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技术的发展历程

来源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管切开技术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3500余年前,历经早期气管切开术、标准气管切开术和经皮气管切开术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使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和器械朝着微创化方向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可能。经皮气管切开术已在我国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至今仍是安全、有效、主流的气管切开方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受到极大关注.这一概念自1996年被美国著名精神科专家Petersen正式命名,后被公认为是痴呆的前期状态[1-2],是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EH患者15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EH组73例和合并冠心病组86
对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护骨素水平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胶原交联C端肽的变化,以及第2~4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的骨密
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过敏的高危人群为婴幼儿及儿童.消化道是食物过敏的主要效应器官,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需要依靠详细
目的 描述北京地区35家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工作现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地区35家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使用自制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母婴同室病房护理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致胃肠功能紊乱和排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84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损伤部位,脊髓损
随着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研究的广泛深人,已经认识到离子通道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型钙通道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心房颤动电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间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区,共7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体重分为500-1000g、1
树突状细胞(DCs)是最强有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同时在免疫耐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DCs的免疫耐受特性从而达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是免疫学领域的关注热点.
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是机体介导铁代谢的重要蛋白质分子,在铁的运输、转化和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转铁蛋白受体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转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