目前的组织比较松散、如何保证筛选的农产品是真正符合相关规定的有机绿色食品等。
赶集去,以健康之名
“农夫”是“有机”、“绿色”、“无公害”的代名词,让您爱上乡间土味,回归田园。
“农夫”帮我们省去了中间环节,让我们与农户面对面,让健康食品直接上桌。
“农夫”是一个公益性的,由志愿者发起的农产品购物平台。
“农夫”没有固定场所,不定期举办集市,但它倡导生态农业。
流行背后的市集文化
1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健康食品备受人们瞩目。
2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生活。
3 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养生理念越来越重视。
4 高档农产品仅局限于个别超市和极少的直营店,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5 城市消费者大多远离土地,不了解农业,农夫市集满足消费者与农化面对面交流。
6 在信任缺失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希望找到信任的依赖。
各地“农夫市集”扫描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旨在让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帮助消费者找到安全、放心的产品,鼓励从事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
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市集旨在展示上海地区不使用化学农药、激素、添加剂及转基因种子的中小规模农业的实践成果。鼓励消费者通过消费选择来支持健康、环保的农业。
“农夫市集”路漫漫
时至今日,参与市集的农户们对于市集的组织、规模以及销售状况基本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消费者却一直希望市集能够进一步发展。但目前来讲要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还很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匮乏、专职人员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还有公益与免费的定位事实上也带来一种身份上尴尬。
1 无固定场所带来的各种不便。市集的选址几乎每次都来自于农户和志愿者们的帮助,闲置的底商、仓库等地方,都曾经作为市集的举办地。通常我们都会选择在室内进行,这样不会在城管那里惹麻烦。仅有一次市集试图在—个社区里进行室外的售卖,随即遭到了相关部门的干涉。
2 游击队式生存状态背后还有更大的挑战——身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摆摊卖货的事情归工商、城管、税务以及文化部门负责,大型活动则归公安部门管理,我们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民间公益组织,要极尽所能和这些部门搞好关系。没有主管单位,也没有正式的注册,不算“合法”,但也未被认为“非法”,市集一直生存在这样的夹缝之中。
3 消费者希望市集常态化和规模化的呼声日趋高涨,市集进一步扩大所需的规范管理和资金需求,而且组织者们还一直在承担被质疑的压力——其中包括是否具备对进场农户资质的审核能力,如何提供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没有将商品利润纳为己有等等。
4 在商户数量扩大至20-30家之后,农夫市集的志愿者们已经很难抽身一家家坚持不断地考察并审核了,他们更希望能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固有的信任基础上,由消费者不定期组织参观农场等活动来起到对农户的监督作用。 本刊连线
对话北京农夫市集负责人常天乐。
本刊记者:未来是否考虑通过获得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赞助解决资金问题?
常天乐:其实之前也曾经获得过一些个人和公益组织的赞助,但是金额都很有限。曾有一个NGO组织给市集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资助,但是这些钱仅够支付一个全职志愿者几个月的报酬。
也曾经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农业企业想要提供资金,但是这种钱我们不敢拿。由于这种企业与市集提供安全食品的理念不同,只是想通过市集这个平台赚钱,所以被我们拒绝了。
本刊记者:以后是否会像国外市集那样向农户收费?
常天乐:这种模式在中国并不适用。如果向农户收费,就改变了组织者与农户的关系,这部分费用最终也会在消费者身上体现。同时,也更容易让消费者对市集的组织者和农户的产品质量产生误解。所以,市集暂时不会考虑向农户收费。
本刊记者:之前市集也曾考虑注册成公司,现在是否已经注册成功?
常天乐:注册的事情还没有成功。但是市集目前也在考虑与—些结构比较好的商业企业合作,不让大家认为市集的组织者只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来牟利。现在也正在寻找一个新模式,让市集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记者手记
合法才能得到政府扶持
事实上,不仅北京存在有机农夫市集,上海、广州等城市也都有类似的农夫市集。但是,目前所有的市集都在“合法”与“非法”的尴尬处境中艰难生存着。
相关管理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这种有机农夫市集更类似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每次市集的时间、地点都不固定,覆盖规模也非常有限。而且市集既不是经过注册的社会组织,也不具有一般公司的法人资质,如果市集农户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究市集组织者的责任。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有机农夫市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机产品进入市场。现在很多有机蔬菜在进入市场时会遇到一些障碍,进去以后有时也很难被接受。洪涛说,市集同时具有公益性和合作性。在目前市场经济模式下,只有将公益性和市场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获得政府或社会组织的支持,才能使这种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立足之地。可以通过财政或者基金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也应该给予志愿者一些精神奖励,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但是有机产品只有走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才能进一步解决市集更加合法化等问题,否则可能很难存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