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患者共88例,以随机标准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痊愈5例,痊愈率为11.4%,观察组痊愈12例,痊愈率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效果较好,界面固定稳定,融合率高,且不容易复发,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16-02
临床中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腰腿疼痛,虽然保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但是其复发率较高,为了获得长久的疗效,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要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要维持脊椎的稳定性,因此融合固定法成为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我院选择88例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患者分别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患者共88例,包括女性患者39例,男性患者49例,患者年龄在26-57岁,平均为(48.6±4.9)岁。椎间盘突出类型:创伤性42例,退行性44例。脊柱滑脱分级:I度70例,Ⅱ度12例,Ⅲ度6例。以随机标准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程度构成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②观察组选择手术治疗,步骤:持续硬膜外麻醉,行正中切口,将患者骶棘肌剥离,暴露棘突,并将之与椎板切除,充分暴露神经根,待触及台阶样滑移椎体,置入椎弓根钉复位,将患者硬脊膜推向健侧,将全部椎间盘摘除,去除上下椎板,同时置入休整后的骨块,在X光机下定位,确定位置合适后,进行止血冲洗,防止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并于1d后行下肢肌收缩练习,之后进行正常康复训练。
1.3 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痛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部分消失,仍有疼痛感,但是能正常工作;有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痛部分消失,虽然能勉强参加工作,但是腰部功能受限;无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未缓解或加重,不能正常参加工作,腰部功能受限严重,必须以镇痛药物维持[2]。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7.0,数据用率表示,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如存在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痊愈5例,痊愈率为11.4%,观察组痊愈12例,痊愈率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中腰椎病变是脊椎常见的病变之一,而其中椎间盘突出又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常合并脊椎滑脱,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神经根性疼痛的病理较复杂,临床中认为与神经根受压、炎性反应、局部微循环障碍等有关,腰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患者承受的疼痛较大,应早期给予正确的治疗[3]。
对于腰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有物理治疗、中药治疗等,虽然在短期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理想,復发率较高,因此临床中建议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8%,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说明了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效果好。但是要确保手术效果必须要注意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操作要熟练,术中尽量保留关节突,且注意不损伤患者神经根和硬膜囊。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效果较好,界面固定稳定,融合率高,且不容易复发,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义忠,何强,文华军,刘宝平,李铁军,范先东,王锋宝.融合与非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并椎间盘突出[J].山东医药,2010,50(52):94-95.
[2] 魏劲松.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1):4204-4205.
[3] 周明敏.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46-47.
【关键词】 手术;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16-02
临床中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腰腿疼痛,虽然保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但是其复发率较高,为了获得长久的疗效,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要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要维持脊椎的稳定性,因此融合固定法成为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我院选择88例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患者分别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患者共88例,包括女性患者39例,男性患者49例,患者年龄在26-57岁,平均为(48.6±4.9)岁。椎间盘突出类型:创伤性42例,退行性44例。脊柱滑脱分级:I度70例,Ⅱ度12例,Ⅲ度6例。以随机标准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程度构成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②观察组选择手术治疗,步骤:持续硬膜外麻醉,行正中切口,将患者骶棘肌剥离,暴露棘突,并将之与椎板切除,充分暴露神经根,待触及台阶样滑移椎体,置入椎弓根钉复位,将患者硬脊膜推向健侧,将全部椎间盘摘除,去除上下椎板,同时置入休整后的骨块,在X光机下定位,确定位置合适后,进行止血冲洗,防止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并于1d后行下肢肌收缩练习,之后进行正常康复训练。
1.3 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痛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部分消失,仍有疼痛感,但是能正常工作;有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痛部分消失,虽然能勉强参加工作,但是腰部功能受限;无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疼未缓解或加重,不能正常参加工作,腰部功能受限严重,必须以镇痛药物维持[2]。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7.0,数据用率表示,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如存在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痊愈5例,痊愈率为11.4%,观察组痊愈12例,痊愈率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中腰椎病变是脊椎常见的病变之一,而其中椎间盘突出又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常合并脊椎滑脱,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神经根性疼痛的病理较复杂,临床中认为与神经根受压、炎性反应、局部微循环障碍等有关,腰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患者承受的疼痛较大,应早期给予正确的治疗[3]。
对于腰椎间盘合并脊椎滑脱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有物理治疗、中药治疗等,虽然在短期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理想,復发率较高,因此临床中建议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8%,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说明了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效果好。但是要确保手术效果必须要注意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操作要熟练,术中尽量保留关节突,且注意不损伤患者神经根和硬膜囊。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效果较好,界面固定稳定,融合率高,且不容易复发,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义忠,何强,文华军,刘宝平,李铁军,范先东,王锋宝.融合与非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并椎间盘突出[J].山东医药,2010,50(52):94-95.
[2] 魏劲松.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1):4204-4205.
[3] 周明敏.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