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题材一直是电影和文学的最爱,与好莱坞和杰克·罗琳疯狂的想象相比,得承认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苍白,这一状况似乎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中国科幻文学开始逐渐受到大众乃至国际瞩目,一大批新生代科幻作家强势崛起,屡屡让人刮目相看。陈楸帆便是其中之一,被称为中国新一代科幻作者中最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新锐人物。
优秀的教育背景让他顺利游走于技术与文字的边界,他的文字犹如带着镣铐起舞,以最诡奇的姿态,跃升至一种新的高度,故事兼备逻辑的严谨与想象的超脱,极具代入感与视觉冲击力。他的作品总是追根究底地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长篇科幻新作《荒潮》就用最尖锐的视角,提出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技术、劳动关系、社会结构甚至人的异化。
对陈楸帆来说,科幻作品的创作是一种不断寻找与发展的过程:从传统中以新的角度重新探索,遗忘的事物重新被提醒、发掘,在另一种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空间,诞生出全然不同的生命。
你的《荒潮》之中密集丰富、同时精准的技术描写,增添了故事的真实和震撼,那么你在创作过程里,是如何搜集和完善这些描写的?
A:一方面我会在平时的阅读浏览过程中注意收集素材,尤其是一些技术新闻和业界动态;另一方面,在写作中遇到需要攻克的知识难点时,会通过搜索引擎、维基百科及书本进行研究学习,或者找相关专业领域的朋友咨询,虽然不像科研一样严丝合缝,但基本信息要正确。
Q:一些科幻作家在评价这本书时,提到故事里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冲突,这些冲突让《荒潮》这个故事读起来复杂而且丰富,比如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人机融合、族群冲突,此外还有人类情感冲突,甚至民俗和宗教层面的思考,你在创作时是如何安排这些冲突的?
A: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画脑图(FreeMind),这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的思维工具软件,可以帮助人整理纷繁复杂的线索,将材料分门别类、建立联系。我的努力主要在于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编织成一幅全息立体的图景,从不同侧面、角度折射出一个可能的未来。最终我的办法就是像《冰与火之歌》那样选择不同人物的视角(POV),赋予他们不同的使命,然后人物间互相碰撞带出主题的碰撞。困难之处在于保持主题和人物均衡。
Q:在《荒潮》中能够看出你对自己文字的高标准,在你描写到硅岛荒凉的环境,叙述硅屿被世界遗弃遗忘的过程里,仿佛也能读到你对这种资本破坏生态的愤怒,在现实中现在这类事情也比比皆是,你可以借此谈谈科幻小说的创作意义吗?
A:对我来说,科幻是一种开放性的现实主义,我的作品所关注的内容包括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中人的异化等。都与我对中国现实的思考有关,将变化中的中国的痛苦书写出来,恰恰是因为我非常渴望看到它逐渐变好。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所以,科幻有可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
Q:国外很多电影大片都是科幻题材,而中国的电影鲜有这方面的题材,你怎么看?你身在科幻圈子,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怎么看?
A: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美国和欧洲历经了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完整过程,他们的人。包括观众及影视创作者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比较成熟的,因此科幻电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物。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断裂的、跳跃的、浓缩的,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幻小说已经开始起步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靠拢。我们正在培养一个庞大的具有科学素养的读者/观众群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将会从事今后的影视创作,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Q:你拥有很好的学历背景,让人羡慕的工作,为什么还有兴趣写作科幻题材的小说,你认为,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A:我觉得写作是一种自我发现与塑造的工具,和学历背景工作都没关系,任何人都可以写作并从中获得乐趣。我觉得我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我能接触到比较多的最新科技动态、有趣聪明的人,而且可以去很多地方游览,增长见识,我都会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写作当中。
Q:你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强的哲学思辨和宗教意味,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
A:小时候我会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是我,而不是别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胡思乱想多了就变成了所谓的哲学思辨;再者我跟宗教很有缘,身边总会遇见基督徒或者学佛的朋友,我也会去教堂或者各种寺庙观察信徒们的行为,思考其中的意义,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
Q: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A: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得到读者和评论的认同,这就是一种幸福。我想写作是我会坚持一生的事业,但我没有给自己设定任何目标和期望值,只是踏踏实实地写下去,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不断去探寻外在世界与心灵深处的奥秘,这就是我写作的乐趣所在。
优秀的教育背景让他顺利游走于技术与文字的边界,他的文字犹如带着镣铐起舞,以最诡奇的姿态,跃升至一种新的高度,故事兼备逻辑的严谨与想象的超脱,极具代入感与视觉冲击力。他的作品总是追根究底地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长篇科幻新作《荒潮》就用最尖锐的视角,提出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技术、劳动关系、社会结构甚至人的异化。
对陈楸帆来说,科幻作品的创作是一种不断寻找与发展的过程:从传统中以新的角度重新探索,遗忘的事物重新被提醒、发掘,在另一种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空间,诞生出全然不同的生命。
你的《荒潮》之中密集丰富、同时精准的技术描写,增添了故事的真实和震撼,那么你在创作过程里,是如何搜集和完善这些描写的?
A:一方面我会在平时的阅读浏览过程中注意收集素材,尤其是一些技术新闻和业界动态;另一方面,在写作中遇到需要攻克的知识难点时,会通过搜索引擎、维基百科及书本进行研究学习,或者找相关专业领域的朋友咨询,虽然不像科研一样严丝合缝,但基本信息要正确。
Q:一些科幻作家在评价这本书时,提到故事里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冲突,这些冲突让《荒潮》这个故事读起来复杂而且丰富,比如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人机融合、族群冲突,此外还有人类情感冲突,甚至民俗和宗教层面的思考,你在创作时是如何安排这些冲突的?
A: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画脑图(FreeMind),这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的思维工具软件,可以帮助人整理纷繁复杂的线索,将材料分门别类、建立联系。我的努力主要在于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编织成一幅全息立体的图景,从不同侧面、角度折射出一个可能的未来。最终我的办法就是像《冰与火之歌》那样选择不同人物的视角(POV),赋予他们不同的使命,然后人物间互相碰撞带出主题的碰撞。困难之处在于保持主题和人物均衡。
Q:在《荒潮》中能够看出你对自己文字的高标准,在你描写到硅岛荒凉的环境,叙述硅屿被世界遗弃遗忘的过程里,仿佛也能读到你对这种资本破坏生态的愤怒,在现实中现在这类事情也比比皆是,你可以借此谈谈科幻小说的创作意义吗?
A:对我来说,科幻是一种开放性的现实主义,我的作品所关注的内容包括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中人的异化等。都与我对中国现实的思考有关,将变化中的中国的痛苦书写出来,恰恰是因为我非常渴望看到它逐渐变好。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所以,科幻有可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
Q:国外很多电影大片都是科幻题材,而中国的电影鲜有这方面的题材,你怎么看?你身在科幻圈子,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怎么看?
A: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美国和欧洲历经了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完整过程,他们的人。包括观众及影视创作者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比较成熟的,因此科幻电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物。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断裂的、跳跃的、浓缩的,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幻小说已经开始起步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靠拢。我们正在培养一个庞大的具有科学素养的读者/观众群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将会从事今后的影视创作,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Q:你拥有很好的学历背景,让人羡慕的工作,为什么还有兴趣写作科幻题材的小说,你认为,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A:我觉得写作是一种自我发现与塑造的工具,和学历背景工作都没关系,任何人都可以写作并从中获得乐趣。我觉得我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我能接触到比较多的最新科技动态、有趣聪明的人,而且可以去很多地方游览,增长见识,我都会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写作当中。
Q:你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强的哲学思辨和宗教意味,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
A:小时候我会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是我,而不是别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胡思乱想多了就变成了所谓的哲学思辨;再者我跟宗教很有缘,身边总会遇见基督徒或者学佛的朋友,我也会去教堂或者各种寺庙观察信徒们的行为,思考其中的意义,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
Q: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A: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得到读者和评论的认同,这就是一种幸福。我想写作是我会坚持一生的事业,但我没有给自己设定任何目标和期望值,只是踏踏实实地写下去,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不断去探寻外在世界与心灵深处的奥秘,这就是我写作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