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何以未能有效变革教育的框架分析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刚刚出现时,人们就说教育要发生革命了,但几十年过去了,教育革命也没有发生。为了回答信息技术能否变革教育,何以变革教育,为什么技术变革教育的进展如此缓慢等问题,笔者提出一个信息技术何以变革教育的解释框架,并对教育变革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技术改革教育的“社会变革中介论”:技术变革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发挥“社会变革”在技术改革教育过程中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最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社会变革; 教育变革; 社会变革中介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奕标(1966—),男,广东化州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gdewyb@126.com。
  
   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最显著、最活跃的变革要素,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所以要这样强调,是因为在认识层面,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实践层面,技术对于教育变革与发展中的意义并未凸显;在理论层面,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
   域遭遇的尴尬与质疑
   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在教育界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当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时,人们往往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最后都以失望而告终。20世纪20至50年代,流行视听教育,人们试图将幻灯技术和电影技术引入课堂,取代粉笔和黑板,结果没有成功。到了5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广播电视教育,宣称学生可以在家里坐在电视机前通过看电视完成学业,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取代传统的学校和课堂,但直到现在,学校和课堂仍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从80年代开始,电脑逐步地进入课堂,90年代出现互联网,也有人憧憬用互联网和电脑取代学校、取代课堂,结果没有成功。近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大动作”之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终没有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终于趋于沉静,出现了“高原期”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人们开始质疑:虽然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确实在教育中扮演着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角色,但问题在于技术能变革教育吗?为什么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会面临如此的尴尬?技术在教育变革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主要的观点有:教育中的技术乐观论、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价值中性论(技术工具论),但它们似乎都不能够全面阐释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中的技术乐观论对技术应用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新技术能够使处于挣扎状态的教育“脱离苦海”,能够解决目前教育领域中的痼疾,甚至所有问题,直至导致教育的全方位变革。[1]但缺乏对技术变革教育的有力论证。教育中的技术悲观论则相反,对技术应用持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作用微乎其微,几乎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极大地夸大了教育传统对技术的制约作用,与现实明显不符。中性论者则认为,技术只是工具,本身不负荷价值,没有“好坏”、“善恶”之别,其价值体现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用得好则起促进作用,用不好则反之,关键在于恰当合理地使用。[2]这种观点将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好坏,归因于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意愿的强弱。事实上,教师的能力和意识并不是决定应用效果的本质因素。这种观点也不能满意地解释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和技术未能变革教育的真正原因。
  二、信息技术何以变革教育的框架分析
   技术乐观论、技术悲观论和技术工具论都不能满意地解释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因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仅仅是“技术能为教育做什么”,而没有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放在社会系统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为了解释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回答信息技术能否变革教育体系,何以变革教育,当前为什么技术变革教育的进展如此缓慢等问题,笔者提出一个信息技术何以变革教育的解释框架,如图1。在此基础上对几个问题作出一种新的解释。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否实现教育的变革?
   人们一度相信:在任何条件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总能推动教育的变革。因此,关于人类教育的“四次革命论”非常流行,长期被作为经典并予以引用,来佐证信息技术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但这一假设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只要我们深入地考察几次教育革命的起因,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革命起了支持作用,但技术并不是教育革命发生的首要原因。例如,虽然文字的产生促进了学校的萌芽,但学校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其次奴隶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有官员从事管理政权的活动,需要武士为保卫政权而战斗,还需要一批掌握知识的人从事各种精神、文化的活动。这些人都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从而产生了进行学校教育的需要。又如,造纸术、印刷术和教科书为实施资本主义大众化的公共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但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是产生公共教育首要的原因。实施公共教育,首先是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具有初步的文化以便接受一定的技术教育;其次是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实施公共教育;第三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系统的班级教学理论的发展为普及公共教育作了准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产生教育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息技术起了推动作用,但不是首要的原因。因此,信息技术不是产生教育革命的充分条件和理由。换言之,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教学过程)并不能引发教育的变革。
   (二)信息技术能否引发教育变革?是如何引发教育变革的?
   既然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能推动教育的革命,那么,是否可以由此推导出信息技术不能推动教育变革的结论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科学论断呢?在下文中,笔者将要用图1所示的“信息技术何以变革教育的解释框架”为工具,解释信息技术何以推动教育变革以及迄今为止信息技术何以未能引起教育变革的原因。
   与前面谈到的印刷术等技术不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以不同的方式正在影响和改变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的教育(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种影响显而易见,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认为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和手段,能带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的改变。这种影响方式是直接的。但实际上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影响力是很小的,几乎不能触动教育巨人的神经。还有一种方式,几乎不被关注,但这种方式比较隐蔽,但潜力巨大,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教育不变革和主动适应,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以社会变革作为中介和桥梁,因此,我们称之为间接方式: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从而引起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这种社会变革向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些新要求和新挑战包括许多方面,但集中体现为教育以为人们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为本),学校教育为迎接挑战,必然要对自身进行深刻的变革,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革,实现由“工业化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这一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以信息技术引起社会变革为前提和基础;二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但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带有根本性的,是引发教育变革的主要路径。这就意味着我们考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要跳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技术”的框架,从社会信息化的高度来审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可能导致教育信息化,只有社会信息化才会导致教育信息化。
   (三)既然坚信信息技术能引发教育变革,但为何变革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
   正如上文所言,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核心是一个间接的影响过程。虽然已经没有人能够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但我们毕竟仍然处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并存的世界里,新的技术、新的思维和旧的习惯、旧的势力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由于受到国家教育政策、体制、经费、人的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教育系统对社会的变革要求响应十分缓慢,导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时滞”现象,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14、15世纪人类就发明了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但印刷的教科书直到18世纪末才真正在学校教育中普遍使用。这说明技术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各种可能,但某一个社会阶段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并不完全由技术决定,而是由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决定;技术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从可能转变为现实,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只关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间接影响,对推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重视和投入不足。图1中粗线箭头表示技术间接影响教育的过程比技术直接影响教育的过程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力。虚线箭头表示,虽然技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卓有成效,整个社会基本进入信息社会(各个领域几乎都信息化了),信息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但教育系统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
   (四)人们尝试让信息技术强行介入学校教育过程,结果是信息技术仍然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原因何在?
   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是有条件的。这一假设,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人们尝试让信息技术强行介入学校教育过程,结果是信息技术仍然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原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必须具备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传统教育技术无法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即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必要性;二是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关系上,信息技术比传统教育技术更有优势,具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人类教育史上经历了四次重要的教育革命,每一次都与教学技术的应用有关,但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不是因为技术如何先进,而是因为存在技术应用的需要和环境。例如工业革命发展了技术,引起生产的巨大发展、人口的集中和都市化,人们希望学校也能像工厂一样大量培养新一代的生产者和劳动者,因此,班级教学技术和组织形式,因为效率高而得到普遍应用。再例如,虽然视听教育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入美国社会,但发展非常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军队输送大批合格士兵,为工厂输送大批合格的工人,使用视听教育技术进行培训,结果取得了令人惊讶和激动的成效:在战争初期的半年时间里,美国就把120万几乎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平民训练成合格的士兵,把数百万男女训练成合格的工人。“空前迫切的需要、充足的经费、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发达的技术、针对性极强的目的、强制性的训练、一体化的领导,这些都通过战争这个无情的机器而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一结合,使教育技术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机会。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北京等地开设“空中课堂”、网上在线教学和广播教育,在数以万计的学生不能到学校上学的非常时期,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继续维护国民教育的运行,说明当时的环境和需要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备了适宜的条件。现在的学校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教育形式,依靠的是一套“反复训练、反复记忆”的方法和“粉笔+黑板+课本+练习本”的工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度很高的固化的教育系统,外力的冲击难以打破它的平衡,信息技术难以“插足”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而学校和教师应用技术进行教学的热情并不高”的根本原因。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有一些教师认为,没有信息技术照样可以开展教育活动。所幸的是,由于新技术的冲击,人类已逐步进入技术化的信息社会。由于社会的变迁,人类已经不能满足于“拥有知识”,教育也不可能满足于“传递知识”。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性网络社会,要努力成为全球性网络社会中积极的、有创造力的、有知识、有道德的参与者。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善于利用信息、工具、技术进行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优秀人才。显然而易见,信息技术在其中会“大显身手”。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能导致教育革命,教育革命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另有原因;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不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技术,而是因为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导致社会的深刻变革,这种社会变革迫使教育进行变革;目前教育变革未能发生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育系统还没有对变革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反应;信息技术未能在教育领域得到有效应用的原因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不需要信息技术。因此,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意义不在于教育的信息技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环境或手段的升级换代),而在于教育的信息社会化(推动教育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并通过教育的信息社会化,缔造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因为只有后者才能涉及教育的本质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受到极端片面的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过去20年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主要放在前者,而忽视对教育的信息社会化的关注和研究,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种种异化现象和效益不高、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进展缓慢的问题。
  三、“社会变革中介论”与
   技术变革教育的出路
   为诠释技术变革教育的机制,笔者提出“社会变革中介论”的观点——技术与教育之间经过“社会变革”的中介作用建立联系,发挥相互作用并促进教育的变革(如图1)。依据“社会变革中介论”,超越技术变革教育的“高原期”现象,寻找技术变革教育的出路。
   从理论上讲,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契机。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真实情景,可以帮助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平等,改变教师的角色,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因此,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从现实来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已走过了好多年,虽然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并不乐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未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整合出现停滞而进入“高原期”。[4]为了避免或者控制技术在教育应用中所产生的异化,李学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能存在偏离教育目的的技术应用;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服务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师与学生进行互补,而并非简单的替代作用;教育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在每一种技术引入教学之前,有必要进行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元素纳入技术引入的考虑范围。[5]但根据以上分析,决定技术能否变革教育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否成为社会变革的革命性因素,社会变革能否促进教育的变革。人类从工业步入信息社会的事实,使前者得到了确认,余下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处理好社会变革与教育的关系,发挥“社会变革”在技术变革教育过程中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变革,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工业化教育被信息化教育所代替。信息化教育与工业化教育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技术,而在于:工业化教育反映的是工业化时代的本质,即“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生产和造就工业化所需的大量人才;信息化教育则是自主性、选择性和个性化的,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生命成长为目的。社会在技术的激发作用下发生了变革,如果教育没有相应地发生变革,人们就会出于对现行教育状况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育变革之路。我们说教育信息化要建设与应用并重,过去十年以建设为中心,今后十年以应用为中心,所谓“应用”就是要解决当下教育实际问题。关键是,这个“教育实际问题”是什么?显然,它就是如何适应社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方式,促进人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于:如何借助社会变革的促进作用,推进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而不仅仅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对教育的双重影响,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左轮和右轮。将两种力量结合起来,使其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是促进技术在教育中有效应用和创新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 肖月宁.信息技术能否改革教育——正确认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期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0):15~17.
  [2]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5.
  [3] 张诗亚,周谊.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6 .
  [4] 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5~7.
  [5] 李学孺. 技术哲学视野下技术的教育应用理论反思[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c3c380100g7t4.html,2011-07-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Matlab环境下,通过构造sVM,建立地震序列特征参数与序列类型之间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对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分类预测。依据我国1970年以来的Ms≥5.0地震序列资料,使用sVM对震后1、2、3、5、7天5个时间尺度的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预测,识别效果较好,处理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地震序列;SVM;统计模式识别;序列类型;早期预测
期刊
[摘要]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组分复杂、水质变化大等特点,且染料中的有毒成分如硝基化合物和胺基化合物等具有很大的生物毒性,可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法处理此类废水,但由于大部分染料的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法仅可对染料起吸附作用而不是降解作用,并且染料中Cu、Cr等重金属还会是微生物中毒而失去活性,因此该法处理效果差。而光催化氧化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方法,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果
期刊
[摘要]地面磁法勘测技术在寻找地下铁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勘测方法。地面磁法是根据自然界中各种岩石和矿石所产生的不同磁场出现的磁异常来确定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测仪器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所采集到的数据越来越精确,地面磁法在地质勘探方面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磁法 勘查铁矿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通过对芦山7.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附近地壳水平变形的动态变化分析,认为汶川8.0级地震对芦山7.0级地震具有促进作用,芦山地震震前存在明显的中长期地壳水平形变孕震背景。并利用有限断层面解,借助球面位错模型,计算了芦山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对比震中附近GPS基准站SCTQ高频观测资料处理结果,认为芦山地震同震影响范围较小。  关键词:芦山地震;汶川地震;地壳水平变形;同震响应  中图分类号:P3
期刊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高台地震台JCZ-1超宽频地震计LP通道垂直分量记录进行分析,提取了固体潮汐信息,并与PET重力仪观测数据及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提取的固体潮汐信息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JCZ-1地震计LP通道垂直分量信号记录到了明显的固体潮汐信息,通过FFT频谱分析提取到了清晰的日波、半日波振幅谱,而1/3波振幅谱反应不明显,该结果与同台的PET重力观测数据及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所求得的结果相一致。  
期刊
摘要:以CNEM08-I型电扰动仪原有的采集方法、计算方法为基础,保留其数据采集模块原有的工作模式,对其工控机内部软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工作更为稳定、数据完整率得到大幅提高,仪器通讯符合中国地震局“十五”前兆通信规程。  关键词:CNEM08-I型电扰动仪;“十五”数据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0)04-0371-05  0
期刊
摘要:对新沂地震台地电场与地磁场H分量、连云港地震台体应变进行日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沂台地电场变化受地磁场、固体潮变化的共同作用,其中地电场NS向的变化比地磁场H分量的变化略微滞后,同时夹杂固体潮的作用,其日变形态以双峰单谷为主,还存在双峰双谷、近似三峰三谷形态。EW向日变形态变化与固体潮的变化形态相似,基本都为双峰双谷形态。此外,地电场还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最后讨论了新沂台地电场变化可能
期刊
摘要:在对S波观测记录位移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校正的基础上,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估算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335次ML2.0~5.3地震的应力降,分析了应力降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Δσ≥10.0 MPa的高应力降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的东川、巧家及其以北地区和元谋、武定一带。小江断裂带北段、中段、南段Δσ≥10.0 MPa的地震所占比例分别为10.2%、10.9%
期刊
[摘 要] 网络调查分为网上定量研究和网上定性研究两种。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使得网上定量研究具有先天的不足。网络调查从定量向定性的转向,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种转向并不是要将定量研究从网络调查中排除出去,而是要表明,基于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定性视角下的网络调查理应在所有的网络调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互联网的未来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网络调查的应用。   [关键词] 网络调查; 定量研究; 定性研
期刊
[摘 要] 网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够理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在关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构建起具有9个潜在变量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USEBM),来自5所高校的372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整体拟合度较好。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四点结论:(1)理性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