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第四、第五媒体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表达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获取公共知识和信息,参与热点事件讨论,组织募捐、竞选活动,不仅是积极承担公民权责、践行公民权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公民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东北高校,什么因素影响着研究生网络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质量,新型媒体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带来积极影响和挑战,本文选取东北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力图对上述问题予以解答。
公民参与,是非政府组织和非专业人士的社会大众对关乎生活质量的公共事务和决策作出影响的活动和行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公共事件保持高度热情和关注,通过意见表达和行动参与,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习惯,是践行实在公民权责的表现,对于提升自身公民参与能力和政治效能感,高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有序的引导和教育,保证大学生参与权利,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舆论引导都有着重要作用。
网络公民参与一直是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热点。网络的易接入性和无边际特点,拓宽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与社会治理的程度和范围,重塑了公民参与的形态和内涵。在实践中,网络作为虚拟公共领域,能够促进公民自由言论的表达,进行公共监督并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公民和公民参与都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网络的多主题和多元价值性,传达给网络公民更国际化的内容和视角,更易培养国际公民和全球参与意识。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状况
从我国目前的网络参与情况看,大学生网络参与呈现出线上热情理智线下冷漠的总体特点。在诸多热点问题如汶川地震、钓鱼岛事件、网络反腐事件中,大学生选择在校内论坛、社交网络和门户网站高调表达自己看法,并迅速形成意见群体,为政府献言献策,在例次事件中表现出积极公民,有序公民的意识和能力。但在实际中,大学生对于日常社区事务和公共选举、校园活动等表现冷漠,与网络参与状况相比,反差明显。
(一)公民意识强烈,但表达无序
在针对全国性大学生的调研中,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热心关注和参与,对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国际事务,大学生都会利用手中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在此过程中,论坛、网络社区,甚至是手机平台都是喜闻乐见的表达平台,但大多数同学都会在自己的主页或是公共讨论区发言,既缺少深思熟虑的事前考虑,又缺乏对事件的持续关注。
(二)公民参与呈现线上热情,线下冷漠
大学生尽管在网络空间表达思想,传播信息,但极少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公共事务。线上与线下呈现两极对立形式,在人人网或者天涯的意见领袖,在生活中,却很少是社团、学校组织的领头人。先比于实际行动,他们更愿意在网上发表匿名信息,建立意见团队。
二、东北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
在针对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研究中,我们发现东北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基本与全国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例如,大学生更乐意关注东北地区的社会事务,格外关心东北亚安全以及边境关系、线下活动较有地区特色等等。影响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學科背景、利益关系、政治资源影响大学生公民参与
调研中,表示经常关注国家事务、热心公益的体系有75%来自于社科类,而只有25%来自工科和理科类,受访的文科同学表示,由于自己专业涉及,会更加关注新闻报道和时事政治,一是有助于自己专业学习,二是实现自己抱负,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另外,也有同学坦言,参与社团活动和学校活动,能使自己接触更多同学和领导,从而为自己积累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本,更重要的是,正如一位同学,这关系到自己大三阶段保研、入党,甚至是工作等多方面切身利益,所以格外热心。
2、政治认知和社会效能感影响公民参与
依据社会关系理论,公民加入组织或是结社,都是为了寻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定位,从而在关系中获取自身利益,维系生存,而政治参与更多的与公民对组织的认同和政治认知有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政治事务,是受自身政治理解和政治效能的影响。许多受访的同学表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自身参与的最大动力,另外,参与如果能获得认可和宣传,更容易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
3、心理倾向和客观环境影响公民参与
调研表明,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心理倾向都影响大学生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质量。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建造公民参与环境的场域,更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改善高校参与环境,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鼓励大学生发挥本领,为国家学校献言献策。
全球化时代来临,使得公民和公民参与都超越了传统民族和国家范畴,更加需要我国大学生扩宽公民参与的思考维度和行动范围,成为知行合一的积极公民、有效公民和全球公民。这需要国家、网络媒体、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建立有序、高效的公民参与。
作者简介:王宗妍(1987-),女,满族,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地方政府研究。
公民参与,是非政府组织和非专业人士的社会大众对关乎生活质量的公共事务和决策作出影响的活动和行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公共事件保持高度热情和关注,通过意见表达和行动参与,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习惯,是践行实在公民权责的表现,对于提升自身公民参与能力和政治效能感,高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有序的引导和教育,保证大学生参与权利,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舆论引导都有着重要作用。
网络公民参与一直是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热点。网络的易接入性和无边际特点,拓宽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与社会治理的程度和范围,重塑了公民参与的形态和内涵。在实践中,网络作为虚拟公共领域,能够促进公民自由言论的表达,进行公共监督并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公民和公民参与都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网络的多主题和多元价值性,传达给网络公民更国际化的内容和视角,更易培养国际公民和全球参与意识。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状况
从我国目前的网络参与情况看,大学生网络参与呈现出线上热情理智线下冷漠的总体特点。在诸多热点问题如汶川地震、钓鱼岛事件、网络反腐事件中,大学生选择在校内论坛、社交网络和门户网站高调表达自己看法,并迅速形成意见群体,为政府献言献策,在例次事件中表现出积极公民,有序公民的意识和能力。但在实际中,大学生对于日常社区事务和公共选举、校园活动等表现冷漠,与网络参与状况相比,反差明显。
(一)公民意识强烈,但表达无序
在针对全国性大学生的调研中,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热心关注和参与,对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国际事务,大学生都会利用手中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在此过程中,论坛、网络社区,甚至是手机平台都是喜闻乐见的表达平台,但大多数同学都会在自己的主页或是公共讨论区发言,既缺少深思熟虑的事前考虑,又缺乏对事件的持续关注。
(二)公民参与呈现线上热情,线下冷漠
大学生尽管在网络空间表达思想,传播信息,但极少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公共事务。线上与线下呈现两极对立形式,在人人网或者天涯的意见领袖,在生活中,却很少是社团、学校组织的领头人。先比于实际行动,他们更愿意在网上发表匿名信息,建立意见团队。
二、东北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
在针对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研究中,我们发现东北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基本与全国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例如,大学生更乐意关注东北地区的社会事务,格外关心东北亚安全以及边境关系、线下活动较有地区特色等等。影响高校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學科背景、利益关系、政治资源影响大学生公民参与
调研中,表示经常关注国家事务、热心公益的体系有75%来自于社科类,而只有25%来自工科和理科类,受访的文科同学表示,由于自己专业涉及,会更加关注新闻报道和时事政治,一是有助于自己专业学习,二是实现自己抱负,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另外,也有同学坦言,参与社团活动和学校活动,能使自己接触更多同学和领导,从而为自己积累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本,更重要的是,正如一位同学,这关系到自己大三阶段保研、入党,甚至是工作等多方面切身利益,所以格外热心。
2、政治认知和社会效能感影响公民参与
依据社会关系理论,公民加入组织或是结社,都是为了寻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定位,从而在关系中获取自身利益,维系生存,而政治参与更多的与公民对组织的认同和政治认知有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政治事务,是受自身政治理解和政治效能的影响。许多受访的同学表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自身参与的最大动力,另外,参与如果能获得认可和宣传,更容易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
3、心理倾向和客观环境影响公民参与
调研表明,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心理倾向都影响大学生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质量。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建造公民参与环境的场域,更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改善高校参与环境,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鼓励大学生发挥本领,为国家学校献言献策。
全球化时代来临,使得公民和公民参与都超越了传统民族和国家范畴,更加需要我国大学生扩宽公民参与的思考维度和行动范围,成为知行合一的积极公民、有效公民和全球公民。这需要国家、网络媒体、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建立有序、高效的公民参与。
作者简介:王宗妍(1987-),女,满族,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地方政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