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找准初中数学教学的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有益于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文章介绍了笔者多年将情境创设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体会
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可以凸显出初中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初中生感悟初中数学的真正内涵,进而让初中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初中数学的各种教学与学习活动中。
1 引入新课情境的创设
初中生在对初中数学有关知识的认知上难免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利用这些矛盾与冲突创设引入新课的情境,则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对数学新课的求知欲,并能吸引初中生对新课的注意力,让初中生积极接受新传授的数学知识。
案例一:笔者在传授《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教学内容时,就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基本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去尝试“以此类推第5个、第6个格子中应该放多少粒麦子呢?”,接着列出可以计算出第64个方格子中的麦粒数目的算式。如此一来,初中生学习新课就比较轻松,学习新课也更有了好奇心。通过对故事中麦粒放置的基本规律的思考,初中生的联想力也提到了提高,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数学新知。
2 探究新知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富有趣味性的各种数学问题,灵活创设探究新知的情境,尽量给初中生提供一些可以自主发展、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让初中生在亲身感受思考这些新知情境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案例二: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很好地巩固与掌握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培养初中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领会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笔者在某堂数学复习课上,精心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A与⊙B外切,前一个圆的半径为1cm、后一个圆的半径为3cm;⊙C的半径为5cm,它与⊙A、⊙B均相切,请学生思考一下这样的⊙C能够画出几个呢?
笔者在课堂中发现,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初步知识,在对圆的认知水平上具备了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可以说在这认知的基础上, 初中生具备了条件去探求⊙C的个数。
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原先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初中生改变过去消极学习数学的态度,非常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 ,当他们成功画出2个、3个⊙C时,他们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之情。而这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學生成功画出的第5个、第6个⊙C之时,他们脸上也洋溢着自豪与自信。
3 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
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将数学跟初中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初中生思考、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案例三:笔者在传授“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知识点中,就在课堂上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某市购物商场A、B为迎接国庆节,均开展商品促销的活动,其中购物商场A是全场商品打六折进行销售; 购物商场B是开展买200送100的促销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在哪家购物商场进行购物更合算?
这个问题让班上很多学生都认为这个问题跟自己生活紧密相关,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课堂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实用,从而充分调动了初中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去探究数学新问题。
4 评价教育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对初中生的一些学习数学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行为,想方设法去创设评价教育的课堂情境,让初中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进一步增强他们探索数学殿堂奥秘的决心与信心。
案例四: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 x2+2(k-1)x+1=0有实数根,请求出方程中k的取值范围。
对于这道题, 初中生往往会犯下这样的一个错误:由于方程具有实数根,因此⊿≥0,从而得到k≤0.5 。这种解答,有的教师就会自然地作出如下评价: 漏了k≠0这个条件,这样就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显然,对初中生这样的评价是缺乏鼓励和启发,如果改为下面的评价:这个答案只答对了一半,你的思路也比较清晰,可以多想一想,当k≤0.5 时,能否k=0,为何?这个评价的效果肯定更好。一方面增添了对学生的鼓励的成份,另一方面暗示了答案的不足之处,指明了思考问题的方向。
5 实践操作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适当的实验,可以让初中生将当前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与自己现有的知识,以及已经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起来,并可引导初中生认真思考,去构建目前需要学习知识的意义。如果实验条件有所限制,则可以创设一些模拟实验情境来替代其功能。
案例五:笔者在传授“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这个知识点时,为了让初中生可以巩固仰角与俯角的定义,学会运用三角函数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笔者就创设了下面这个实验:使用量角器、卷尺与直尺等工具测量校园里国旗杆的高度。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设计实验的方法,接着再完成实验。这个实验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班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掌握了仰角的概念以及数学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
[2]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01)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体会
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可以凸显出初中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初中生感悟初中数学的真正内涵,进而让初中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初中数学的各种教学与学习活动中。
1 引入新课情境的创设
初中生在对初中数学有关知识的认知上难免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利用这些矛盾与冲突创设引入新课的情境,则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对数学新课的求知欲,并能吸引初中生对新课的注意力,让初中生积极接受新传授的数学知识。
案例一:笔者在传授《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教学内容时,就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基本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去尝试“以此类推第5个、第6个格子中应该放多少粒麦子呢?”,接着列出可以计算出第64个方格子中的麦粒数目的算式。如此一来,初中生学习新课就比较轻松,学习新课也更有了好奇心。通过对故事中麦粒放置的基本规律的思考,初中生的联想力也提到了提高,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数学新知。
2 探究新知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富有趣味性的各种数学问题,灵活创设探究新知的情境,尽量给初中生提供一些可以自主发展、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让初中生在亲身感受思考这些新知情境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案例二: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很好地巩固与掌握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培养初中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领会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笔者在某堂数学复习课上,精心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A与⊙B外切,前一个圆的半径为1cm、后一个圆的半径为3cm;⊙C的半径为5cm,它与⊙A、⊙B均相切,请学生思考一下这样的⊙C能够画出几个呢?
笔者在课堂中发现,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初步知识,在对圆的认知水平上具备了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可以说在这认知的基础上, 初中生具备了条件去探求⊙C的个数。
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原先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初中生改变过去消极学习数学的态度,非常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 ,当他们成功画出2个、3个⊙C时,他们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之情。而这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學生成功画出的第5个、第6个⊙C之时,他们脸上也洋溢着自豪与自信。
3 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
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将数学跟初中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初中生思考、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案例三:笔者在传授“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知识点中,就在课堂上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某市购物商场A、B为迎接国庆节,均开展商品促销的活动,其中购物商场A是全场商品打六折进行销售; 购物商场B是开展买200送100的促销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在哪家购物商场进行购物更合算?
这个问题让班上很多学生都认为这个问题跟自己生活紧密相关,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课堂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实用,从而充分调动了初中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去探究数学新问题。
4 评价教育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对初中生的一些学习数学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行为,想方设法去创设评价教育的课堂情境,让初中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进一步增强他们探索数学殿堂奥秘的决心与信心。
案例四: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 x2+2(k-1)x+1=0有实数根,请求出方程中k的取值范围。
对于这道题, 初中生往往会犯下这样的一个错误:由于方程具有实数根,因此⊿≥0,从而得到k≤0.5 。这种解答,有的教师就会自然地作出如下评价: 漏了k≠0这个条件,这样就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显然,对初中生这样的评价是缺乏鼓励和启发,如果改为下面的评价:这个答案只答对了一半,你的思路也比较清晰,可以多想一想,当k≤0.5 时,能否k=0,为何?这个评价的效果肯定更好。一方面增添了对学生的鼓励的成份,另一方面暗示了答案的不足之处,指明了思考问题的方向。
5 实践操作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适当的实验,可以让初中生将当前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与自己现有的知识,以及已经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起来,并可引导初中生认真思考,去构建目前需要学习知识的意义。如果实验条件有所限制,则可以创设一些模拟实验情境来替代其功能。
案例五:笔者在传授“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这个知识点时,为了让初中生可以巩固仰角与俯角的定义,学会运用三角函数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笔者就创设了下面这个实验:使用量角器、卷尺与直尺等工具测量校园里国旗杆的高度。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设计实验的方法,接着再完成实验。这个实验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班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掌握了仰角的概念以及数学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
[2]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