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我党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石。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走自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我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就是因为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这种与时俱进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身,即对自己的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同时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間即后人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2.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把一般原则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我党之所以能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在于:一方面准确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对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则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准确把握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使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本土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特色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的结合,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去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一方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另一方面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经一个半世纪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当代化和本土化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硕果累累,生生不息,就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发现和有效破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按照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要求理论创新不断与时俱进。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一次又一次相结合,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新的实践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对于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和运用,而且更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指出,学习马列主义,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具体环境与具体策略,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指出,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就是要达到“发展革命理论的目的”。翌年3月30日,他在中央学习组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提出应当“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对于马列主义,不仅要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发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新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2.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不能停顿。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随着实践向前发展的科学,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又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地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勇于追求、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在坚持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发展、强调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要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探索新的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而不能以“本本”为中心,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
创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加坚定地探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达到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石。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走自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我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就是因为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这种与时俱进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身,即对自己的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同时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間即后人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2.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把一般原则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我党之所以能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在于:一方面准确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对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则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准确把握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使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本土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特色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的结合,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去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一方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另一方面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经一个半世纪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当代化和本土化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硕果累累,生生不息,就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发现和有效破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按照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要求理论创新不断与时俱进。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一次又一次相结合,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新的实践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对于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和运用,而且更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指出,学习马列主义,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具体环境与具体策略,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指出,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就是要达到“发展革命理论的目的”。翌年3月30日,他在中央学习组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提出应当“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对于马列主义,不仅要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发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新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2.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不能停顿。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随着实践向前发展的科学,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又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地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勇于追求、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在坚持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发展、强调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要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探索新的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而不能以“本本”为中心,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
创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加坚定地探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达到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