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通信天线装配打了30余年交道,夏立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是关于平衡。
装配天线采用的是精确到“丝”的单位,关键轴承间0.01毫米的微小差距,就可能使一台天线丧失作用并影响整个设备。如果再将相差10倍的装配精度对应到市场价格上,精度的价值就更显而易见了。当然,高价值也意味着高投入和高成本,平衡的问题随之而来。
在夏立还没有成为机载天线的负责人之前,他主要平衡的是装配轴承之间的问题。器件要在规定的标准和时间内装配完成,进而通过厂里的检验,送到客户手里。装配的越多,得到的奖金自然也就越多,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既保证质量又提高效率。两者之间,夏立坚决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出于他对工作的严谨与责任感,也出于对效率乃至利益的长远分析。
设计师思维是他处理这对矛盾的重要凭借,也贯穿于天线组配的全过程。设计时,夏立要掌握各部位对精度的要求,哪个部位務必要精确到位,哪个部位的精度可稍微放宽,都一清二楚。装配前,他还要对已经检验过的轴承及其他器件再次用标尺测量,并按照方差标准进行编排分组,使其误差无限趋近于零。
看似多余的步骤,背后隐藏的是夏立对于整台天线装配精度与工作效率的整体把控,实现高精度与高效益的平衡。
在设计师思维指导下的夏立,25岁便已成为当时厂里最年轻的工段长。从16岁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到现在,他已经跟天线装配打了30余年的交道,远望号测量船、北斗卫星、65米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装配。在该任务中,夏立负责方位俯仰控制装置的装配任务,这是控制天线转动的核心设备,直接决定了65米天线的指向精度。任务的关键在于P2级轴承—国标中最顶级的轴承和光码盘的装配。从未实际操作过P2级轴承的夏立要在5天内完成装配,使光码盘的精度达到设计图纸上0.004毫米的要求。
“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夏立回忆说,任务开始前,设计师告诉他,P2级轴承有且只有两个,如果装配失败,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期。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夏立“赌”赢了,也更坚定了自己的装配理念。
2017年起,夏立开始踏入到一个崭新的领域—机载天线的装配。相较于以往的大型天线装配,机载天线的装配精度要高上10倍,技术要求也更为复杂。作为机载天线装配的主要负责人,他不仅要确保团队调出来的天线质量过硬,而且要在规定工期内按时完成任务。为了达到这两者的平衡,他又从设计师思维再上一层,开始参与到设计改进中,进而使装配更加合理。通过向团队人员灌输标准意识、专业意识,两年时间里他所在的8人团队已经成为54研究所广受好评的团队之一。
当记者问及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什么感受时,这位70后河北男人对这份荣誉显得克制而冷静。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从当初被师傅们称作“傻实在”的小学徒到如今的技术大拿,从出徒时独自操作天线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达到顶级技术标准。一路走来,夏立常常把一些他身上的特质落脚到他出生的年代,对技术的热爱与探索,对工作的把控与执着,可能这就是工匠精神之所在。
装配天线采用的是精确到“丝”的单位,关键轴承间0.01毫米的微小差距,就可能使一台天线丧失作用并影响整个设备。如果再将相差10倍的装配精度对应到市场价格上,精度的价值就更显而易见了。当然,高价值也意味着高投入和高成本,平衡的问题随之而来。
在夏立还没有成为机载天线的负责人之前,他主要平衡的是装配轴承之间的问题。器件要在规定的标准和时间内装配完成,进而通过厂里的检验,送到客户手里。装配的越多,得到的奖金自然也就越多,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既保证质量又提高效率。两者之间,夏立坚决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出于他对工作的严谨与责任感,也出于对效率乃至利益的长远分析。
设计师思维是他处理这对矛盾的重要凭借,也贯穿于天线组配的全过程。设计时,夏立要掌握各部位对精度的要求,哪个部位務必要精确到位,哪个部位的精度可稍微放宽,都一清二楚。装配前,他还要对已经检验过的轴承及其他器件再次用标尺测量,并按照方差标准进行编排分组,使其误差无限趋近于零。
看似多余的步骤,背后隐藏的是夏立对于整台天线装配精度与工作效率的整体把控,实现高精度与高效益的平衡。
在设计师思维指导下的夏立,25岁便已成为当时厂里最年轻的工段长。从16岁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到现在,他已经跟天线装配打了30余年的交道,远望号测量船、北斗卫星、65米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装配。在该任务中,夏立负责方位俯仰控制装置的装配任务,这是控制天线转动的核心设备,直接决定了65米天线的指向精度。任务的关键在于P2级轴承—国标中最顶级的轴承和光码盘的装配。从未实际操作过P2级轴承的夏立要在5天内完成装配,使光码盘的精度达到设计图纸上0.004毫米的要求。
“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夏立回忆说,任务开始前,设计师告诉他,P2级轴承有且只有两个,如果装配失败,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期。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夏立“赌”赢了,也更坚定了自己的装配理念。
2017年起,夏立开始踏入到一个崭新的领域—机载天线的装配。相较于以往的大型天线装配,机载天线的装配精度要高上10倍,技术要求也更为复杂。作为机载天线装配的主要负责人,他不仅要确保团队调出来的天线质量过硬,而且要在规定工期内按时完成任务。为了达到这两者的平衡,他又从设计师思维再上一层,开始参与到设计改进中,进而使装配更加合理。通过向团队人员灌输标准意识、专业意识,两年时间里他所在的8人团队已经成为54研究所广受好评的团队之一。
当记者问及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什么感受时,这位70后河北男人对这份荣誉显得克制而冷静。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从当初被师傅们称作“傻实在”的小学徒到如今的技术大拿,从出徒时独自操作天线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达到顶级技术标准。一路走来,夏立常常把一些他身上的特质落脚到他出生的年代,对技术的热爱与探索,对工作的把控与执着,可能这就是工匠精神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