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罗雪山作为横断山系的主要山脉之一,它东临澜沧江,西止怒江,自唐古拉山脉分出,向南延伸至云南省。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交界线及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碧罗雪山贯穿怒江州全境,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就有15座。其中最高峰老窝山是这些雪山中最美的地方,海拔4500米,与澜沧江、怒江的相对高差达3200米左右,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十分完整。山中天气变化异常,飞瀑密布,高山湖泊云集,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云雾腾升,一片花的海洋,那些从冰雪中走出来的花蕾,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开放。最先开放的是山冈上的大树杜鹃,红色的大树杜鹃,花大朵多,如一束束火炬在燃烧。这些火炬随着季节的变暖,一步步向更高的雪峰和更低的坝子延伸,点燃了碧罗雪山满山遍野的夏天。
一路风景一路歌
拖拉机驶出知子罗,驶上了林区公路。这条林区公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砍伐木材而修建的,一度十分繁忙,这条公路修建到哪里,哪里的树就成为刀下冤魂,原始森林一片荒芜。好多年过去了,荒芜的山坡上又长出了竹林和灌木丛,生态在渐渐得到恢复,只是这些灌木要长成参天大树,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我是第三次踏上这条林区公路了。第一次是十年前,从知子罗徒步到这条公路远端的黄莲基地,翻越碧罗雪山,沿当年的盐马古道到兰坪县的营盘。那天下着雨,从清晨走到傍晚,到黄莲基地时又饿又冷。好在黄莲基地住着两位老人,这是一对老夫妻,男的叫黄金斗,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猎人。两位老人接纳了我们,并为我们第二天的行程准备了必需品。我们上路时,黄金斗老人还为我们祭了山神。有了前两次的行走经历,对这条林区公路有所了解,我放下背包,坐在拖拉机里仰看着天空的朵朵白云和山上那些幸免于难的大树。
野花自由在山间开放,鸟儿在林间歌唱,中午我们到达黄莲基地。黄莲基地是禁止砍伐木材后,福贡县有关部门在此投资的一个黄莲种植基地,曾兴旺一时,后来黄莲销路不理想,渐渐淡了下来。我走进黄莲基地四合院,寻找曾经帮助过我的传奇老人夫妇。有人告诉我老人岁数太大,前几年被儿女接进城里去了。我有些淡淡的失落,真想再坐在火塘边听老人谈他那些鲜为人知的,有关大山、大森林的传奇。
我们沿着一条废止的林区公路,开始了徒步。山道顺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山道旁,小河边开满了黄的、红的、白的、粉的各色野花。河水不大,清清的,流淌在幽静的林间,河中横七竖八地躺着树木、竹子等枯枝腐木,露出水面的腐木上有的还冒出一两朵黄木耳、黑木耳、香菌等菌类植物,有的长满了苔藓或喜欢水的植物,这些植物得水之势,长得水灵灵的十分可爱。
山道顺小河走了一段后转入原始森林中,我们遇上了碧罗雪山少有的晴天,穿行在林中的山道上,阳光洒在原始森林上,偶尔漏一两束光,照在幽深的林间,扑朔迷离,给人一种遥远、苍茫,又亲近、可触之感。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这种典雅、温柔、宁静而又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凄凉、惆怅的感觉,只有置身其中才品味得出来。我们一行在树林中走着,脚下的感觉是绵软的,厚厚的叶子被雨水润着,顺手捡起一片放在鼻前,嗅一嗅,还有淡淡的清香流逸。一只调皮的小熊猫在寂静的树枝上张望了一会儿,又躲入林中。
突然,前面一亮,森林没有了,闪出一片开满鲜花的山坡,山花烂漫,香味扑鼻。山坡柔软而平缓,绿色的叶子与各色的花朵编织出一幅奇艳的地毯滑动在蓝天下。走过这片开满鲜花的山坡,我们进入一片竹林。竹林里稀稀疏疏长着一棵棵高大的冷杉,玉树临风,还长着与竹子差不多高的杜鹃,这些杜鹃几乎都开白花,不多几株红杜鹃点缀其中。开满鲜花的坡地,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再是开满鲜花的坡地,再是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反复在这样的美景中走了三次,下午17时许,我们到达露营地,一片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这是直通碧罗雪山山顶的最后一片竹林了。一路与我们相随的小河不见了,在石堆下,还隐隐听得到它的水流声。
朝圣老姆登圣湖
清晨,拉开帐篷,天空祥云飘飘,山间雾霭轻舞。对面的高黎贡山、一层高过一层的山脉,一峰连一峰的山峦,在云雾中飘荡。脚下的碧罗雪山,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片叶、每一条溪、每一滴水都充满灵性与生机,让人拍手称绝。
吃完早点,我们向老姆登圣湖进发。走出露营的竹林,天空更加开阔。山尖缭绕的云雾已与山风私奔,空留一山的杜鹃,红的红、黄的黄、粉的粉、白的白、紫的紫。一幅奇艳的地毯从蓝天上直挂下来,这是一个八十来度的陡坡,山坡上绿草如茵,鲜花遍野,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的鲜花,有的开始败了,有的正在盛开,而更多的还只是冒出花骨朵。我叫不出来它们的名字,我问向导,向导说他们也完全说不上来,所以他们给这些花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地毯花,真是恰如其分。我不停地停下来拍相片,这个自然天成的百花园,这些自由盛开的花朵,它们完全把我征服了。
在走走停停、欢呼雀跃、大呼小叫中,我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爬上了碧罗雪山山顶。山顶上并不完全是悬崖、峭壁,很多地方是平缓的草甸、荒凉的石滩。脚下一大片枯死的矮脚杜鹃,吸引了我们注意力,如累累白骨铺满山冈,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在山风中发出阵阵哀鸣,十分震撼。山顶上这些杜鹃为什么会成片死亡,我们百思不得其解,问向导,向导告诉我们,这几年气候变暖,碧罗雪山积雪越来越少,山顶上的积雪一开春就化完了,这些杜鹃本靠积雪和雪水的滋养,但没有了雪,山顶上存不住水分,这些杜鹃就枯死了,原来山顶上杜鹃盛开时十分漂亮,现在这些杜鹃枯死了,只留下这些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枯树杆在山冈上哭泣。向导还告诉我,不仅仅是杜鹃,还有好些只适应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植物也在消亡,这几年看不到了。听得我们心沉沉的。好在这种沉重的心情很快就被眼前的美景冲淡了。
离开这片死亡的杜鹃林,我们继续沿着山梁向前走。行走在碧罗雪山的山梁上,一时间感觉自己成为了大山的中心,好一个“山高人为峰”。四野波澜壮阔的山峰,如潮水般涌来,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波涛汹涌。分不清这波涛是来自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或是云岭山脉。西边,高黎贡山山脉云雾缭绕,绵绵不绝的山峰,峥嵘巍峨,最高处雪峰与白云交会,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哪是雪,天地相连。东方,云岭山脉沐浴在万道金光中,无数的山峰被初升的阳光染红,这是一个怎样的美丽世界?云朵之上阳光灿烂,如梦如幻。云朵之下,雾时而波涛翻滚,时而飘飘渺渺,远方的山,山下的村庄,玄妙得让人目瞪口呆。而脚下的碧罗雪山,无风时,云面似镜,寂静无声,仿佛置身仙境,听天籁渺渺;风起时,云海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沧海茫茫。地皮上,那一朵又一朵的小花,生生不息,空气里漫溢着纯净,不由得什么也不想,就想在这高原大山之巅,静静地、默默地感悟天地之间的这份情怀。 可这份宁静的情怀,不久就被同行的朋友们的喧哗打破了。老姆登圣湖的出水口,从山谷中闪了出来。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向湖边冲去。湖很有气势。这是一个长约两公里多的长形湖,并不宽,像一块玲珑夺目的碧玉镶在海拔3000多米、起伏纵横的群山怀抱之中,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秘、伟大。湖四周,山峰似剑,一峰比一峰高,一峰比一峰奇,一峰比一峰险,我想这些山峰可能永远没有人爬上去过。阳光明媚,各具特点的铁杉护卫在湖的周围,像一列列武士一样任凭风吹雨打,毫不动摇地守卫着这份美丽。湖水蓝绿,深不见底,波光潋滟,湖中有一小岛,小岛上长着红色的小花、绿色的小草,自由而安详。
第二个湖要爬上老姆登圣湖东面那座山的山顶,路十分难走,好在湖畔景色迷人。我们边走边拍,反而感觉是一种陶醉,是一种享受。我们到达第二个湖的源头,两名向导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装湖水。向导告诉我们,这是圣水,要给家里的老人带点回去,这是不成文的规定,一代代人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向导还告诉我们,这圣水能治病,喝了对人体好处多。于是我们便在湖的源头边坐了下来,不停地喝着湖里的水,真的感觉一路的劳累、疲惫消失了很多。离开时,我们同样装了满满的一矿泉水瓶湖水。
悠悠古道情深深
离开老姆登圣湖湖畔的山峰,我们转上昔日碧罗雪山上的盐马古道(茶马古道)。古道几乎全荒废了。我们一直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境中。一层山水一层天,无穷景色滚滚奔来眼底。林海苍莽,一棵棵秃杉、冷杉、云杉、苍松、青桐栎像撑天大汉,满目苍劲。一棵高大粗壮的冷杉死了,不知何年何月,但它依然倔强地举向天空。那唯一的一枝枝丫,犹如一只大手,极有力地一握,仿佛要抓住白云,抓住蓝天!让我们的灵魂为之震撼。这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昂然矗起一座雕像,站着生,站着死,生死不再平淡。
我们再次爬到了碧罗雪山山顶,山顶起雾了,雾大风大,什么都看不见,一会儿吹得周身发冷。山口上有一堆由各种拐棍与石头堆成的小山,拐棍几乎都腐烂了,看来现在很少有人从这儿走过。我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小山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也成为了这儿的一员。山顶上很平缓,地上开着一种紫色的小花,更多的是红色的小花与红色的叶片。我们没有在山顶久留,很快就开始下山。碧罗雪山靠怒江峡谷这面植被很好,但靠澜沧江峡谷那面多是光光的山峰。在这些山峰下是大块大块的石头,形成了大片大片的石滩,从陡峭的山峰上奔腾而下,洒落在稍微平缓的山坡上,堆积得累累重重,叠叠层层。石头间一种红色小花从山坡上一直开到了云雾中的山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色。
碧罗雪山山顶平缓,缓缓的坡上开满各色山花,这些山花生机蓬勃,各自炫耀着风采。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这是一个最富色彩、最为温柔的季节。只有温柔短短几个月,其余时间这儿是一片令人敬畏的白色世界,除了冰雪,没有别的。我们兴奋地在花甸中穿行,这些高山花草,顺天应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叶小花大身子短,有的还有一层防冻的毛绒。雾总是很亲热,紧紧拥抱着我们,我们无法看得更远,向导被鲜花的美丽迷成了盲导,我们在山顶近两公里宽的花带上,找不到下山的路,转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山上最有代表性、最知名、当年古道上的“东救命房”。这时雾散了些,我们看到东救命房后面的山顶更美丽,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这时雾为我们开了一条缝,我们同时看到怒江大峡谷与澜沧江大峡谷。东救命房不知建于何时,也无从考证,这里原来是南来北往的人休息、住宿的地方,离开这儿,山两面都是原始森林,特别是负重前行的,赶不到“救命房”就可能在山上发生危险。
东救命房接纳了我们,我们成了这里的新客。我们在东救命房的残墙断壁上扎好帐篷。在花海转了一圈,天就黑下来了,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斗,它们离我们是那样近,北斗七星斜挂在我们的肩膀,银河璀璨,延伸到视线所不及的遥远。所有的星星都有着明亮的双眼,深蓝色的天幕上,闪闪的都是它们的目光。一刹那间,有流星飞逝而过,划开浓重的深蓝,没人大地和天空的交接之处,仿佛天的尽头有着最真挚的等待,而流星,则带着最真诚的承诺去赴一个美丽的约会。要不然,怎会有这样的急切,又有着这样光芒四射的心情!群星的约会啊,这才是夜晚的主宰。
这一夜,我们是枕着星星入梦的。清晨,我们在百鸟的大合唱中醒来,整个山野大雾迷茫,烟波浮动。千山初醒,云飞雾绕,美不胜收。踏上古道,一脚踏进了历史,感觉像是在翻动一本尘封已久的书。我们在早已没有路的古道上走着,雨里、雾里,除了我们一行人,没遇到一个人、一只牲畜或一只野兽。山道上开满了野花,条条小溪、道道飞瀑不时闪现在前方,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地趟过。雾时结时散,雨时停时下,我们走在变幻莫测的大山深处。古道在向云雾中的山中延伸,我们艰难地攀登着,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一步步走进了历史深处。遥想当年,在这条山道上,有多少人用生命与鲜血铺就了今天的怒江,尽管很多人的名字没有被写进历史,更没有多少人记住他们,但这条荒道记住了他们,青山处处埋忠骨,路边的野花年年为他们开放。
碧罗雪山夏季的美丽是无法打包的。杜鹃花家族还没来得及谢幕,地毯花就开了。山坡上、湿地里,绿草如茵,鲜花遍野,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的鲜花争相开放,而更多的花骨朵正待字闺中。红的红、黄的黄、粉的粉、白的白、紫的紫,如一幅幅奇艳的地毯,挂在山坡上,铺在坝子里……
旷野无垠,我真想就这样一直在碧罗雪山行走,什么都不想,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责任编辑/文风设计/毛艳梅)
一路风景一路歌
拖拉机驶出知子罗,驶上了林区公路。这条林区公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砍伐木材而修建的,一度十分繁忙,这条公路修建到哪里,哪里的树就成为刀下冤魂,原始森林一片荒芜。好多年过去了,荒芜的山坡上又长出了竹林和灌木丛,生态在渐渐得到恢复,只是这些灌木要长成参天大树,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我是第三次踏上这条林区公路了。第一次是十年前,从知子罗徒步到这条公路远端的黄莲基地,翻越碧罗雪山,沿当年的盐马古道到兰坪县的营盘。那天下着雨,从清晨走到傍晚,到黄莲基地时又饿又冷。好在黄莲基地住着两位老人,这是一对老夫妻,男的叫黄金斗,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猎人。两位老人接纳了我们,并为我们第二天的行程准备了必需品。我们上路时,黄金斗老人还为我们祭了山神。有了前两次的行走经历,对这条林区公路有所了解,我放下背包,坐在拖拉机里仰看着天空的朵朵白云和山上那些幸免于难的大树。
野花自由在山间开放,鸟儿在林间歌唱,中午我们到达黄莲基地。黄莲基地是禁止砍伐木材后,福贡县有关部门在此投资的一个黄莲种植基地,曾兴旺一时,后来黄莲销路不理想,渐渐淡了下来。我走进黄莲基地四合院,寻找曾经帮助过我的传奇老人夫妇。有人告诉我老人岁数太大,前几年被儿女接进城里去了。我有些淡淡的失落,真想再坐在火塘边听老人谈他那些鲜为人知的,有关大山、大森林的传奇。
我们沿着一条废止的林区公路,开始了徒步。山道顺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山道旁,小河边开满了黄的、红的、白的、粉的各色野花。河水不大,清清的,流淌在幽静的林间,河中横七竖八地躺着树木、竹子等枯枝腐木,露出水面的腐木上有的还冒出一两朵黄木耳、黑木耳、香菌等菌类植物,有的长满了苔藓或喜欢水的植物,这些植物得水之势,长得水灵灵的十分可爱。
山道顺小河走了一段后转入原始森林中,我们遇上了碧罗雪山少有的晴天,穿行在林中的山道上,阳光洒在原始森林上,偶尔漏一两束光,照在幽深的林间,扑朔迷离,给人一种遥远、苍茫,又亲近、可触之感。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这种典雅、温柔、宁静而又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凄凉、惆怅的感觉,只有置身其中才品味得出来。我们一行在树林中走着,脚下的感觉是绵软的,厚厚的叶子被雨水润着,顺手捡起一片放在鼻前,嗅一嗅,还有淡淡的清香流逸。一只调皮的小熊猫在寂静的树枝上张望了一会儿,又躲入林中。
突然,前面一亮,森林没有了,闪出一片开满鲜花的山坡,山花烂漫,香味扑鼻。山坡柔软而平缓,绿色的叶子与各色的花朵编织出一幅奇艳的地毯滑动在蓝天下。走过这片开满鲜花的山坡,我们进入一片竹林。竹林里稀稀疏疏长着一棵棵高大的冷杉,玉树临风,还长着与竹子差不多高的杜鹃,这些杜鹃几乎都开白花,不多几株红杜鹃点缀其中。开满鲜花的坡地,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再是开满鲜花的坡地,再是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反复在这样的美景中走了三次,下午17时许,我们到达露营地,一片生长着冷杉、杜鹃的竹林。这是直通碧罗雪山山顶的最后一片竹林了。一路与我们相随的小河不见了,在石堆下,还隐隐听得到它的水流声。
朝圣老姆登圣湖
清晨,拉开帐篷,天空祥云飘飘,山间雾霭轻舞。对面的高黎贡山、一层高过一层的山脉,一峰连一峰的山峦,在云雾中飘荡。脚下的碧罗雪山,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片叶、每一条溪、每一滴水都充满灵性与生机,让人拍手称绝。
吃完早点,我们向老姆登圣湖进发。走出露营的竹林,天空更加开阔。山尖缭绕的云雾已与山风私奔,空留一山的杜鹃,红的红、黄的黄、粉的粉、白的白、紫的紫。一幅奇艳的地毯从蓝天上直挂下来,这是一个八十来度的陡坡,山坡上绿草如茵,鲜花遍野,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的鲜花,有的开始败了,有的正在盛开,而更多的还只是冒出花骨朵。我叫不出来它们的名字,我问向导,向导说他们也完全说不上来,所以他们给这些花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地毯花,真是恰如其分。我不停地停下来拍相片,这个自然天成的百花园,这些自由盛开的花朵,它们完全把我征服了。
在走走停停、欢呼雀跃、大呼小叫中,我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爬上了碧罗雪山山顶。山顶上并不完全是悬崖、峭壁,很多地方是平缓的草甸、荒凉的石滩。脚下一大片枯死的矮脚杜鹃,吸引了我们注意力,如累累白骨铺满山冈,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在山风中发出阵阵哀鸣,十分震撼。山顶上这些杜鹃为什么会成片死亡,我们百思不得其解,问向导,向导告诉我们,这几年气候变暖,碧罗雪山积雪越来越少,山顶上的积雪一开春就化完了,这些杜鹃本靠积雪和雪水的滋养,但没有了雪,山顶上存不住水分,这些杜鹃就枯死了,原来山顶上杜鹃盛开时十分漂亮,现在这些杜鹃枯死了,只留下这些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枯树杆在山冈上哭泣。向导还告诉我,不仅仅是杜鹃,还有好些只适应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植物也在消亡,这几年看不到了。听得我们心沉沉的。好在这种沉重的心情很快就被眼前的美景冲淡了。
离开这片死亡的杜鹃林,我们继续沿着山梁向前走。行走在碧罗雪山的山梁上,一时间感觉自己成为了大山的中心,好一个“山高人为峰”。四野波澜壮阔的山峰,如潮水般涌来,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波涛汹涌。分不清这波涛是来自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或是云岭山脉。西边,高黎贡山山脉云雾缭绕,绵绵不绝的山峰,峥嵘巍峨,最高处雪峰与白云交会,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哪是雪,天地相连。东方,云岭山脉沐浴在万道金光中,无数的山峰被初升的阳光染红,这是一个怎样的美丽世界?云朵之上阳光灿烂,如梦如幻。云朵之下,雾时而波涛翻滚,时而飘飘渺渺,远方的山,山下的村庄,玄妙得让人目瞪口呆。而脚下的碧罗雪山,无风时,云面似镜,寂静无声,仿佛置身仙境,听天籁渺渺;风起时,云海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沧海茫茫。地皮上,那一朵又一朵的小花,生生不息,空气里漫溢着纯净,不由得什么也不想,就想在这高原大山之巅,静静地、默默地感悟天地之间的这份情怀。 可这份宁静的情怀,不久就被同行的朋友们的喧哗打破了。老姆登圣湖的出水口,从山谷中闪了出来。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向湖边冲去。湖很有气势。这是一个长约两公里多的长形湖,并不宽,像一块玲珑夺目的碧玉镶在海拔3000多米、起伏纵横的群山怀抱之中,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秘、伟大。湖四周,山峰似剑,一峰比一峰高,一峰比一峰奇,一峰比一峰险,我想这些山峰可能永远没有人爬上去过。阳光明媚,各具特点的铁杉护卫在湖的周围,像一列列武士一样任凭风吹雨打,毫不动摇地守卫着这份美丽。湖水蓝绿,深不见底,波光潋滟,湖中有一小岛,小岛上长着红色的小花、绿色的小草,自由而安详。
第二个湖要爬上老姆登圣湖东面那座山的山顶,路十分难走,好在湖畔景色迷人。我们边走边拍,反而感觉是一种陶醉,是一种享受。我们到达第二个湖的源头,两名向导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装湖水。向导告诉我们,这是圣水,要给家里的老人带点回去,这是不成文的规定,一代代人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向导还告诉我们,这圣水能治病,喝了对人体好处多。于是我们便在湖的源头边坐了下来,不停地喝着湖里的水,真的感觉一路的劳累、疲惫消失了很多。离开时,我们同样装了满满的一矿泉水瓶湖水。
悠悠古道情深深
离开老姆登圣湖湖畔的山峰,我们转上昔日碧罗雪山上的盐马古道(茶马古道)。古道几乎全荒废了。我们一直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境中。一层山水一层天,无穷景色滚滚奔来眼底。林海苍莽,一棵棵秃杉、冷杉、云杉、苍松、青桐栎像撑天大汉,满目苍劲。一棵高大粗壮的冷杉死了,不知何年何月,但它依然倔强地举向天空。那唯一的一枝枝丫,犹如一只大手,极有力地一握,仿佛要抓住白云,抓住蓝天!让我们的灵魂为之震撼。这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昂然矗起一座雕像,站着生,站着死,生死不再平淡。
我们再次爬到了碧罗雪山山顶,山顶起雾了,雾大风大,什么都看不见,一会儿吹得周身发冷。山口上有一堆由各种拐棍与石头堆成的小山,拐棍几乎都腐烂了,看来现在很少有人从这儿走过。我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小山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也成为了这儿的一员。山顶上很平缓,地上开着一种紫色的小花,更多的是红色的小花与红色的叶片。我们没有在山顶久留,很快就开始下山。碧罗雪山靠怒江峡谷这面植被很好,但靠澜沧江峡谷那面多是光光的山峰。在这些山峰下是大块大块的石头,形成了大片大片的石滩,从陡峭的山峰上奔腾而下,洒落在稍微平缓的山坡上,堆积得累累重重,叠叠层层。石头间一种红色小花从山坡上一直开到了云雾中的山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色。
碧罗雪山山顶平缓,缓缓的坡上开满各色山花,这些山花生机蓬勃,各自炫耀着风采。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这是一个最富色彩、最为温柔的季节。只有温柔短短几个月,其余时间这儿是一片令人敬畏的白色世界,除了冰雪,没有别的。我们兴奋地在花甸中穿行,这些高山花草,顺天应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叶小花大身子短,有的还有一层防冻的毛绒。雾总是很亲热,紧紧拥抱着我们,我们无法看得更远,向导被鲜花的美丽迷成了盲导,我们在山顶近两公里宽的花带上,找不到下山的路,转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山上最有代表性、最知名、当年古道上的“东救命房”。这时雾散了些,我们看到东救命房后面的山顶更美丽,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这时雾为我们开了一条缝,我们同时看到怒江大峡谷与澜沧江大峡谷。东救命房不知建于何时,也无从考证,这里原来是南来北往的人休息、住宿的地方,离开这儿,山两面都是原始森林,特别是负重前行的,赶不到“救命房”就可能在山上发生危险。
东救命房接纳了我们,我们成了这里的新客。我们在东救命房的残墙断壁上扎好帐篷。在花海转了一圈,天就黑下来了,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斗,它们离我们是那样近,北斗七星斜挂在我们的肩膀,银河璀璨,延伸到视线所不及的遥远。所有的星星都有着明亮的双眼,深蓝色的天幕上,闪闪的都是它们的目光。一刹那间,有流星飞逝而过,划开浓重的深蓝,没人大地和天空的交接之处,仿佛天的尽头有着最真挚的等待,而流星,则带着最真诚的承诺去赴一个美丽的约会。要不然,怎会有这样的急切,又有着这样光芒四射的心情!群星的约会啊,这才是夜晚的主宰。
这一夜,我们是枕着星星入梦的。清晨,我们在百鸟的大合唱中醒来,整个山野大雾迷茫,烟波浮动。千山初醒,云飞雾绕,美不胜收。踏上古道,一脚踏进了历史,感觉像是在翻动一本尘封已久的书。我们在早已没有路的古道上走着,雨里、雾里,除了我们一行人,没遇到一个人、一只牲畜或一只野兽。山道上开满了野花,条条小溪、道道飞瀑不时闪现在前方,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地趟过。雾时结时散,雨时停时下,我们走在变幻莫测的大山深处。古道在向云雾中的山中延伸,我们艰难地攀登着,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一步步走进了历史深处。遥想当年,在这条山道上,有多少人用生命与鲜血铺就了今天的怒江,尽管很多人的名字没有被写进历史,更没有多少人记住他们,但这条荒道记住了他们,青山处处埋忠骨,路边的野花年年为他们开放。
碧罗雪山夏季的美丽是无法打包的。杜鹃花家族还没来得及谢幕,地毯花就开了。山坡上、湿地里,绿草如茵,鲜花遍野,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的鲜花争相开放,而更多的花骨朵正待字闺中。红的红、黄的黄、粉的粉、白的白、紫的紫,如一幅幅奇艳的地毯,挂在山坡上,铺在坝子里……
旷野无垠,我真想就这样一直在碧罗雪山行走,什么都不想,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责任编辑/文风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