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产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经济贸易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发现,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污染使得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残留的农药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如果流入市场中,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农田土壤;农药残留;农产品安全
  引言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具有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作用。目前,在社会需求和传统理念的影响下,我国过于追求农产品产量,忽视了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潜在危机,没有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持续积累,进而引发农产品安全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植物可以从中获取水、无机盐、有机质等营养物质,还会因自身具有的被动扩散功能吸收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营养物质的传导进入根、茎、叶和果实等器官中。研究发现,残留的农药仅靠单纯的外部清洗是难以去除的,想要使农产品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就要做好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及处理工作。
  1.植物吸收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途径简述
  区别于其他污染,土壤中农药残留对农作物的污染属于间接污染,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农药较高的环境背景值或前茬作物喷施过量农药所导致的。由于土壤中残留农药的降解速度较为缓慢,所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吸收土壤中残留的农药,由根部传递到各个器官中。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植物吸收土壤农药残留的方式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土壤-空气-叶面吸收,另一种是土壤水-根系-茎叶。其中,土壤-空气-叶面吸收方式适宜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土壤农药残留适用于土壤水-根系-茎叶途径。当农药与植物根毛接触后,会冲破根表皮的保护层进入内部组织,跟随营养的吸收和物质传导进入到根、茎、叶、果实等器官中并逐渐积累。
  2.植物吸收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
  2.1植物种类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实,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农药吸收富集能力,具体体现在不同种类的农药上。比如说,有关专家研究了冀中典型农业区11种有机氯农药在小麦和玉米中的生物富集特征,发现11种有机氯农药都能被玉米和小麦吸收富集,且无明显差异。对于花生、大豆等作物也能够吸收艾氏剂,但吸收强度较玉米和小麦来讲相对较低。此外,部分农药会产生高毒代谢物,且能够被植物吸收富集,如吡虫啉、苯醚甲环唑等。除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农药吸收富集能力外,蔬菜类作物也具有较强的农药吸收富集能力,其中根菜类吸收能力最强,叶菜类次之,果菜类较弱,如马铃薯、胡萝卜、茄子、番茄等。
  2.2农药和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从农药角度来看,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农药的主要原因为有机农药的农药的分子量、水溶性和亲脂亲水性等。简单来说,农药的正辛醇、分子量、水溶性和亲脂亲水性的大小、强弱与植物吸收能力呈正比关系,如果数值越大,植物根系吸收农药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从土壤角度来看,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决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的难易程度。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砂质或大量的水分,其农药吸附能力较弱;若为有机质含量低且湿润的砂质土壤,植物十分容易吸收土壤中的农药,进而引发农产品安全问题。
  3.植物吸收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被植物吸收后,其分子结构不会发生改变,而是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富集,且难以清除,从而导致农作物中的农药超标。通过研究发现,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被不同植物吸收后,其危害程度会因植物种类的不同产生较大差异。对于粮食作物来说,小麦和玉米籽粒中含有的有机氯农药多于根部、茎部和叶片;对于蔬菜作物而言,植物根系富集农药等污染物的能力大于果实和茎叶,农药在根系中残留量最大,其次是茎部、叶片,最后是果实。但对于马铃薯、芋头等蔬菜来说,因其食用部位为地下部分,所以其果实中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大。另外,通过农业专家大量研究和实践发现,植物体内富集的农药浓度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浓度存在着较大的关系,其吸收乐果和三氯杀螨醇的能力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呈现正比关系,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上述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也会富集一定的农药。除此之外,木耳、蘑菇等菌类食品也会受到农药的污染,一些农作物的植株或加工好的锯末屑、玉米芯等常被用于菌类种植的代料,这些代料会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为了提高菌类食品的产量,通常会使用农药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无法降解的农药便留在植株体上,从而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4.解决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4.1控制源头,减少进入土壤的农药量
  首先,运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注意农药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选择适宜时期施用农药;其次,革新现有的农药喷施技术,使用新农药新机械替代传统农药喷洒手段,在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最后,提高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认识到合理喷施农药的重要性。
  4.2阻隔传导,降低土壤中的农药量
  种植农作物时,农业人员可以通过阻隔传导的方式来降低土壤中的农药量。比如说,向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等物质,生物质炭具有纳米孔性质,将其放入农药残留的土壤中可起到隔离农药的作用,这样植物可以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其农药吸收量会相对降低,从而达到保证农产品安全的目的。
  4.3加强土壤的管理和修复力度
  虽然我国拥有辽阔的土地,但适宜植物生长且营养物质充足的土地却十分稀缺,针对农田的土壤中農药残留问题,相关专家应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和修复,以提高土壤的利用价值。这里所说的土壤修复是指筛选对污染物耐受性强、去除率高、生物量大的植物,采用高效修复种植的方式修复植物,植物中分泌的天然化合物可与微生物相互结合,形成物生物体系,最终达到农药污染修复的效果。此外,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行业要求,加大对土壤的管理力度,严禁使用已经禁用的农药,如三氮苯类和磺酰脲类等。唯有做好土壤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才能避免或减少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中农药污染问题不仅会降低农作物质量和产量,残留的农药还会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农业人员要认识到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危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畅,刘新刚,吴小虎,等.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0,46(2):6-11.
  [2]牛红红,孟繁磊,张振都,等.农产品中农药污染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3):11882-11883.
  [3]李绘,祁士华,金梦云,等.福州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3(4):77-82.
  [4]魏雪芬,蒋煜峰,王蓓蕾,等.兰州西固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29(3):27-31.
  [5]时磊,孙艳艳,吕爱娟,等.长三角部分地区土壤中22种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岩矿测试,2016,35(1):75-8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公共文化开始重视起来。公共文化的好坏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素养的高低。因此,为了能够把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建设起来,我们必须要从群众基础出来。首先可以亲自去感受一下目前群众们的生活状况,然后对此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变。其次,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让群众参加,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公共文化的服务建设,推进它更好的往前发展。接下来,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一度迎来春天,全国各地的不动产交易量不断扩大,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必要对市场加以宏观调控,整理不动产信息,提高房地产登记效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率。本文就不动产统一登记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不动产登记;地产经济  引言  在房地产经济迅猛发展的
期刊
【摘 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农业技术和和设备,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提升;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完善现有的农业经济模式。需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加大财政与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日益向县域地区渗透,人总行、分行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触角往往难以触及,基层央行对支付机构属地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就基层央行如何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加强对支付机构监管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支付机构;属地监管;基层央行  引言  非金融支付机构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从地下到地上、线下到线上、固定到移动的演变,打破了传统银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农业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恶劣天气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冲击,并且在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失衡,贸易摩擦加剧,城镇化和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经济学理论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1999年-2018年国家统计局有关粮食生产的数据,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对策。  【关键词】粮食
期刊
【摘 要】在这个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虚拟5G信息技术在逐步的兴起,虽然目前还没有普及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将会成为我国信息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每个企业都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的高产高效,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将浅谈目前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利用虚拟5G信息技术促进电视行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虚拟5G;电视行业;发展途径  1.目前我国虚拟5G技术的相关特征以
期刊
【摘 要】以速卖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物流体系不健全、市场定位和营销手段趋同、产品同质化严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增强产品创新性、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拓宽营销渠道,给B2C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B2C;跨境电商;速卖通;跨境物流;国际贸易  引言  速卖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线上B2C跨境平台,它能帮助中小企业与零售商、批发商建立联系,方便沟通,从而有助于
期刊
【摘 要】拉萨河,位于西藏中南部。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的罗布如拉,从源头始,至彭错、色日绒、绒麦、直孔等地,于曲水县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长约551千米,流域面积32471平方千米,占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的13.5%,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加上过度垦殖、樵采, 植被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 河岸崩坍、沙化现象日趋严重。 每到汛期,
期刊
【摘 要】为帮助员工迅速掌握设备操作技能的水平、便于参观人员直观地了解设备信息,构建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二维码)的制丝知识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制丝知识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组织力,做实做亮知识品牌,提升了文化力,务实创新求突破,提升了创造力,注重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了凝聚力,搭建参观学习平台,增强获得感,建立密码保护机制,提高了安全性。  【关键词】知识管理体系;“六力”班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发展需得到人才的支持,毋庸置疑的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资源形式,同时也是创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经济持续发展之下,加之国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挑选合适的企业干部尤为关键,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营造公平的人才管理环境,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工作,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此项工作也值得人力资源管理者做进一步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