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后对其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痴呆患者共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4)分,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痴呆 整体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护理效果
  阿尔兹海默病,即俗称的老年痴呆,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攀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痴呆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并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因此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2]。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来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疾病的发展[3]。在本次研究中,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了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共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61岁-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2±10.5)岁;患者的病程为3年-9年,平均病程为(5.0±0.7)年。观察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在62岁-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9±10.8)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9年,平均病程为(4.9±0.9)年。102例患者均具有基本的交流沟通能力,且能够参与听说活动。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整体护理干预:
  1.2.1 躯体护理。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因此生活自理能力均较差。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并督促患者进行刷牙、梳洗、穿衣、饮食、大小便等活动,做到反复练习。在患者睡觉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睡眠情况,避免蒙头睡觉可能导致的窒息。
  1.2.2 认知障碍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为患者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放松心态。嘱咐家属与患者多交流,表示出体贴和关心,从而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并通过音乐和语言刺激患者的躯体感觉,提高他们的环境辨认能力和觉醒能力。此外,应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进行锻炼,并训练患者的思维能力。使用游戏疗法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推箱子、数字排序等益智类的游戏,或者原地踩踏、拍球等协调类的游戏,或者重温旧故事、老照片、声音回放机等记忆类的游戏,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配合度。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认知功能评分通过简易智能量表进行评估,得分低于27分则提示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障碍[4]。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进一步分析,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和卡方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提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而p值大于0.05则提示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老年痴呆属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记忆力丧失、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并对患者的空间能力和视觉功能造成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老年痴呆患者采用了整体护理干预,经对比分析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4)分,P<0.05。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包括了智力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幻听、幻视、空间及时间定向障碍,因此在护理中应通过强化训练增加外来信息的刺激量,并鼓励患者多用脑,迫使患者主动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诱发大脑兴奋。而在整体护理干预当中,能够根据患者存在的实际症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例如针对思维紊乱或过于活跃的患者,可在护理中适当改变话题,从而保持患者情绪的平稳,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而针对出现了幻视或者幻听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其病情发展的态势,同时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引导患者到正常情境当中。此外,游戏干预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而且患者易于接受,因此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朴春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0(20):79-79,84.
  [2] 田敏.老年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04):295-295,296.
  [3] 薛华,王娟,徐艳,等.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老年痴呆病人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5,05(31):242-243.
  [4] 翟清华,田丽丽,王永瑞,等.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108-109.
  [5] 赵文芝.探讨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2(28):456-45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讨术前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集的8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上述干预下接受术前心理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同时对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
【摘 要】 目的:探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运用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门诊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心理焦虑评分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挂
【摘 要】 目的 统计分析肿瘤患者接受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后各项身体指标,分析比较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与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随机抽样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1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后的数据可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18例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为57.58±9.37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43.28±5.3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手术前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对照组  50例
【摘 要】 近年来,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妇产科这一高医疗纠纷的群体,加强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强化医院的整体形象。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 安全隐患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
【摘 要】 目的:分析患者颅脑外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原因,并对其护理方法作定向总结。结果:现实中,引起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主要同术后硬膜或皮下积液、切口处存在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不当、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等因素相关;对此为避免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应结合各类因素的基础上,在术前充
【摘 要】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n=43)、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的72.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
【摘 要】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皮牵引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自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0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是采用的皮牵引术进行治疗,其中痊愈的56例,迁延不愈合的4例。结论:皮牵引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保守治疗手段,皮牵引护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治疗的结果。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皮牵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