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面壁三日,恍然大悟”,“得意忘言,妙然心悟”,这都是对于感悟的描述。在新课程改革中,感悟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敏锐的感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标志,是左右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效率的杠杆。感悟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积累,是感悟之根
感悟是一个吸收和建构的过程,它的广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学生个体语文的积累程度。因此,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是提高学生悟性的基础。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室中开办“小小图书馆”,中年级以童话书和故事书为主,高年级则是各类有益的书皆有,并且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除此之外,坚持“每日一成语、每周一首诗”的做法,让学生多读书。实践证明多读书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每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读书多是其共同的一点。只有在读书中,激发学生去多读、多想,深厚的积累才能使学生的感悟逐步走向开阔和深入。
二、感悟,必须以读与思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走进语言。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读书要用我们的心灵去读,那就要对文字细细地咀嚼,细细地思索。诵读是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我觉得,感悟应该是“到心灵”的阅读,如何到心灵,那就需要“思”。没有思考的过程,学生对文字何来理解?缺乏理解,学生如何能有所悟?静思默想是教学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课堂讲解、朗读、问答、议论都成了形式。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语言材料中,去拥抱、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悟出有个性的见解来,悟出有创造性的、多元的认识来。
三、感悟,需要引领启迪
自主感悟的确是课堂的主旋律,但不能一说要让学生自主感悟,就一切放给学生,让他们没有方向地天马行空地悟。教师是一个引领者,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堵塞、岔道的时候,要给予点拨启迪。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会催生学生的感悟并促进感悟深化。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一文时,对于“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母亲”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只是从表面来理解,一时思维出现了“短路”。于是我说:“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多少的爱呀!”一句话,使得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想到大自然像母亲一样为她的孩子——万物生灵默默地奉献,是那样的宽容、博爱……
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感悟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点化。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营造一种空灵的艺术氛围,通过组织诵读、默读、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悟文品字,去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去领悟文之道,做人之道 。
四、感悟,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接轨
所谓感悟,首先是有所感。在深入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反复吟诵,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动用声音、录像、画面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综合作用,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逐步让学生的感官变得敏锐,情感变得丰富起来。比如学习《长江之歌》,学习课文之前,学生提出要听一听这首歌曲,于是音乐声在教室中响起,大家静静地聆听。听完后,我请学生讲讲感受。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再次聆听感受就更深了,带着深切的感悟,朗读起来也更有感情。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专题网站上欣赏各种图片,阅读一些资料。当学生看到那宏大的场面,看到那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兵俑和马俑而为之赞叹时,课文中的语言就是他们心中所想表达的感叹。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运用音、像、画等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甚至是在脑海里出现的“电影”,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的逻辑思维,变为展现在脑海的形象思维。而从这种形象思维再次回归到语言的时候,学生的感悟就是立体的,鲜活生动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我认为也是感悟教学的新境界。
五、活动,让感悟的空间拓展
我们经常只注意到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并不只局限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感悟力的好阵地。
我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或续讲课文中的故事。于是学生就需要在一起合作,细细地琢磨、探讨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在不断地交流与争论中达成一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碰撞、磨合、深化。再加上表演后的评点,学生对整个课文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感悟到的东西就更多,也更深。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咀嚼”,在咀嚼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更多的滋味,更浓的滋味。
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读书之道,在于读,在于悟。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只要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富有和灿烂,他们的人生也必将更加的厚重沉稳而又瑰丽灵动!
(江苏省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
一、积累,是感悟之根
感悟是一个吸收和建构的过程,它的广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学生个体语文的积累程度。因此,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是提高学生悟性的基础。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室中开办“小小图书馆”,中年级以童话书和故事书为主,高年级则是各类有益的书皆有,并且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除此之外,坚持“每日一成语、每周一首诗”的做法,让学生多读书。实践证明多读书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每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读书多是其共同的一点。只有在读书中,激发学生去多读、多想,深厚的积累才能使学生的感悟逐步走向开阔和深入。
二、感悟,必须以读与思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走进语言。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读书要用我们的心灵去读,那就要对文字细细地咀嚼,细细地思索。诵读是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我觉得,感悟应该是“到心灵”的阅读,如何到心灵,那就需要“思”。没有思考的过程,学生对文字何来理解?缺乏理解,学生如何能有所悟?静思默想是教学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课堂讲解、朗读、问答、议论都成了形式。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语言材料中,去拥抱、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悟出有个性的见解来,悟出有创造性的、多元的认识来。
三、感悟,需要引领启迪
自主感悟的确是课堂的主旋律,但不能一说要让学生自主感悟,就一切放给学生,让他们没有方向地天马行空地悟。教师是一个引领者,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堵塞、岔道的时候,要给予点拨启迪。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会催生学生的感悟并促进感悟深化。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一文时,对于“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母亲”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只是从表面来理解,一时思维出现了“短路”。于是我说:“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多少的爱呀!”一句话,使得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想到大自然像母亲一样为她的孩子——万物生灵默默地奉献,是那样的宽容、博爱……
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感悟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点化。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营造一种空灵的艺术氛围,通过组织诵读、默读、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悟文品字,去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去领悟文之道,做人之道 。
四、感悟,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接轨
所谓感悟,首先是有所感。在深入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反复吟诵,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动用声音、录像、画面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综合作用,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逐步让学生的感官变得敏锐,情感变得丰富起来。比如学习《长江之歌》,学习课文之前,学生提出要听一听这首歌曲,于是音乐声在教室中响起,大家静静地聆听。听完后,我请学生讲讲感受。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再次聆听感受就更深了,带着深切的感悟,朗读起来也更有感情。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专题网站上欣赏各种图片,阅读一些资料。当学生看到那宏大的场面,看到那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兵俑和马俑而为之赞叹时,课文中的语言就是他们心中所想表达的感叹。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运用音、像、画等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甚至是在脑海里出现的“电影”,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的逻辑思维,变为展现在脑海的形象思维。而从这种形象思维再次回归到语言的时候,学生的感悟就是立体的,鲜活生动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我认为也是感悟教学的新境界。
五、活动,让感悟的空间拓展
我们经常只注意到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并不只局限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感悟力的好阵地。
我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或续讲课文中的故事。于是学生就需要在一起合作,细细地琢磨、探讨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在不断地交流与争论中达成一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碰撞、磨合、深化。再加上表演后的评点,学生对整个课文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感悟到的东西就更多,也更深。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咀嚼”,在咀嚼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更多的滋味,更浓的滋味。
感悟,语文学习的灵魂!读书之道,在于读,在于悟。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只要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富有和灿烂,他们的人生也必将更加的厚重沉稳而又瑰丽灵动!
(江苏省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