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我国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探讨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 土建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22-02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will base on the problem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o develop a ki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alent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Local colleg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一、前 言
  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也为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成为时代的课题。我国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长期以来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知识面窄,缺乏参与现代工程建设所必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素质;二是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三是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难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沿袭过去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地方高校,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培养目标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二、普通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目前,全国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有400多所,在校生规模达20余万人。从办学层次来看可分为三类:教育部所属综合类高校、地方所属建筑类高校和地方所属非建筑类高校。显然,不同类型高校的土建类专业,由于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科实力、生源质量等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势必会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及专业内涵,也应有不同专业定位及办学特色。从设计院、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等用人单位来看,根据企业规模、服务市场的不同,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因此,确立普通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首先是要以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然后进行深入的调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优势,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对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形成教学特色、科研特色、管理特色和服务特色。这样才能在招生和就业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确保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作为一所西部地方院校,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和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1.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
  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行业性和应用性强、社会性和需求性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以行业为本,面向行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意识。经过多次的研讨,“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知识以基础为本,能力以应用为上,素质以综合为要”的教改理念脱颖而出,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工程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的构成
  我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由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等四个课程平台构成,同一课程平台由若干个课程模块(课群)构成。
  第一平台:公共课平台。开设这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第二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面向土建类专业开设的基础性、先导性课程。
  第三平台:专业平台课程是指专业大类或专业层次的平台课程,是作为形成专业大类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课程。
  第四平台: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是专业层次的课程,旨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形成具有一定专门化的专业方向。设置的专业方向应不少于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灵活设置,以选修课为主。
  3.课程体系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个性、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各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为提高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要参照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这个指导性的文件,应充分考虑我院所处的地域和学科优势,以此确定专业方向。
  (1)优化课程体系
  为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通过“精简、整合、增加”来优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在“必须、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精简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对课程进行重组,合理配置;设置专业关键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体现工程技术教育特点;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比例,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使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自身规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根据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层次由低到高的培养规律,构建了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五模块,形成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满足验证、综合、创新的功能。对各实习环节要精心安排,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校还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对土建类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做出了人才需求状况的总结和预测,结合我校师资状况,开设了技能训练课程,如建筑CAD、PKPM设计软件、监理通2004、广联达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类的P3、PROJECT软件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重点是在理论课堂教学课时减少、但不降低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围绕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适应土建类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改进教学方法,广泛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调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提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指导教学设计,以增强工程技术教育的针对性。
  五、结 语
  探索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对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突出工程能力培养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制定与实施了基础与专长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规范训练与创新意识同步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培养计划的各环节之中,实现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术性向应用型的转变,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0
  2 柳炳康.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7~40
  3 杨晓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高等建筑教育,2005(4):28~30
  4 王兴国、苏幼坡、徐建新.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5~28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从全世界的水平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还较为落后.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进
【摘 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下的高等教育,是提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还是强调开展知识产权法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问题,应该引起高等教育界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高校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进行探讨,试图分析知识产权专业不同于知识产权法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知识产权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
建筑设计中,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建筑的特点和风格点缀的更加强烈,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非常活跃的因素.建筑色彩能够作为一个城市的特色,体现一个城市的特性和文
现代化背景下,数控机床凭借自身精度高、效率高等优势,逐步取代了普通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为小批量产品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数控机床在运行中,其中伺服系统作为执行机构,
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体现着上海的综合实力,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展示着上海的内在魅力.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事业,F1方程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迪士尼项
【摘 要】从工作实践出发,系统的分析了当前期刊在初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的提出了提高编辑初审工作的八个切入点。  【关键词】初审 编辑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18-02     三审制中各个审级的职责、任务各有差异。在一般的学术性期刊中也执行的是“三审一定制”,初审是三审制的基础,编辑初审是指编辑人员对分管专业或学
【摘要】绿色、健康、无污染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尽管媒体也在大力的宣传绿色环保,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下很多建筑企业仅谋取环保的名义却不进行绿色环保的实际设计,只是将绿色环保当做一个噱头,以来谋取利益,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行业的进步,更不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当前现代化社会,国家和政府着力加强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建筑结构可靠性是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要对结构科学性、持久性和安全性进行考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建筑安全性的提高。本文对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  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安全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汽车修理当中兴起了绿色维修技术.绿色维修技术主要是指采用清洁绿色的方式对汽车进行维修.采用绿色维修技术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降低能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在全党集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旨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然而,在开展"不忘初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