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金酸莓奖和金棕榈奖的评奖现场被安排在北大的一栋老建筑里面,鲍栋、蔡影茜、杜曦云、付晓东、刘礼宾、鲁明军、蒲鸿、盛葳、王春辰、朱小钧等批评家围坐在一个长条桌子旁,桌子上摆着杏仁、橘子和茶,木制地板踩在上面有踏实的响声,让这些年轻人显得特别老派。
评选的过程漫长而酣畅淋漓,尤其是“最差”奖金酸莓的评定,用评委之一鲍栋的话,“其实中国的当代艺术很难用好和坏的的标准来评介,都说当代艺术没有标准,但不妨碍有阶段性和局部的标准。”
鲍栋用了“相对不好”这个词,认为甄选出来的奖项能够代表典型问题。批评家、策展人盛葳则认为当代艺术标准是多元,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虽然短时间内很难产生一个明确的标准,但是要看关注点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关注点转化为自性的语言。
鲍栋觉得大家对差的看法是一样的,都明确的知道我们不要什么,都知道什么不好。盛葳则列举了之前的金酸莓奖得主,比如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大腕的装置作品,比作品差更严肃的问题是他们的影响力会导致公众以为这样的作品是好作品!“我们不是要把最差的作品评出来,我们并不关心‘烂泥扶不上墙’的下三滥的作品,而看重的是差得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当代艺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把那些问题提炼出来,这是我们的初衷。”
更有入选金酸莓奖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在网上产生争论,无论如何多一些尖锐的愿意直抒胸臆的评奖是一件好事,就像是盛葳讲的:有的作品能够揭示普遍的问题,有的并不能,过几个月就会被埋掉,谁也记不得。现在当代艺术圈会变得一团和气,评奖是挖掘作品背后的东西,参与人能够从学术的观点讨论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才能推动艺术圈的进步。
希望金酸莓奖能成为悬在艺术家头上的一把刀!
蔡志松 《祥云》
盛葳:这个作品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当时的主题是“中国五味”,祥云上面是风铃,下面是茶水,中间是氦气。作品的方案是让这祥云飘起在威尼斯的展馆,最后这条祥云没有真正飘起来,是很大的失败。作品挪用了中国符号,但并没有赋予它新的意义。还有一个问题是艺术家对策展人权利的臣服有点过度了,让别人以为这就代表中国,其错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鲍栋:张洹的作品连续三年被评为金酸莓奖。他一直制造神话,有大量资金的注入、用大体量的作品、用媒体宣传包装扩大影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滑稽,他的行为制造了一个假象,好像是艺术家的形象就在此。把独立性思考创造力都取消了,彻底把艺术家变成明星。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艺术家应该有自己作为一个人不可替代的那部分,而完全不是工业包装出来的形象。
村上隆中央美院演讲
鲍栋:首先村上隆的演讲并不是一件作品,而是媒体安排的活动,其把村上隆当成明星,村上隆也把自己当成明星,成功本身没问题,是成功学有问题,他在传递一种包装成艺术明星的套路化和模式化。
什么是金酸莓奖?
金酸莓奖是批评家盛葳和杜曦云在2009年发起的评奖活动。从2005年起当代艺术市场开始活跃,很多艺术批评变成吹捧型的商业广告。当时艺术圈豪华的评奖典礼层出不穷,每一种评奖背后都穿插着权力关系、利益纠葛,所以评奖没有艺术标准,很多人都不服气。
这个奖的初衷就是想排除权力关系和利益纠纷。因为年龄大的批评家顾虑多,所以参加评奖的批评家的比较年轻的70后、80后,批评家们自主加入,希望通过自己的评判还艺术批评一个独立性和公正性。
主办方希望还原一个纯粹的评选,找到作品真正的价值。但评奖行为本身也受到了业界鲜花与拍砖的两种待遇。
黄永砯 《龙舟》、《专列》
盛葳:假大空,没有什么内容,变成视觉的幻像,通过视觉的吸引力来增加艺术的价值,没有生产出新的人文和文化价值。我们把它称之为视觉奇观。
王墒 《搜集确凿的证据》
鲍栋:年轻艺术家被尤伦斯艺术中心放大了,作品没有任何优点反而变成最大的缺点,年轻的艺术家有很好的机会之后,往往喜欢故作姿态,我觉得此作品和获得展览机会不匹配。
王墒和我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后有了争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是朋友亦是敌人,对话或者互相阐释都有可能。
希望王墒把和我的争论以文字的方式展示出来,我觉得这种争论特别的好。
杨冕 《CYMK》系列
盛葳:这几年有个不好的趋势是生硬搬运中国符号。旧东西,老外喜欢,迎合老外背后的资本市场。
评选的过程漫长而酣畅淋漓,尤其是“最差”奖金酸莓的评定,用评委之一鲍栋的话,“其实中国的当代艺术很难用好和坏的的标准来评介,都说当代艺术没有标准,但不妨碍有阶段性和局部的标准。”
鲍栋用了“相对不好”这个词,认为甄选出来的奖项能够代表典型问题。批评家、策展人盛葳则认为当代艺术标准是多元,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虽然短时间内很难产生一个明确的标准,但是要看关注点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关注点转化为自性的语言。
鲍栋觉得大家对差的看法是一样的,都明确的知道我们不要什么,都知道什么不好。盛葳则列举了之前的金酸莓奖得主,比如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大腕的装置作品,比作品差更严肃的问题是他们的影响力会导致公众以为这样的作品是好作品!“我们不是要把最差的作品评出来,我们并不关心‘烂泥扶不上墙’的下三滥的作品,而看重的是差得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当代艺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把那些问题提炼出来,这是我们的初衷。”
更有入选金酸莓奖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在网上产生争论,无论如何多一些尖锐的愿意直抒胸臆的评奖是一件好事,就像是盛葳讲的:有的作品能够揭示普遍的问题,有的并不能,过几个月就会被埋掉,谁也记不得。现在当代艺术圈会变得一团和气,评奖是挖掘作品背后的东西,参与人能够从学术的观点讨论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才能推动艺术圈的进步。
希望金酸莓奖能成为悬在艺术家头上的一把刀!
蔡志松 《祥云》
盛葳:这个作品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当时的主题是“中国五味”,祥云上面是风铃,下面是茶水,中间是氦气。作品的方案是让这祥云飘起在威尼斯的展馆,最后这条祥云没有真正飘起来,是很大的失败。作品挪用了中国符号,但并没有赋予它新的意义。还有一个问题是艺术家对策展人权利的臣服有点过度了,让别人以为这就代表中国,其错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鲍栋:张洹的作品连续三年被评为金酸莓奖。他一直制造神话,有大量资金的注入、用大体量的作品、用媒体宣传包装扩大影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滑稽,他的行为制造了一个假象,好像是艺术家的形象就在此。把独立性思考创造力都取消了,彻底把艺术家变成明星。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艺术家应该有自己作为一个人不可替代的那部分,而完全不是工业包装出来的形象。
村上隆中央美院演讲
鲍栋:首先村上隆的演讲并不是一件作品,而是媒体安排的活动,其把村上隆当成明星,村上隆也把自己当成明星,成功本身没问题,是成功学有问题,他在传递一种包装成艺术明星的套路化和模式化。
什么是金酸莓奖?
金酸莓奖是批评家盛葳和杜曦云在2009年发起的评奖活动。从2005年起当代艺术市场开始活跃,很多艺术批评变成吹捧型的商业广告。当时艺术圈豪华的评奖典礼层出不穷,每一种评奖背后都穿插着权力关系、利益纠葛,所以评奖没有艺术标准,很多人都不服气。
这个奖的初衷就是想排除权力关系和利益纠纷。因为年龄大的批评家顾虑多,所以参加评奖的批评家的比较年轻的70后、80后,批评家们自主加入,希望通过自己的评判还艺术批评一个独立性和公正性。
主办方希望还原一个纯粹的评选,找到作品真正的价值。但评奖行为本身也受到了业界鲜花与拍砖的两种待遇。
黄永砯 《龙舟》、《专列》
盛葳:假大空,没有什么内容,变成视觉的幻像,通过视觉的吸引力来增加艺术的价值,没有生产出新的人文和文化价值。我们把它称之为视觉奇观。
王墒 《搜集确凿的证据》
鲍栋:年轻艺术家被尤伦斯艺术中心放大了,作品没有任何优点反而变成最大的缺点,年轻的艺术家有很好的机会之后,往往喜欢故作姿态,我觉得此作品和获得展览机会不匹配。
王墒和我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后有了争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是朋友亦是敌人,对话或者互相阐释都有可能。
希望王墒把和我的争论以文字的方式展示出来,我觉得这种争论特别的好。
杨冕 《CYMK》系列
盛葳:这几年有个不好的趋势是生硬搬运中国符号。旧东西,老外喜欢,迎合老外背后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