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沙井泵站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基坑开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地质条件恶劣,施工环境差,使得深基坑开挖成为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工艺。本文以沙井泵站深基坑开挖为例,对该深基坑的钻孔灌注桩复合支护、降排水措施、土方开挖、基坑监测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降排水、土方开挖、基坑监测
  Abstract: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due to bad geological condition,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poor, mak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become a key is also difficult process. Based 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manhole pump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of the cast-in-place pile composite support, draining measures, turkmen excavation, foundation excavation monitor problems related to brief explained and analyzed.
  Keywords: bored piles, draining, turkmen excavation, foundation excavation monitor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沙井衙边涌泵站是衙边涌泵站排涝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涝泵站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结构、泵房主体结构、出水结构、消能结构等水工建筑物以及进厂道路等附属建筑物。排涝泵站布置于衙边涌下游的南侧,经引水明渠将水引入前池和进水池,泵房东接进水池,西接出水压力水箱,压力水箱后接箱涵将涝水排入茅洲河,泵站主体位于原衙边涌河道位置。场地范围内发育的土层(自上而下)有:杂填土、第四系海淤积层、第四系海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及燕山期花岗岩。杂填土层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及夹杂生活建筑垃圾,且不均匀夹填石,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稍湿,全场分布,层厚平均为3.56 m;杂填土下为第四系海淤积层淤泥,黑色流塑状富含有机质,全场分布,层厚平均为14.5 m;第四系海冲积层为中细砂,全场分布,层厚平均为1.65m;第四系残积层为粘性土,可塑硬塑状,全场分布层厚12.25m;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层层厚8.60m。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的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随季节变化大,水位随降雨量的大小而变化,为强透水层。场内地下水位埋深为0.30∽4.70米,标高变化-0.30∽3.83m。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2、钻孔灌注桩复合支护
  根据现场实测标高,原衙边涌河道宽度为15.6m,施工区域内的河道长度为113.08 m。综合灌注桩施工工艺特点,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施工条件,为便于土方开挖与结构施工,决定本工程基坑围护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撑围护方案。
  施工前必须对河道进行基坑回填,土方回填大约5.0 m高(标高4.0m),回填密实后才能开始钻(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施工完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深度为7.5~11.2m,该基坑地层状况复杂,淤泥层特别深厚,平均近15m深。依据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本工程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定为一级。采用外围Ф1200mm的钻(冲)孔灌注桩及桩间的高压旋喷桩、桩顶冠梁同时配合砼内支撑支护形式。泵站基坑支护桩径为1200mm,桩间距为1350mm,整个基坑共计192根,有效桩长25m。基坑内基础桩径1000mm的共计142根,其中21根支撑桩;桩径800mm的共计72根。基坑外侧的钻(冲)孔灌注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连接起挡水止淤作用,旋喷桩有效桩长为21m,桩径为600mm。整个基坑采用两道支撑体系,第一道支撑(标高为3.8m)为永久性结构,不得拆除,第二道支撑(标高为-2.5m)为腰梁内支撑体系,该支撑在结构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拆除。
   图1:标高3.800和标高-2.500支撑平面图
  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撑围护方案,确保了基坑开挖的稳定和安全,钻孔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的有效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止水效果,整个基坑开挖过程基本无渗水的现象,克服了挖土流砂等现象的产生。基坑的钻孔灌注桩既作为围护结构,又作为泵站水池池壁的结构,基坑的第一道支撑亦作为泵站的永久性结构,所以采用本施工方案,虽然难度偏大,但是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及控制了投资成本,达到了良好地工程效益。
  3、施工降水、排水措施
  为了保证正常的工程施工及工程进度,施工现场必须采用有效的降排水措施。由于基坑大部分位于原衙边涌河道內,该处地下水丰富,根据本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决定采取水明排的方式进行降排水。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周边灌注桩边沿基坑纵向设置明沟及集水坑,集水坑每隔15m左右设一处,尺寸为1 m×1 m×1 m,在开挖的同时放入污水泵抽水,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集水坑的深度。集水坑间的明沟底始终保证低于挖土工作面0.5m,排水沟的坡底排水坡率为0.2%~0.5%,集水坑底低于挖土工作面1m,水流入集水坑后用污水泵抽到坑顶的排水明沟,及时引走。在基坑抛石挤淤基坑稳定并达到一定的荷载之后,用灰砂砖砌筑集水坑,并在集水坑底铺设天然级配砂石200mm作为滤水层,用BW—200水泵从集水坑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确保了基坑不浸水及底板的顺利施工。
  4、土方开挖
  在泵站基坑周边钻(冲)孔灌注桩及旋喷桩都已经施工完毕,桩顶冠梁及砼内支撑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严格按照“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在开挖前对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各类管线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对需移除或保护的建(构)筑物先行妥善处理,同时在开挖时加大测量监控的力度,进行位移及沉降的观测,及时反映周边建(构)筑物的动态变化情况。
  2)、基坑竖向分层开挖,泵站基坑部分分三大层,第一层开挖深度到标高±0.000m,第二层开挖深度至标高-3.300m,第三层开挖至基坑底,开挖时须分段开挖,分段换填。
  
  图2:基坑开挖顺序示意图
  3)、土方开挖作业时,基坑周边灌注桩、中间的支撑桩及基础桩周边的土方预留0.5m保护层,由人工削坡,确保支撑桩与基础桩不被破坏,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固。
  4)、每层土方横向开挖均遵循先挖基坑中间部分后挖两侧的原则,最后挖掘两侧排桩的被动土压区,用来保证灌注桩前和桩背土压力变化平稳。
  5、基坑监测
  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遵循动态信息化施工原则,在基坑开挖及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在基坑开挖全过程及支护结构完成后,基坑周围地表下沉的范围及量值,根据降水和基坑开挖情况以及对周围的影响半径和影响程度布置监测点,一般在不小于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进行布设,同时对地面重要部位也要加强监测,包括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等。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蔡司NI005A型精密水准仪配铟钢塔尺,测量精度达0.05mm。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宾得PTS-V2全站仪。观测频率为:支护结构施工中1次/天,主体结构施工1次/周。
  将观测值按位置、编号、日期汇总编制成表并绘制曲线,根据容许值对观测结果进行判别,指导施工。变形测量采用变形测量二等标准。水平位移监测网采用导线网,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和所连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观测精度见下表:
  表1:变形测量的等级及精度要求
  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
  测量 适用范围
   变形点高程中误差(mm) 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 变形点的点位移中误差
  二等 ±0.5 ±0.3 ±3.0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6、结语
  该工程已经完工,从土方开挖过程及施工结果上看,土方开挖施工质量较好,基坑降水效果良好,基坑监测数据正常未超过报警值。从本例可以看出,对软弱地基的深基坑开挖,采用钻孔灌注桩复合支护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天运,李凤霞,申祖武,等 复合支护结构在深基坑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建筑技术2005(12):916-917
  2、SJG05-96 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中国分类号:G267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费在施工总成本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搞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是控制施工总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文章从房屋建筑工程中材料管理方面现存的问题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管理控制的几种主要手段,提出了一些加强材料管理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 材料 管理 成本 效益  众所周知,工程材料费约占房屋建筑工程总成本的70%左右,于是,要想提高建筑施工企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和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关系密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损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妥善地进行处理,防止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关键词:建筑电氣;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Abstract: The surv
摘要:市政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投资额度大、工期长、技术性强以及外部环境复杂,使得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潜在的索赔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本文意在使承包人能成功捕捉索赔机会,并充分利用合同条款赋予承包人的权利向发包人提出索赔要求并达到目的。  关键词:市政工程;索赔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due to l
摘要:现代高建筑当中深基坑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结合了现实工程实例,探究了土建当中深基坑的难点并且研究了基坑事故产生的原因。为深基坑事故的解决提出了运用土钉以及锚杆结合支护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深基坑事故;事故原因;解决方案;  Abstract: the modern high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problem is becomin
中国分类号:TV544+.92  【摘要】由于客观条件或技术思想的疏忽,在进行普通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在混凝土构件中出现蜂窝、麻面、裂缝及露筋等各种缺陷,本文针对这些施工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字】凝土施工缺陷 成因 控制  由于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思想麻痹大意或技术原因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摘要:介绍了给排水管材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管材对管内水质的影响,认为管道内结垢是管网水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了管网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以减少管理本体材料对管内水质的影响,从而提高供水水质。  关键词:管材, 水质 , 影响因素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商业住宅楼日益增多,其中剪力墙、框架结构是一种建筑师所喜爱的高层住宅形式。本文以某综合性商业住宅楼项目为例,阐述了该结构住宅楼施工的特点,从中针对于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布置以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达到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商业住宅楼,支撑体系 , 混凝土,钢筋工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