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f还是for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01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某些形容词作表语时,句子的真正主语是一个动词不定式,我们常用代词it作句子的形式主语,而将其真正的主语动词不定式移到表语形容词后面。这时,不定式前常用介词引出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例如:
  1.It is wise for him to get away.他走开是明智的。
  2.It is wise of,him to get away.他很明智,他走开了。
  不少同学不知如何选择of和for,对这两个介词所引导的逻辑主语在意义上有何差异感到很难理解。本文想就这~问题作一点探讨,仅供参考。
  
  一、分清两类不同的形容词
  
  第一类:easy,hard,difficult,import-ant,necessary,possible,impossible等。这类形容词只反映不定式动词的行为性质,不反映行为者的特征。
  
  第二类:kind,good,nice,brave,cour-ageous,wise,clever,foolish,unvclse,crud,polite,impolite,right,wrong,careful,careless,crazy,selfish,stupid,silly等。这类形容词既可以反映不定式动词的行为性质,也可以反映行为者的特征。它们通常是表示“真假、善恶、美丑”的内涵,被用来评价、鉴定他人的道德、品性或行为规范。 在“It is(was)...”句型中,第一类形容词只能与for搭配;而第二类形容词既可与of搭配,又可与for搭配,不过含义有所不同。例如:
  1.It was important for him to speak atthe meeting.
  句中for不可换成of。for短语说明不定式表示的动作是谁做的,形容词着重说明行为的特征。意为:It was important that heshould speak at the meeting.不可说成:Hewas important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2.It is kind of you to help us.
  句中of可以换成for,不过含义不同。用of时说明不定式指的是谁的情况,即某人怎么样,形容词着重说明行为者的特征。其意思相当于:You are kind to help us.而用for时其含义侧重为:It is kind that you shouldhelp us.
  
  二、分清泛指和特指
  如果不定式前的逻辑主语是泛指不是特指,介词就该用for,因为,泛指的行为者不是形容词着重要说明的对象。例如:
  1.It is not polite for a person to speakwith his mouth full of food.
  2.I don’t think it's right for people tomarry only for money.
  3.It's necessary for man to protect na-ture.
  注意:在邏辑主语是泛指的情况下,for可以和两类形容词搭配,如上例。
  如果不定式前的逻辑主语是特指的、明确限定的,这时就可根据说话者的侧重点来选择of或for。比较例句:
  1.It was clever for Edison to inventthe electric light.
  2.It was clever of Edison to invent theelectric light.
  1句用for短语,侧重指动作的性质,指“爱迪生发明电灯”一事是聪明的行为。而爱迪生本人聪明与否不是说明的主要对象。2句则主要指爱迪生是聪明的,侧重于对他的赞扬,因为他发明了电灯。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仍要遵循两类形容词与of和for的搭配习惯。如上例2句中clever不可换成第一类形容词,不可说成:Itwas important of Edison to Invent the dec-tric light.
  又如:
  正:It is wrong for my son to take sucha small house.
  正:It is wrong of my son to take such asmall house.
  误:It is difficult of my son to take sucha small house.
  正:It is difficult for my son to takesuch a small house.
  再引用几个词典和教材中的例句:
  1.It was not right for the South tobreak away from the Union.
  2.It was silly for you to conceal it.
  3.It was silly of him to take offence atwhat she had said.
  4.You think it's right for people tomarry for money.
  5.It's considered impolite for a man towear a hat indoors.
  6.Do you think it's normal for a childto get so tired?
其他文献
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共有20道书面表达题,其中包含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和18个高考自主命题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海南和宁夏)的书面表达题。总的来说,20道英语书面表达题在如何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问题上都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较好地发挥了高考对中学英语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大部分书面表达题特点鲜明,体现了“稳中有变,变
期刊
高考作文要获得成功,要从基础等级提升到发展等级,就得有文采,有创意,破除陈旧的观念,树立新思想,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  “反弹琵琶”是一种立意创新的写作方法。巧用反弹琵琶,可使思维上升到较高层次,使文章立意独辟蹊径,进入新的境界。能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写文章怎样反弹琵琶呢?    (一)打破思维定势    人们写文章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正面观察事物,顺向谋篇布
期刊
“人民政协”是高三《思想政治》第三课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要正确理解“人民政协”,需要把握以下四对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区别:①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②基础不同。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阶级
期刊
200年高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首次采用新课程高考卷,四省区的新课程卷将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和旗帜,对2008年高考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就2007年的全国十一套高-考历史试卷(文综或单科)的选择题进行分析比较,将其分类,并提供每类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期抛砖引玉。    一、识记型选择题    这种题型是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的主要题型。识记型选择题,又称概念型
期刊
“芒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历史试题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变革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出乎老师和考生意料。这体现了高考命题反猜题,考能力,回归历史学科本来面目的特点,跟平时模拟试题大量考热点问题路数大不一样,热点很少涉及,或是隐性涉及。  一、试卷特点  1 全国卷历史题具有“趣、绕、冷、淡、平、长”的特点。  趣,很新颖,如第1
期刊
如何让你的英文精准纯熟,或让你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以下是一些提高英语水平的秘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和以往相比中出现了更多的图示题,包括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表格、漫画等。这些图示题以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趣味性浓备受好评。现将今年高考政治选择题中的图示题列举出来,分类简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7年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语法考点分布均匀,重点难点突出。重点考查易混词语辨析、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冠词、倒装句型等语法项目,主谓语一致、数词没有作重点考查,虚拟语气没有作考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一般为一首,题量基本为2题,分值大致在6-8分。这样适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思考解读一首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只有北京、上海卷出了三道题,但这三道题中题型多样,有选择,有填空,因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思考动笔的内容并不太多。湖南卷虽出一道题目,但要求学生就颈联、颔联逐联赏析,其实动笔量也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海南、宁夏出的新课标试卷将
期刊
一、善用鲜活的材料    《亮剑的本钱》一文的观点和材料取材于当前热播的电视剧,足见作者思想的敏锐与视野的开阔。“李云龙”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在当前生活中是个亮点,以这样鲜活的素材人文(文中作者盛赞他敢于亮剑的精神和善于磨剑的本领),无疑给本文涂上了亮彩。  材料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论点能否站得住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论据的材料有无说服力。材料的鲜活性是保证论据有无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参加了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