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随着《小苹果》斩获了年度国际流行音乐奖,许多流行歌曲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小苹果》的成就得益于它高居榜首的歌曲传唱度,而传唱度的高低又与其音律的协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音律的波动规律与歌曲传唱度的关系探析协音律与不协音律对歌曲传唱度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协音律;不协音律;传唱度
一、音律、协音律、不协音律的定义
1、音律
(1)从语音层面出发,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音律的形成和作用音律的形成是与声调、语调和韵调等的相互调节与协调相关的。
(2)从音乐层面出发,是指音乐中各旋律音阶中的标准高度的相互关系。
2、协音律
(1)语音层面的协音律便是指语言合辙押韵,多表现在诗歌诗词当中。根据声调的阴阳上去,阴平平缓稳重,阳平欢快轻扬,上声婉曲上举,去声低沉利落,四声的循环往复使文章诗词宛如名家弹奏的变奏曲,对于一片文章诗词的旋律美来说,字调的和谐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篇优美的诗词得以从古代传颂至今,便得益于它优美的韵律和和谐的音律。比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这篇诗词中,“寻”“觅”“冷”“清”“凄”“息”“滴”叠词的运用和句末的押韵都体现了诗词的韵律美,我们也可以说,这篇诗词是协音律的。在歌词中也是如此。
(2)音乐层面,两个音甚至几个音的声波震动比例越单纯,声音听起来就越和谐。旋律就越优美动听。
3、不协音律
(1)语言层面,不协音律多表现为在诗歌、诗词当中,并没有突出韵律的和谐,反其道而行之,但是不协音律也是同样具有价值的。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其中“小乔初嫁了”这句话中的“了”字存在着不协音律的现象。
(2)从音乐方面,体现在音的声波震动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便是不协音律。
二、协音律与不协音律的特点
(1)规律性
协音律在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其语言和旋律的规律性。在语言表达中,协音律突出表现在韵尾的押韵合辙。无论是文章,诗词,还是歌词,在这一方面都有所体现。拿大家熟知的《一分钱》做例子,歌词如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著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可以发现,歌词里“钱”“边”“点”“见”四句话中每一句的结尾都是押an韵的,使得这首歌利于传唱,体现出了规律性对于协音律的重要性。反之,则是不协音律。
(2)反复性
在古诗词、歌词或是音乐乐曲当中,协音律都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周杰伦《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歌词中,不仅仅每一句句尾押运,而且歌词中出现了重复循环的过程,使歌曲的美感更进一步。也表现出了反复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不协音律就是欠缺的,因为不协音律大多是没有规律的,其反复性体现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歌曲中体现出的协音律与不协音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了解到语言的声调与音乐旋律的协音律与不协音律。但当两者相互结合的时候,就是将声音和音乐结合变为歌曲唱出来的时候,协音律和不协音律对歌曲又有何影响呢?
歌曲的协音律便是指声调和旋律在歌曲的传唱过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统一表现在声调在声调五线谱上的起伏波动与旋律在五线谱上的起伏波动是大体一致的。在这样情况下,歌曲便是协音律的,便是利于传唱的。反之,则为不协音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唱歌不跑调的人在演唱某一些特定歌曲时,会有小范围的出现跑调、找不到调的现象。而有一些歌曲我们甚至听一遍便可以轻松的唱出来。这种情况的产生便是因为声调与旋律的起伏波动产生的差异有关。声调的五线谱和旋律的五线谱之间的波动幅度差异越大,歌曲便较难把握,不利于传唱。而差异越小,歌曲便容易被人们记住,不仅利于演唱,更是利于歌曲的流传。以《一分钱》为例。
背景:《一分钱》由潘振声作词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
根据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从1964年至今,中间经历了52年,而一分钱从1962年被广为传唱至今。现在的儿歌层出不穷,但《一分钱》却是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唱的。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和歌曲的协音律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对協音律和不协音律进行分析总结。第一,找到该歌曲《一分钱》的五线谱,用线条勾勒随音符的高低勾勒出一条起伏的曲线。第二,根据每一个读音的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来绘制音调五线谱,同样用线条根据音调五线谱的高低勾勒出波动的曲线。最后,将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如果波动的起伏相一致,那么歌曲就易于传唱,属协音律。如果波动规律相反或不一致,那么歌曲就不易于传唱,属于不协音律。
在《一分钱》的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普通话在发音过程中声调的波动和唱歌时音乐旋律的波动是一致的,歌曲便朗朗上口,利于歌唱,便于流传。我们可以称这首歌曲是协音律的。也就是说声调五线谱上的波动和音乐五线谱的波动是大体一致的。
而有的歌曲却是不协音律的。我们以《愿得一人心》为例。
背景:《愿得一人心》是由胡小健作词,罗俊霖作曲,李行亮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李行亮2012年09月22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愿得一人心》中。
从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愿得一人心》在这首歌曲在2012年便有了,但经过调查,20个人中有16个人听说过,而其中只有7.8个人会唱,而准确能唱准开头调子的只有3个人。可见这一首歌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用上文说过的方法,对两种曲线进行标记,从标记出的波动路线来看,对于我们来说,在歌曲中,不易唱准的句子,易混淆的句子,它在旋律上的波动与普通话声调上的波动,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普通话的声调波动不符,即容易混淆,不易唱准。
四、总结
从以上《一分钱》、《愿得一人心》两个例子的图片对比分析来看,协音律和不协音律对于歌曲传颂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音乐五线谱和声调五线谱波动大体相一致的情况下,歌曲便容易把握,利于演唱,也利于传颂。而音乐五线谱和声调五线谱波动不一致的时候,往往歌曲难以把握,不容易找准调子,而导致不容易传唱,不容易成为经典。从协音律和不协音律的角度分析,在对歌曲进行创作的同时,我们可以从旋律的起伏和音调的波动方面出发,这样更有利于经典作品的创作和传唱。
根据2015年中文流行音乐前20名的排行榜,分别是《南山南》《青春修炼手册》《李白》《一次就好》《走在冷风中》《可惜没有如果》《小苹果》等。在其中,有新歌也有经典的老歌,被人们选为好听的歌曲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在这些歌曲中,根据以上的分析方法,这些歌曲基本上都是协音律的,声调的五线谱与音乐旋律的起伏大体一致,所以深受人们的好评和喜爱。所以,协音律对于音乐的传唱和流行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有利于音乐的流行和发扬,利于使更多的歌曲成为经典,广为传唱。
作者简介:张晓晴(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职务:团支书,研究方向:广播影视语言艺术。
【摘要】:随着《小苹果》斩获了年度国际流行音乐奖,许多流行歌曲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小苹果》的成就得益于它高居榜首的歌曲传唱度,而传唱度的高低又与其音律的协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音律的波动规律与歌曲传唱度的关系探析协音律与不协音律对歌曲传唱度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协音律;不协音律;传唱度
一、音律、协音律、不协音律的定义
1、音律
(1)从语音层面出发,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音律的形成和作用音律的形成是与声调、语调和韵调等的相互调节与协调相关的。
(2)从音乐层面出发,是指音乐中各旋律音阶中的标准高度的相互关系。
2、协音律
(1)语音层面的协音律便是指语言合辙押韵,多表现在诗歌诗词当中。根据声调的阴阳上去,阴平平缓稳重,阳平欢快轻扬,上声婉曲上举,去声低沉利落,四声的循环往复使文章诗词宛如名家弹奏的变奏曲,对于一片文章诗词的旋律美来说,字调的和谐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篇优美的诗词得以从古代传颂至今,便得益于它优美的韵律和和谐的音律。比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这篇诗词中,“寻”“觅”“冷”“清”“凄”“息”“滴”叠词的运用和句末的押韵都体现了诗词的韵律美,我们也可以说,这篇诗词是协音律的。在歌词中也是如此。
(2)音乐层面,两个音甚至几个音的声波震动比例越单纯,声音听起来就越和谐。旋律就越优美动听。
3、不协音律
(1)语言层面,不协音律多表现为在诗歌、诗词当中,并没有突出韵律的和谐,反其道而行之,但是不协音律也是同样具有价值的。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其中“小乔初嫁了”这句话中的“了”字存在着不协音律的现象。
(2)从音乐方面,体现在音的声波震动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便是不协音律。
二、协音律与不协音律的特点
(1)规律性
协音律在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其语言和旋律的规律性。在语言表达中,协音律突出表现在韵尾的押韵合辙。无论是文章,诗词,还是歌词,在这一方面都有所体现。拿大家熟知的《一分钱》做例子,歌词如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著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可以发现,歌词里“钱”“边”“点”“见”四句话中每一句的结尾都是押an韵的,使得这首歌利于传唱,体现出了规律性对于协音律的重要性。反之,则是不协音律。
(2)反复性
在古诗词、歌词或是音乐乐曲当中,协音律都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周杰伦《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歌词中,不仅仅每一句句尾押运,而且歌词中出现了重复循环的过程,使歌曲的美感更进一步。也表现出了反复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不协音律就是欠缺的,因为不协音律大多是没有规律的,其反复性体现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歌曲中体现出的协音律与不协音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了解到语言的声调与音乐旋律的协音律与不协音律。但当两者相互结合的时候,就是将声音和音乐结合变为歌曲唱出来的时候,协音律和不协音律对歌曲又有何影响呢?
歌曲的协音律便是指声调和旋律在歌曲的传唱过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统一表现在声调在声调五线谱上的起伏波动与旋律在五线谱上的起伏波动是大体一致的。在这样情况下,歌曲便是协音律的,便是利于传唱的。反之,则为不协音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唱歌不跑调的人在演唱某一些特定歌曲时,会有小范围的出现跑调、找不到调的现象。而有一些歌曲我们甚至听一遍便可以轻松的唱出来。这种情况的产生便是因为声调与旋律的起伏波动产生的差异有关。声调的五线谱和旋律的五线谱之间的波动幅度差异越大,歌曲便较难把握,不利于传唱。而差异越小,歌曲便容易被人们记住,不仅利于演唱,更是利于歌曲的流传。以《一分钱》为例。
背景:《一分钱》由潘振声作词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
根据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从1964年至今,中间经历了52年,而一分钱从1962年被广为传唱至今。现在的儿歌层出不穷,但《一分钱》却是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唱的。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和歌曲的协音律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对協音律和不协音律进行分析总结。第一,找到该歌曲《一分钱》的五线谱,用线条勾勒随音符的高低勾勒出一条起伏的曲线。第二,根据每一个读音的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来绘制音调五线谱,同样用线条根据音调五线谱的高低勾勒出波动的曲线。最后,将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如果波动的起伏相一致,那么歌曲就易于传唱,属协音律。如果波动规律相反或不一致,那么歌曲就不易于传唱,属于不协音律。
在《一分钱》的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普通话在发音过程中声调的波动和唱歌时音乐旋律的波动是一致的,歌曲便朗朗上口,利于歌唱,便于流传。我们可以称这首歌曲是协音律的。也就是说声调五线谱上的波动和音乐五线谱的波动是大体一致的。
而有的歌曲却是不协音律的。我们以《愿得一人心》为例。
背景:《愿得一人心》是由胡小健作词,罗俊霖作曲,李行亮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李行亮2012年09月22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愿得一人心》中。
从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愿得一人心》在这首歌曲在2012年便有了,但经过调查,20个人中有16个人听说过,而其中只有7.8个人会唱,而准确能唱准开头调子的只有3个人。可见这一首歌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用上文说过的方法,对两种曲线进行标记,从标记出的波动路线来看,对于我们来说,在歌曲中,不易唱准的句子,易混淆的句子,它在旋律上的波动与普通话声调上的波动,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普通话的声调波动不符,即容易混淆,不易唱准。
四、总结
从以上《一分钱》、《愿得一人心》两个例子的图片对比分析来看,协音律和不协音律对于歌曲传颂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音乐五线谱和声调五线谱波动大体相一致的情况下,歌曲便容易把握,利于演唱,也利于传颂。而音乐五线谱和声调五线谱波动不一致的时候,往往歌曲难以把握,不容易找准调子,而导致不容易传唱,不容易成为经典。从协音律和不协音律的角度分析,在对歌曲进行创作的同时,我们可以从旋律的起伏和音调的波动方面出发,这样更有利于经典作品的创作和传唱。
根据2015年中文流行音乐前20名的排行榜,分别是《南山南》《青春修炼手册》《李白》《一次就好》《走在冷风中》《可惜没有如果》《小苹果》等。在其中,有新歌也有经典的老歌,被人们选为好听的歌曲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在这些歌曲中,根据以上的分析方法,这些歌曲基本上都是协音律的,声调的五线谱与音乐旋律的起伏大体一致,所以深受人们的好评和喜爱。所以,协音律对于音乐的传唱和流行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有利于音乐的流行和发扬,利于使更多的歌曲成为经典,广为传唱。
作者简介:张晓晴(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职务:团支书,研究方向:广播影视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