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玉龄祖籍安徽舒城,1928年6月出生于长沙市的书香世家,祖辈曾担任过清朝的尚书和两江提督。民国时期,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乘坐的第一辆轿车就是王家捐赠的,由此可见王玉龄乃豪门之女。青年时代,王玉龄在长沙福湘女校读书时,其芳姿便著称于校。抗日战争期间,她转入含光女中继续读高中。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下半年的一天,原国民党七十四军张处长的太太特邀她去长沙颇负盛名的“一乐也”理发厅烫发。在烫发中,一个英俊魁伟的军人站在她理发椅的后面,从对面的镜中窥视她的芳容,这就是张灵甫。
当时,张灵甫任国民党七十四军副军长,已逾而立之年,与原妻离异。在军旅生活中,他急需建立一个温馨的家,故通过部下张处长的夫人,邀请王玉龄去理发,作巧妙的相亲安排。相亲后,张灵甫通过张处长宴请王玉龄一家,而王家出于礼貌也回请了他们。从此张灵甫频繁出入王家,并很快提及婚事,正式向王玉龄求婚。
王玉龄觉得张灵甫既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又是黄埔四期学生,魁伟英俊(身高1.8m),青年得志。张灵甫还是国民党军队中著名的儒将,他在书画艺术方面造诣颇深,书法成就在陕西直逼于右任。他不但收藏有诸多名人名家的书画作品,而且和于右任、徐悲鸿等书画大师交往颇深。因此,王玉龄违背母意,在伯父伯母的支持下(王玉龄父亲英年早逝),对张的求婚表示允诺。因她本人已经同意,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提出了必须由省政府主席作介绍方可允婚的条件。
1945年秋,国民党元老、时任湖南省府主席程潜出面充当了介绍人,王家始同意这桩婚事,他们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婚后寓居南京。随后,张灵甫出任蒋介石的御林军、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整编师)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7年5月,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所指挥的“王牌师”被歼,他本人及司令部人员集体自杀(并非原来有关资料上讲的被击毙)。
张灵甫自黄埔毕业后,参加了东征、北伐,也曾在内战中参加了对红军的“围剿”。抗战期间,他率部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长衡会战。他出国赴缅甸远征期间,当英军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他率部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其所部因此赢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
张灵甫死时,其遗霜王玉龄女士才19岁,且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寡妇的处境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前夕,王玉龄携老母、幼儿东渡海峡去了台湾。作为国民党追赠陆军二级上将的遗孀,而且张灵甫又是蒋介石爱将中的爱将,王玉龄本可依靠抚恤金以度日,可是她想到自己还是青春年华,应该继续学习,自谋事业。在张灵甫死后的第6年,25岁的她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系王玉龄的姨父)的私人帮助下,办了去美国的护照,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远渡重洋,只身去了美国求学。
1953年,王玉龄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她上午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学听课。通过4年的苦读,王玉龄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了。其后,在罗斯福医院任会计2年,后在五星级饭店——朴拉沙饭店工作3年,最后在美国航空公司工作21年直到退休。
在美国期间,她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曾连任两届华美协会的主席。华美协会是自发组织的华人团华体,主要是帮助那些生活在美国的贫困与残疾的华人。因此她在美国华人社会中颇有声誉。
远在异国数十载,谁人不恋故土情!王玉龄女士虽然在美国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每当夜深,她总在深情地怀念着祖国和故土,每至此时总是泪眼朦胧。她这种思念家园的心愿,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终于如愿以偿。
1973年秋,周恩来总理从海外华人口中得知王玉龄女士在美国的情况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回来观光旅游,欢迎她叶落归根。当她想到能一睹祖国风貌、重逢旧友的时候,欢愉之情顿涌心头。可是她又想起自己的丈夫张灵甫生前与人民为敌,回归之举,吉凶难卜,因此,她对回国之行喜忧参半。直到后来,她正式接到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的一封信,信中再度向她发出热情的邀请,她终于打消了一切顾虑,同意回国看看。同年9月,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她终于踏上了阔别25年的故土,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秘密接见。
1973年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期间,总理的处境日益艰难,只要是总理出面的事,江青知道了必然反对。若是造反派知道了电影《红日》中那个张灵甫的遗孀回到大陆的消息,其后果是难以想像的。但总理用他那超人的智慧,周到的安排了王玉龄回到祖国,并对几个大城市进行了秘密的参观。沿途不但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而且所到之处还给予了高待遇的接待,这一切都令她很是感动。此后她每年都回国探亲访问,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地由美国来华的华人,仅有她和杨振宁教授。她曾多次受到邓颖超、罗青长等领导人的接待。
值得强调的是,在诸多大事大非面前,她是能够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的。日本在占领我国宝岛台湾期间,利用剥削台湾人民的血汗钱以台湾政府的名义在日本东京最为繁华的地段购买“光华寮”和“清华寮”两幢价值可观的大厦,而其产权证在日本人手中。日本投降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未交给中国政府,但是日本人亦感理亏而不敢使用此房。王玉龄获悉此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光华寮”、“清华寮”两幢大厦的产权证复印件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随后,该房即归属北京中央政府。当时负责这方面事情的日本华裔律师主张将房屋交给台湾政府,王玉龄找到该律师,明确地指出日台无官方关系,交给台湾是违法的,阻止了该律师的错误行为。因为她通过各种办法弄到房屋产权证的复印件,并亲自交给了国务院,才为我们要回大厦提供了线索。
在台湾“总统”大选期间,她和她的亲友始终坚持一条,谁致力于两岸,他们就选谁,毫不含糊地同陈水扁之流斗争到底。
在中美关系中,她更是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办些公益事业,扬州医学院无偿得到许多美国高等院校的医疗设施,就是她负责联系的。
随着岁月的飞逝,王玉龄老了,可是她的晚年却充满了天伦之乐。她的母亲王罗希韫直到去年进入百岁高龄时才仙逝。她是母亲的独生女,1948年母亲随她去台湾,尔后,她在美国工作时,母亲又随她移居美国,母女俩一直相依为命。母亲暮年思乡,为了满足母亲的乡恋,她于1997年7月偕母回到故乡湖南长沙,一直在家乡陪伴老母到去世为止。
王玉龄与张灵甫所生的惟一子女张道宇先生,现亦已年近花甲,浮沉商海多年,成为十分干练的企业家。他在台湾创办了美菲企业有限公司和美陇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童装,生意兴隆,在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均设有分公司。王玉龄平时除读书或做其他消遣外,有时还协助儿子搞些商务,间或去西安等地看望张灵甫前妻的儿女。外省和海外的孙子孙女、侄儿等也经常来拜望她。故乡的水甜,故乡的月明,故乡的人亲,祖国的一切一切都令她无比眷恋。
记得在本世纪第一个春天,我专程飞赴长沙看望了这位曾在海外漂泊半个世纪的游子。由于张灵甫当年和我祖父曾共同对日作战,因此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始终亲自给我安排食宿。在多次推心置腹的相谈中,她一再向我强调:虽然自己已入美国国籍,但是她那颗炽热的中国心始终没有改变,每次去台湾,她都尽力作一些有利于两岸统一的事情。她坦诚地说:“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实现完全统一,两岸老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得以早日伟大复兴。”
正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强先生曾赠予王玉龄女士的一首诗所言:“历尽风霜志不磨,崎岖道上令人歌,梅花雪海香犹列,孝女心田若大河。”
当时,张灵甫任国民党七十四军副军长,已逾而立之年,与原妻离异。在军旅生活中,他急需建立一个温馨的家,故通过部下张处长的夫人,邀请王玉龄去理发,作巧妙的相亲安排。相亲后,张灵甫通过张处长宴请王玉龄一家,而王家出于礼貌也回请了他们。从此张灵甫频繁出入王家,并很快提及婚事,正式向王玉龄求婚。
王玉龄觉得张灵甫既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又是黄埔四期学生,魁伟英俊(身高1.8m),青年得志。张灵甫还是国民党军队中著名的儒将,他在书画艺术方面造诣颇深,书法成就在陕西直逼于右任。他不但收藏有诸多名人名家的书画作品,而且和于右任、徐悲鸿等书画大师交往颇深。因此,王玉龄违背母意,在伯父伯母的支持下(王玉龄父亲英年早逝),对张的求婚表示允诺。因她本人已经同意,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提出了必须由省政府主席作介绍方可允婚的条件。
1945年秋,国民党元老、时任湖南省府主席程潜出面充当了介绍人,王家始同意这桩婚事,他们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婚后寓居南京。随后,张灵甫出任蒋介石的御林军、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整编师)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7年5月,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所指挥的“王牌师”被歼,他本人及司令部人员集体自杀(并非原来有关资料上讲的被击毙)。
张灵甫自黄埔毕业后,参加了东征、北伐,也曾在内战中参加了对红军的“围剿”。抗战期间,他率部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长衡会战。他出国赴缅甸远征期间,当英军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他率部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其所部因此赢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
张灵甫死时,其遗霜王玉龄女士才19岁,且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寡妇的处境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前夕,王玉龄携老母、幼儿东渡海峡去了台湾。作为国民党追赠陆军二级上将的遗孀,而且张灵甫又是蒋介石爱将中的爱将,王玉龄本可依靠抚恤金以度日,可是她想到自己还是青春年华,应该继续学习,自谋事业。在张灵甫死后的第6年,25岁的她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系王玉龄的姨父)的私人帮助下,办了去美国的护照,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远渡重洋,只身去了美国求学。
1953年,王玉龄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她上午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学听课。通过4年的苦读,王玉龄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了。其后,在罗斯福医院任会计2年,后在五星级饭店——朴拉沙饭店工作3年,最后在美国航空公司工作21年直到退休。
在美国期间,她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曾连任两届华美协会的主席。华美协会是自发组织的华人团华体,主要是帮助那些生活在美国的贫困与残疾的华人。因此她在美国华人社会中颇有声誉。
远在异国数十载,谁人不恋故土情!王玉龄女士虽然在美国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每当夜深,她总在深情地怀念着祖国和故土,每至此时总是泪眼朦胧。她这种思念家园的心愿,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终于如愿以偿。
1973年秋,周恩来总理从海外华人口中得知王玉龄女士在美国的情况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回来观光旅游,欢迎她叶落归根。当她想到能一睹祖国风貌、重逢旧友的时候,欢愉之情顿涌心头。可是她又想起自己的丈夫张灵甫生前与人民为敌,回归之举,吉凶难卜,因此,她对回国之行喜忧参半。直到后来,她正式接到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的一封信,信中再度向她发出热情的邀请,她终于打消了一切顾虑,同意回国看看。同年9月,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她终于踏上了阔别25年的故土,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秘密接见。
1973年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期间,总理的处境日益艰难,只要是总理出面的事,江青知道了必然反对。若是造反派知道了电影《红日》中那个张灵甫的遗孀回到大陆的消息,其后果是难以想像的。但总理用他那超人的智慧,周到的安排了王玉龄回到祖国,并对几个大城市进行了秘密的参观。沿途不但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而且所到之处还给予了高待遇的接待,这一切都令她很是感动。此后她每年都回国探亲访问,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地由美国来华的华人,仅有她和杨振宁教授。她曾多次受到邓颖超、罗青长等领导人的接待。
值得强调的是,在诸多大事大非面前,她是能够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的。日本在占领我国宝岛台湾期间,利用剥削台湾人民的血汗钱以台湾政府的名义在日本东京最为繁华的地段购买“光华寮”和“清华寮”两幢价值可观的大厦,而其产权证在日本人手中。日本投降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未交给中国政府,但是日本人亦感理亏而不敢使用此房。王玉龄获悉此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光华寮”、“清华寮”两幢大厦的产权证复印件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随后,该房即归属北京中央政府。当时负责这方面事情的日本华裔律师主张将房屋交给台湾政府,王玉龄找到该律师,明确地指出日台无官方关系,交给台湾是违法的,阻止了该律师的错误行为。因为她通过各种办法弄到房屋产权证的复印件,并亲自交给了国务院,才为我们要回大厦提供了线索。
在台湾“总统”大选期间,她和她的亲友始终坚持一条,谁致力于两岸,他们就选谁,毫不含糊地同陈水扁之流斗争到底。
在中美关系中,她更是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办些公益事业,扬州医学院无偿得到许多美国高等院校的医疗设施,就是她负责联系的。
随着岁月的飞逝,王玉龄老了,可是她的晚年却充满了天伦之乐。她的母亲王罗希韫直到去年进入百岁高龄时才仙逝。她是母亲的独生女,1948年母亲随她去台湾,尔后,她在美国工作时,母亲又随她移居美国,母女俩一直相依为命。母亲暮年思乡,为了满足母亲的乡恋,她于1997年7月偕母回到故乡湖南长沙,一直在家乡陪伴老母到去世为止。
王玉龄与张灵甫所生的惟一子女张道宇先生,现亦已年近花甲,浮沉商海多年,成为十分干练的企业家。他在台湾创办了美菲企业有限公司和美陇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童装,生意兴隆,在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均设有分公司。王玉龄平时除读书或做其他消遣外,有时还协助儿子搞些商务,间或去西安等地看望张灵甫前妻的儿女。外省和海外的孙子孙女、侄儿等也经常来拜望她。故乡的水甜,故乡的月明,故乡的人亲,祖国的一切一切都令她无比眷恋。
记得在本世纪第一个春天,我专程飞赴长沙看望了这位曾在海外漂泊半个世纪的游子。由于张灵甫当年和我祖父曾共同对日作战,因此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始终亲自给我安排食宿。在多次推心置腹的相谈中,她一再向我强调:虽然自己已入美国国籍,但是她那颗炽热的中国心始终没有改变,每次去台湾,她都尽力作一些有利于两岸统一的事情。她坦诚地说:“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实现完全统一,两岸老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得以早日伟大复兴。”
正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强先生曾赠予王玉龄女士的一首诗所言:“历尽风霜志不磨,崎岖道上令人歌,梅花雪海香犹列,孝女心田若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