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资源的论述
  1.概念
  目前,由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学术界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并没有标准的定义.
  2.特点
  (1)待开发性(即潜在性)
  课程资源是一种必须经过主观赋予意义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因素.即课程资源要想有开发的价值和效益是以含有课程潜能为前提的,因此人们在利用和开发实践中,经常选择具有容易开发且较大价值的资源.
  (2)不确定性
  课程资源涉及三个层面:物质、制度和精神.课程资源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存在形态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归属的不确定性.
  (3)动态性
  某个地区课程资源的客观存在形式和动态发展趋势是受该区域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生活水平、民族风俗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影响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和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子系统,主要体现在与社会资源系统、人的主观价值系统和开发条件等动态系统相适应,因此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可开发利用的形式.
  (4)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客觀状态”表现出多样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会在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都会认定各具独自特色的课程资源;由于学校情况不同、学生个体条件不同,因此他们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时也必然千差万别.
  课程资源的结果也表现有多样性.课程资源的主体表现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人经历、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势必会对课程资源的筛选和评价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3.课程资源的功能
  课程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三个方面.
  课程资源在国家课程层面的表现形式:以强化国家机器为目标,以国家和政府赖以建立的思想为前提,表明了课程资源的首要功能就是展现出国家建立的指导思想,这关系到了国家教育发展和国家课程的开发.
  课程资源在地方课程层面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形成了其本身所在地的独特性;二是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受大众对现代性的认识程度,及地方文化资源的被认知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因为地方资源具有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组织等方面的独特资源所决定的.
  课程资源在学校课程层面的表现形式:由于课程活动的舞台、课程资源的集中地就是在学校,因此学生的心智的发展状况、文化水平的程度、学习的习惯、各人的个性品质主要受教师经验、教材、学校设施、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二、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概况
  1.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伴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也在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中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有机化学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学科,不仅包含了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而且对提高公民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高中化学对于人们认识化学与自然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化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认识日常生活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开拓思维,增强动手实验能力等都具有很大作用.同时,它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
  2.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普通高中有机化学课程资源的总体分布情况是:生活水平较高的东南部比生活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好,人口聚集的城市比人口分散的农村好,人才集中的重点高中比普通高中好.
  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同一地区和学校,这种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就是由于人们不够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导致人们并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像素材性课程资源这些更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设上,而是都集中在条件性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上.
其他文献
去年在北京,一口气见了六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带给我一个不同的角度。突然发觉—从家庭的角度看文化,竟然别有洞天。这次重访首都所见到的家庭中,最能反映大文化的,是一个独生子家庭。儿子十三岁,是精神病院的住客,我问他说:你为什么发病?他答:因为我在家是个小皇帝,爸妈一切都依我。我问:这有什么不好?他说:我饭来张口,要买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但是没有能力应付外面的世界。这孩子目光迟钝,明显是受精神药物的影响
不只是王育琨极力推荐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胜洋楼)的案例,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春花也对德胜洋楼赞不绝口。“丰田管理大师河田信现在只研究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