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通过对供血科消毒灭菌进行微生物检测和检查情况分析,为更好地提高供血科血液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度消毒灭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气、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储血冰箱)、工作人员手指、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定期培训和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管理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保证了临床供血的安全。
【关键词】 消毒灭菌; 结果;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医学领域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促使血液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血液储存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制品的品种不断增多,同样给血液的储存增加了难度。青岛市中心血站为了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时增加了储血冰箱的面积,保证了血液制品的冷链要求。供血科的面积大,人员少,设备多样化(4 ℃红细胞储存冰箱、22 ℃血小板储存冰箱、-20 ℃血浆储存冰箱、-80 ℃冷冻红细胞冰箱等),给供血科的消毒灭菌工作增添了难度。为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给临床受血者提供安全合格的血液制品,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有关规定和要求,青岛市中心血站质控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消毒灭菌管理规定[1-3]。加强供血科的消毒灭菌管理,坚持进行定期的微生物检测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制度,并将检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供血科,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有利地促进了供血科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的落实,发挥了血液安全质量检控的监督作用。现将近三年来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和项目 对供血科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储血冰箱)、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
1.2 方法和标准 对确定的检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由质控科现场采样,置于37 ℃培养箱中48 h后观察结果。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及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执行。
2 结果
2009~2011年消毒灭菌情况检查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 严把血液质量关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 血液是最好的培养基,储存不当会严重影响血液质量,尤其是血小板的储存温度是20~24 ℃,也是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极易造成血液制品的污染,严重威胁到受血者的生命安全。供血科作为血液的储存场所,储存时间较长,储存量较大,它的消毒灭菌工作在保证血液质量,防止医源性血液污染方面至关重要,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工作人员在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消毒灭菌工作不够重视,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没有真正认识到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2)缺乏无菌观念,消毒灭菌意识淡薄,未按照规定配制消毒剂,或者是消毒剂使用后未及时配制及消毒液过期未及时更换,导致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3)紫外线检测不合格:灯管清洁卫生不及时,每日使用时间不够或未及时开启,导致空气消毒结果不合格;未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没有及时更换照射强度不够的紫外线灯管,使室内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空气的消毒效果。(4)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储血冰箱)未能及时有效的擦拭消毒造成检测超标等。(5)工作人员未按照六步洗手法要求及时、正确的洗手,导致手上的细菌超标[4]。
3.2 加强消毒灭菌管理 强化工作人员消毒灭菌管理意识,站内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有关消毒灭菌的知识讲座,严格考核制度,保证培训质量,使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意识发生改变,由站内逼你做变为自己主动高质量完成,把消毒灭菌工作当作日常主要工作;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的消毒知识,更好的知道了消毒灭菌工作。在质控科的领导下,成立了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统一管理全站的消毒灭菌工作,科室内指定了消毒灭菌管理专职人员,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消毒灭菌知识,提高大家对消毒灭菌工作的理性认识,真正领会到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消毒灭菌考核细则,定期组织考核,强化大家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感性认识。接到检测结果后,科内组织全科人员分析检测结果,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正措施,再以书面形式将自查报告上交站消毒灭菌管理小组。通过制定落实一系列措施,检查合格率在不断提升,可以看出全体职工已经将消毒灭菌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消毒灭菌工作,从而保证了血液供应的高质量[5]。在过去的五年里,向临床提供了大量的合格血液,无一例严重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血液输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S].2002-03-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11-15.
[4] 徐传国,苗温王瑞.五种消毒剂对采血车采血护士手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704.
[5] 吴安华,徐秀华.预防医院感染标准原则(英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799-800.
(收稿日期:2012-03-14) (本文编辑:李嫚)
【关键词】 消毒灭菌; 结果;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医学领域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促使血液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血液储存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制品的品种不断增多,同样给血液的储存增加了难度。青岛市中心血站为了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时增加了储血冰箱的面积,保证了血液制品的冷链要求。供血科的面积大,人员少,设备多样化(4 ℃红细胞储存冰箱、22 ℃血小板储存冰箱、-20 ℃血浆储存冰箱、-80 ℃冷冻红细胞冰箱等),给供血科的消毒灭菌工作增添了难度。为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给临床受血者提供安全合格的血液制品,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有关规定和要求,青岛市中心血站质控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消毒灭菌管理规定[1-3]。加强供血科的消毒灭菌管理,坚持进行定期的微生物检测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制度,并将检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供血科,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有利地促进了供血科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的落实,发挥了血液安全质量检控的监督作用。现将近三年来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和项目 对供血科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储血冰箱)、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
1.2 方法和标准 对确定的检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由质控科现场采样,置于37 ℃培养箱中48 h后观察结果。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及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执行。
2 结果
2009~2011年消毒灭菌情况检查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 严把血液质量关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 血液是最好的培养基,储存不当会严重影响血液质量,尤其是血小板的储存温度是20~24 ℃,也是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极易造成血液制品的污染,严重威胁到受血者的生命安全。供血科作为血液的储存场所,储存时间较长,储存量较大,它的消毒灭菌工作在保证血液质量,防止医源性血液污染方面至关重要,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工作人员在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消毒灭菌工作不够重视,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没有真正认识到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2)缺乏无菌观念,消毒灭菌意识淡薄,未按照规定配制消毒剂,或者是消毒剂使用后未及时配制及消毒液过期未及时更换,导致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3)紫外线检测不合格:灯管清洁卫生不及时,每日使用时间不够或未及时开启,导致空气消毒结果不合格;未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没有及时更换照射强度不够的紫外线灯管,使室内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空气的消毒效果。(4)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储血冰箱)未能及时有效的擦拭消毒造成检测超标等。(5)工作人员未按照六步洗手法要求及时、正确的洗手,导致手上的细菌超标[4]。
3.2 加强消毒灭菌管理 强化工作人员消毒灭菌管理意识,站内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有关消毒灭菌的知识讲座,严格考核制度,保证培训质量,使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意识发生改变,由站内逼你做变为自己主动高质量完成,把消毒灭菌工作当作日常主要工作;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的消毒知识,更好的知道了消毒灭菌工作。在质控科的领导下,成立了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统一管理全站的消毒灭菌工作,科室内指定了消毒灭菌管理专职人员,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消毒灭菌知识,提高大家对消毒灭菌工作的理性认识,真正领会到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消毒灭菌考核细则,定期组织考核,强化大家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感性认识。接到检测结果后,科内组织全科人员分析检测结果,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正措施,再以书面形式将自查报告上交站消毒灭菌管理小组。通过制定落实一系列措施,检查合格率在不断提升,可以看出全体职工已经将消毒灭菌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消毒灭菌工作,从而保证了血液供应的高质量[5]。在过去的五年里,向临床提供了大量的合格血液,无一例严重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血液输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S].2002-03-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11-15.
[4] 徐传国,苗温王瑞.五种消毒剂对采血车采血护士手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704.
[5] 吴安华,徐秀华.预防医院感染标准原则(英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799-800.
(收稿日期:2012-03-14) (本文编辑: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