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不仅仅需要学校主导,也需要家庭的合作和支持。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希望研究观点具有正向引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关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上起到的显著作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其中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强化合作观念,承担相应职责
当前有很多家长都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认识,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教导孩子的任务就完全交给了学校,自己却很少关心孩子,或者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情感及品德状况。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也片面的认为,学校是讲授知识的场所,教师只要讲解知识就可以了,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让家庭主要承担起来。针对家长和学校双方在孩子教育责任上相互推诿的问题,主要是双方都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没有充分的相互沟通交流,以此要想确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效开展,家长和学校双方都必须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职责问题,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力军,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活动,或者借助家校通等方式增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则应该积极努力的给予配合,双方各负其责,承担相应的教育职责,强化双方的合作观念。
2联动活动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可以借助联动活动机制实现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学校在这方面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对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教育联动活动的组织。并且学校应该积极记借助这一活动机制实现对家庭教育积极性的调动,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家校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2]。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或者其他亲子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这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向教师咨询的契机,如了解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内容以及方式等,并且让家长對学生在校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关系。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也普遍不理想,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能专心致志,有的学生转而将兴趣转向游戏、打架等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能够建立其合作教育机制,在对学生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逐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学生学习上的引导和帮助,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以及其他方面取得的进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3成立协调机构,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作用,学校应该成立专门负责家校合作的协调机构,并且应该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明确负责人,要让各方工作都能有统一的领导,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家校通力合作,确保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学校和家长双方都要明确负责人,要在指导方针和管理方针的指导下,双方相互监督,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相应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案。还有必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相关专业学者应该对家校合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小学生能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是整个教育的核心,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学生才能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分析和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其年龄特征,通过密切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辅导,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育和引导,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4加强心育指导,获得家长配合
家庭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前部分家长虽然在思想上认为孩子也应该身心协调发展,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还是不能摆脱应试观念的思想束缚,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每次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基本就是围绕学习这个话题,这会无形中让孩子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承担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容易形成内向胆怯的性格。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要让他们对心育形成比较科学的认识,要对孩子理性的科学施教,进行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从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结束语:
综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方式应用,显然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积极合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能够付出更多的心血,共同认识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2(26):157-158,160.
[2]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2(33):158-159,162-163.
[3]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1(02):100-101,104-105.
[4]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2(06):1150-1151,1156-1160.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关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上起到的显著作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其中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强化合作观念,承担相应职责
当前有很多家长都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认识,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教导孩子的任务就完全交给了学校,自己却很少关心孩子,或者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情感及品德状况。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也片面的认为,学校是讲授知识的场所,教师只要讲解知识就可以了,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让家庭主要承担起来。针对家长和学校双方在孩子教育责任上相互推诿的问题,主要是双方都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没有充分的相互沟通交流,以此要想确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效开展,家长和学校双方都必须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职责问题,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力军,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活动,或者借助家校通等方式增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则应该积极努力的给予配合,双方各负其责,承担相应的教育职责,强化双方的合作观念。
2联动活动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可以借助联动活动机制实现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学校在这方面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对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教育联动活动的组织。并且学校应该积极记借助这一活动机制实现对家庭教育积极性的调动,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家校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2]。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或者其他亲子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这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向教师咨询的契机,如了解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内容以及方式等,并且让家长對学生在校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关系。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也普遍不理想,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能专心致志,有的学生转而将兴趣转向游戏、打架等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能够建立其合作教育机制,在对学生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逐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学生学习上的引导和帮助,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以及其他方面取得的进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3成立协调机构,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作用,学校应该成立专门负责家校合作的协调机构,并且应该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明确负责人,要让各方工作都能有统一的领导,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家校通力合作,确保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学校和家长双方都要明确负责人,要在指导方针和管理方针的指导下,双方相互监督,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相应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案。还有必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相关专业学者应该对家校合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小学生能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是整个教育的核心,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学生才能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分析和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其年龄特征,通过密切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辅导,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育和引导,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4加强心育指导,获得家长配合
家庭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前部分家长虽然在思想上认为孩子也应该身心协调发展,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还是不能摆脱应试观念的思想束缚,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每次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基本就是围绕学习这个话题,这会无形中让孩子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承担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容易形成内向胆怯的性格。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要让他们对心育形成比较科学的认识,要对孩子理性的科学施教,进行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从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结束语:
综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方式应用,显然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积极合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能够付出更多的心血,共同认识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2(26):157-158,160.
[2]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2(33):158-159,162-163.
[3]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1(02):100-101,104-105.
[4]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2(06):1150-1151,1156-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