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支持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进一步要求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同时《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观察视角认识幼儿,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从而适时、适当的进行引导。站在观察的视角,教师更容易保持比较客观中立的态度,也更容易从活动中发现教育的时机,挖掘活动下隐藏的教育价值,更好地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师角色。
  一、观察来源于何处
  1.游戏活动中,儿童主体的发现
  新《纲要》特别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对每个幼儿个性能力结构和学习特点的尊重,对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老师的游戏”就是经过老师设计的游戏,往往带着老师的预设目标,带着预设目标往往又会影响对幼儿的主观判断或臆想所带来的强制性,在游戏的过程中要遵守已确定的游戏规则。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受阻。而属于儿童真正的自主游戏往往是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夹缝中,如上厕所、户外自由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在没有教师或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儿童相对比较自由的环境下发生的。判断一个儿童的活动是不是具有游戏的性质,不是看活动的内容(他在做什么),也不是看活的形式(他是以什么形式做的),关键是揣摩他内心的体验。在游戏的心理体验中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由感它表现为活动完全出于游戏者的内在动机,既不是要求控制,也不受外在的奖赏诱导,且意识到游戏只是一种好像真实的玩玩而已,旁人可不必当真。于是“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都随游戏者自己的意愿而定。正是这种自由,随心所欲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让人投入极大的热情,让人在玩中换花样,玩出智慧,玩出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主选择、自主探索。
  基于观察视角的“游戏自主活动”,可以让教师跳出原有的固定模式,让儿童在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中更好地发现儿童、了解儿童。让老师了解儿童的真正兴趣点和能力,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这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顺应儿童天性,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向左可以!向左走是观察,不是无视,是追随,不是干扰;向右也可以!向右是支持,不时替代,是引导,不是主控。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个体表现中,观察体现于尊重科学规律的解读
  观察虽然抑制了“参与”带来的干扰,但对结果的分析仍然不能完全排除主观判断造成的影响。而且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指南也谈到了我们需要充分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基础,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观察结果的分析解读需要借助科学规律进行,尽量避免情感倾向、臆想等带来的错误。
  观察,是发现个体中的小秘密,应该指向儿,童自然自在的生命活动,根据科学规律进行解读。
  有了这种解读想法,我们不仅可以适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将这种方法带入家庭,观察自己的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老师们互相分享不同的观察,学习更多的科学理论,认识到更多孩子的不同行为,获得更多的启发。教师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个世界观,遇事是两种立场,两种看法。若要平稳发展,就必须以观察为基础点,科学了解儿童的行为,才能解读儿童的行为,科学的为儿童提供生理所需。
  二、基于观察的视角,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活力的发展
  1.游戏中的观察,保护幼儿生命活动的展开
  实践中,我们的观察始终围绕幼儿的表现而展开,特别关注幼儿的生命活动的展开,通过幼儿生命能动的表现区获取信息,发现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去解释,从中探寻活动价值,进而在发现的基础上去追随儿童、生成游戏,形成幼儿的自发游戏,随着自发游戏的不断升级,儿童游戏充满了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观察推动师幼互动的进行。
  站在观察的视角,教师容易保持比较客观中立的态度,也能从活动中发现教育的时机,挖掘活动下隐藏的教育价值。教师借助于观察所得,组织孩子们讨论,与孩子们交流,能够自然地实现教育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启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我们应该方面节奏,去等待他们,相信孩子,发现并且保护孩子自主学习的本能和能动性,才能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支持。
  那么,老师的介入,到底是介入什么呢?是介入孩子獨立面对困难,协助解决?是介入孩子知识的学习和构建,去教,去帮助?或者是等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待生命的成长?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观察是前提。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儿童的活动做出一个判断。如果只是看了一点点,就马上对这一点点进行分析、下判断,分析完了,发现儿童有点困难时,又慌着介入,就马上跟进实施,好像教育环节就这样完了。这是会出问题的,孩子在过程中学习到了什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等等孩子,发现并保护孩子自主学习的本能和能动性。
  第二:教师的支持必须靠多个证据链。
  教师的必要支持并不是靠单一的一个发现现象引起的。我们必须要汇集多个问题表现,将这个问题链接起来,以此来确定儿童在活动中是否遇到了问题,才能确定是否进行干预。
  第三:走进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发现--解读--介入”的过程中是随着活动的展开循环往复的。首先就是要观察与发现。发现现象、发现问题、发现儿童的状态;如何就是分析共情,要对发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要从儿童的视角进行理解。最后才确定支持与介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真正融入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才能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
  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守在观察学习观察,只要坚持利用观察这个重要中介,走进儿童的内心,科学地解读儿童行为,科学地与儿童相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观察,教师和儿童会和谐相处,幼儿园将到处充满活力。
  四川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 韩晓丽
其他文献
《指南》中提到: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这一阶段所展开的语言教学,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及身心健康成长,显得意义重大[1]。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充分考虑,以使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由于幼儿阶段,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游戏期”,所以,需要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实现教学活动游戏化
期刊
摘要: 新课标中教育人的理念,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计划。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的素质教育,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为基础,采用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追求自主、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实质和技能的训练,是致力于学生将来生活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师提供更先进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
期刊
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不应仅仅是“传授和解惑”,她更应该是“点燃”:是教师的轻轻一“点”,而造成学生激烈地、自发持续终身地“燃”!  是为学生们送去一只照亮书籍的火把;是为学生们送上一把发掘知识的铁铲;是师生共同感受音乐的审美的过程中,以教师的内在情感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们沉浸在音乐的审美中并引起他们情感共鸣和自发学习、探索的过程。  自2003年开始至今,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归纳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文学形式,符合纲要提出的要求。绘本作为学前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广泛使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本体价值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3-6岁 绘本 阅读 意义  绘本缘起于19世纪后半叶,是以简练生动
期刊
摘要: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美术活动中,想象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培养幼儿想象,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发展的平台,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本文以大班幼儿为例,对其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做出理解分析。  关键词:幼儿美育想象力培养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美国的开端计划、加拿大的早期教育教学法、澳大利亚的早期学习指南、爱尔兰政府的早期教育课程指南无不把学习品质
期刊
一、引言  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和性格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体育锻炼和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此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也非常重要,早晨是幼儿体力最充沛的时刻,晨间锻炼能够提升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其能够全身心的体验一天的学习生活。一般来说,幼儿体育锻炼如果以游戏的形式展开,会取得更好的游戏效果。教师创设情境式的游戏场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我们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加大对学生审美的教育力度,为其营造轻松愉悦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必要性;二、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多元化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多元的教育形式。其理念的核心是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在自然的场景下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形式独特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易于小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生;小学音乐教育  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为小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教学中
期刊
一、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種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地满足。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台梭利指出:幼儿5岁前都处于语言敏感期。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多年关于天才发生学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前就开始阅读了。这些研究说明:幼儿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其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所以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并激发
期刊
活动由来: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本次活动结合当下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一米线”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和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