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耐量患者的的血糖变化状况,通过研究指导妊娠期糖耐量患者的孕期控制。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中收治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患者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对两组孕妇的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量,并统计新生胎儿体重以及胎儿窘迫状况,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糖耐量降低患者餐后2h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糖平均值为(6.18±1.94)mmol/L,较健康组更高。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测,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胎儿体重、羊水过多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并未发现有发展为糖尿病的现象;并且妊娠期糖耐量降低病症对患者胎儿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关键词】 妊娠期 糖耐量降低 血糖监测 结果研究
妊娠期糖耐量降低是一种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较轻的临床表现。患者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没有进行住院治疗,并且患者往往没有对饮食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医护人员应当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果,叮嘱患者每餐应当食用适量食物,并降低淀粉类食物的食用量,养成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也应当定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100例孕婦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的血糖检测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记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生儿状态也十分正常,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中收治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患者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3—29岁,平均年龄为(26.6±4.9)岁;健康组中孕妇年龄为22—28岁,平均年龄为(25.4±6.4)岁;所有患者均为初产妇,所有孕妇中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餐后2h血糖监测
待患者空腹12h后,首先对抽取患者静脉血2ml行FBG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检测完成后要求患者正常进餐,进餐2h后再次抽取患者静脉血2ml进行血糖值监测,记录检测结果。
1.2.2 调查胎儿状况
患者分娩后,记录患者分娩时的孕周,并对初生儿进行全面体检,探究胎儿是否出现窘迫现象,对胎儿进行称重,研究胎儿的总体重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2008年第7版中规定的标准。如果患者在用餐后2h血糖两次或两次以上超标,即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降低。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餐后2h的血糖监测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试验结果说明观察组中的糖耐量降低患者在妊娠期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不足,导致机体对用餐2h后的血糖含量控制较差,糖耐量降低患者餐后2h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糖平均值为(6.18±1.94)mmol/L,较健康组更高(详情见表1)。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测,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胎儿体重、羊水过多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糖耐量检查(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糖耐量试验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如果母体持续高血糖,引起胎儿血糖升高,刺激胎儿胰岛增生,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胎儿高胰岛素血症与死胎、低血糖、呼吸困难综合征,和其他胎儿并发症有关。糖尿病孕妇血中氨基酸增高,进入胎儿体内,促使胎儿过度生长,以致发生巨大儿。所以孕妇应当到正规医院妇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检查前两周减少淀粉(面食)、糖份的摄入。尽量少的食用主食,每餐主食量应小于2两。必要时应当忌口,不吃高油脂食品,尽量不吃含糖食品,含糖食品是指不经过任何转化,直接能被人体吸收的含有精糖的甜食、饮料,甚至是水果
本次试验结果说明观察组中的糖耐量降低患者在妊娠期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不足,导致机体对用餐2h后的血糖含量控制较差,糖耐量降低患者餐后2h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糖平均值为(6.18±1.94)mmol/L,较健康组更高(详情见表1)。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测,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胎儿体重、羊水过多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糖耐量减低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并未发现有发展为糖尿病的现象;并且妊娠期糖耐量降低病症对患者胎儿没有造成明显影响,但妊娠期女性应当做好相关管理事宜,避免血糖过高对胎儿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明子,纪立农,王山米等.糖尿病教育在改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孕妇妊娠结局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53-257.
[2]王翠兰,张俊,王凤英等.妊娠期糖耐量试验结果19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32-33.
[3]陈正琼,成娅,苏红媛等.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预测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64-167.
【关键词】 妊娠期 糖耐量降低 血糖监测 结果研究
妊娠期糖耐量降低是一种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较轻的临床表现。患者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没有进行住院治疗,并且患者往往没有对饮食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医护人员应当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果,叮嘱患者每餐应当食用适量食物,并降低淀粉类食物的食用量,养成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也应当定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100例孕婦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的血糖检测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记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生儿状态也十分正常,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中收治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患者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3—29岁,平均年龄为(26.6±4.9)岁;健康组中孕妇年龄为22—28岁,平均年龄为(25.4±6.4)岁;所有患者均为初产妇,所有孕妇中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餐后2h血糖监测
待患者空腹12h后,首先对抽取患者静脉血2ml行FBG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检测完成后要求患者正常进餐,进餐2h后再次抽取患者静脉血2ml进行血糖值监测,记录检测结果。
1.2.2 调查胎儿状况
患者分娩后,记录患者分娩时的孕周,并对初生儿进行全面体检,探究胎儿是否出现窘迫现象,对胎儿进行称重,研究胎儿的总体重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2008年第7版中规定的标准。如果患者在用餐后2h血糖两次或两次以上超标,即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降低。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餐后2h的血糖监测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试验结果说明观察组中的糖耐量降低患者在妊娠期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不足,导致机体对用餐2h后的血糖含量控制较差,糖耐量降低患者餐后2h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糖平均值为(6.18±1.94)mmol/L,较健康组更高(详情见表1)。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测,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胎儿体重、羊水过多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糖耐量检查(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糖耐量试验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如果母体持续高血糖,引起胎儿血糖升高,刺激胎儿胰岛增生,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胎儿高胰岛素血症与死胎、低血糖、呼吸困难综合征,和其他胎儿并发症有关。糖尿病孕妇血中氨基酸增高,进入胎儿体内,促使胎儿过度生长,以致发生巨大儿。所以孕妇应当到正规医院妇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检查前两周减少淀粉(面食)、糖份的摄入。尽量少的食用主食,每餐主食量应小于2两。必要时应当忌口,不吃高油脂食品,尽量不吃含糖食品,含糖食品是指不经过任何转化,直接能被人体吸收的含有精糖的甜食、饮料,甚至是水果
本次试验结果说明观察组中的糖耐量降低患者在妊娠期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不足,导致机体对用餐2h后的血糖含量控制较差,糖耐量降低患者餐后2h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糖平均值为(6.18±1.94)mmol/L,较健康组更高(详情见表1)。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测,两组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胎儿体重、羊水过多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糖耐量减低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并未发现有发展为糖尿病的现象;并且妊娠期糖耐量降低病症对患者胎儿没有造成明显影响,但妊娠期女性应当做好相关管理事宜,避免血糖过高对胎儿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明子,纪立农,王山米等.糖尿病教育在改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孕妇妊娠结局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53-257.
[2]王翠兰,张俊,王凤英等.妊娠期糖耐量试验结果19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32-33.
[3]陈正琼,成娅,苏红媛等.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预测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