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NIS)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某医院118例住院手术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研究组(MNIS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例,比较护理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情观察及时率、医嘱执行及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指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下床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NIS)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某医院118例住院手术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研究组(MNIS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例,比较护理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情观察及时率、医嘱执行及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指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下床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一站式报修”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法 在钉钉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基于氚云平台自行开发了后勤“一站式报修”管理系统.结果 节约人力资源;24 h内维修完成率为98.50%;工人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8.58%;维修结果满意度为97.87%;每人维修量按时间可统计.结论 “一站式报修”管理系统的建立、优化及应用,对调动维修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满意度,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完善后勤管理的质控指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中医”工作,形成线下诊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中医服务新模式。方法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法规为指导方向,构建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全流程一致性互联网诊疗服务。结果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将线上线下诊疗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中医服务模式。结论引入互联网诊疗平台,开展互联网服务模式,可以优化医院中医诊疗服务流程,使患者居家享有优质便捷的中医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目的解决医院智能导航系统应用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应用水平。方法运用PDCA循环,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提出实施对策,检查实施效果,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医院智能导航系统的月访问率从6.78%增加到18.69%,达到了既定目标值。结论PDCA循环的运用,提升了医院智能导航系统的应用效果,增强了医院的便民服务能力,提高了医疗智能化应用水平。
目的 研究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该疾控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00名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开展公共卫生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 经管理后两组研究对象的传染病知识知晓程度均显著优于管理前,观察组管理后患者的传染病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管理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管理后,观察组研究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基于大数据集成平台,设计了患者全程随访管理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了患者院内院外的健康数据,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健康-疾病-愈后-随访”的精细化诊疗服务,优化患者体验。本文从需求分析、数据集成、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应用效果5个方面对随访系统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在院内肺结节项目组的应用成效,证实了该系统确实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全程随访管理平台的现状和未来需改进的要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融合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手段,研发全市统一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构建“实名认证、网上登记、扫码即用、亮码即采、结果速查”等功能模块,实现预约登记、采样检测、结果查询等全流程业务管理,实现多点采样、区域调配、全市统检,可将样本精确分配至尚有工作余量的检测机构,实现合理的资源统筹,满足市民自愿检测需求和区域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支撑大型群体、服务全流程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旨在为相同应用场景提供借鉴意义。
目的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优化完善危急值管理流程。方法以危急值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期间的数据及经验为依托,对照管理期间发生的变化,分析危急值管理对医院带来的影响。结果2018年第一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81.31%,2019年第四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97.80%,危急值处置及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借助先进的信息平台,从危急值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保障了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
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是医保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标准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介绍业务编码的编制过程中,课题组如何通过坚持“四个统一”、摸清标准底数、坚持实用优先、凝聚专家共识等方式,逐步建立医保疾病诊断与手术、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等15项核心编码标准,并在后续过程中搭建动态维护平台,推进全国范围内的编码贯标工作,从而实现全国医保数据全覆盖、编码全转换、系统全贯通,使业务编码真正成为全国医保信息业务的“通用语言”。
目的建立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对相关病例进行数据化管理,以期寻找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相关专业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病史记录数据。结果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治理,已应用于临床管理。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基本规范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数据,并与国际标准统一,利于推动循证医学发展。
目的构建门诊病案首页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方法以北京市30家三级医疗机构2017年度的数据为基础,围绕首页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设立指标,利用赋权综合打分方法,量化评价医疗机构门诊病案首页上报质量。结果获取了各家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对各家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直观反映出在门诊病案首页上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论本研究设立的评价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向各医疗机构反馈问题,可为提高数据质量、服务医改监测政策研究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