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行业最近异常惹人注目。4G愿景的序幕刚刚揭开,虚拟运营商的蛋糕再一次让市场沸腾起来。
2013年12月2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11家民营公司发放了虚拟运营商牌照,他们将成为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运营试点。
根据工信部解释,这些公司无须自建基础硬件设施,可以向三大运营商购买移动通信服务,然后重新打包,再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体系销售给用户。这意味着用户今后将可以享受直接来自众多虚拟运营商的各项电信服务。
近乎垄断的数千亿市场初开闸,闻到血腥味的许多公司开始虎视眈眈,誓要抓住这次机会。
当好运营商的“保姆”
民间资本和互联网思维将“重塑”电信行业?
尽管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重组,但中国的电信行业仍被视作具有垄断性质。如今,工信部试图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来改善这个局面。
国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预计,三大运营商在两年后会为此献出0.5%—1%的市场份额,届时市场规模将达到62.5亿—125亿元之间。
此前,工信部已核发“170”号段作为虚拟运营商的专属号段,并针对首批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的11家企业核定了准入城市。首批名单中零售类、渠道类公司和具备运营经验的电信增值提供商成为了首选。2014年1月中旬,据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目前也确定了合作伙伴,进入合同签署阶段,预计第二批虚拟运营商牌照也将很快发出,苏宁、国美、鹏博士等热门企业均在其列。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告诉《英才》记者:“对于争食者而言,虚拟运营商的诱惑不可谓不大:一边是巨大的看得到的市场潜力,另一边可能成为原有业务构架的新爆点,一旦能借助虚拟运营商的身份将原有的业务构架与品牌完美整合,无异于抢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
而对于运营商来说,除了电信改革大背景的压力,其实这不乏一次自我革新的过程——在OTT(比如腾讯)的冲击下,运营商亟需开放部分资源去建造一条全新的生态链。
在这个模式中,通过虚拟运营商的介入,运营商完全可以趁机重新整理渠道,把效率不高的部分“外包”给虚拟运营商。比如迪信通可以解决社区营业厅的问题,而京东则可以理顺电子商务的渠道;此外,新业务类型的拓展也将得以进行,此前一些利润不高、用户群体相对偏少的业务在虚拟运营商眼中,依然足够诱人。
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虚拟运营商很难从根本上冲击到传统运营商的地位——虚拟运营商毕竟是租赁基础运营商的服务,自身并不具备筹备物理网络资质和能力,这就决定了在三大基础运营商面前,他们其实没有多少话语权。或许更像是早年间的SP业务一样,成为一个服务模式的良好补充。
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非常谦卑地把自己当成运营商的“保姆”,刘东海表示:“不需要运营商‘动手’的业务,就让我们来做,给开工资就行。”
咨询机构Nereo的统计也指出,欧洲较开放的电信市场这一块的份额可以达到15%以上,但大部分国家都不超过5%。而在拥有12家虚拟运营商的香港,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6%。
免费模式很难吃得开
不过,政策开闸只是开始,虚拟运营商如何将这副牌打好,仍需在各方面做好准备。
一位资深电信分析师向《英才》记者分析:“移动转售业务正式开闸的最大意义,不是马上要改变和颠覆什么,而是给整个电信服务产业链提供了最大可能性的土壤,具体长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仍要看实际运营情况”。
现阶段虚拟运营商最大的成本来自于服务的批发定价。早前,外界一直希望运营商能给出4折的优惠“批发价”,但最后协议中,一个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6—7折。这个成本意味着至少在早期,虚拟运营商的服务并不会是一个“颠覆价”,互联网领域常用的免费模式也很难吃得开。
在Nereo的统计中,国外的移动虚拟运营商通常需要4-6年才能收回投资,运营3-5年才能盈利。这也意味着,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是切入市场的重中之重。
结合国外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对《英才》记者分析称:“有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进行创新,比如根据年轻用户的特点,提供特色的手机铃声、壁纸、游戏等。另一方面,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结合,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京东商城副董事长赵国庆告诉《英才》记者:“京东将围绕当前的1.4亿用户,对基础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服务进行重新包装,打造自己的话音、短信、彩信、移动数据包等电信业务服务。”
此外,尽管各家企业在各个领域均拥有一定积累和布局,但综合电信行业运营经验仍然匮乏。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副经理宁宇谈及参与虚拟运营商谈判时说:“无论运营商提出什么条款虚拟运营商都答应,态度极其客气。但是具体怎么做,干货不足,可见虚拟运营商对于如何运营明显专业不足。”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很多公司开始向运营商高价“挖人”,如此前中国联通传出市场营销部正副总经理陆续离职,1月初再次爆出副总经理李刚离职加盟虚拟运营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从2012年末开始,电信市场的竞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信等OTT服务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把电信业的竞争带到了更高层面。如果动作不够快,虚拟运营商也许会被OTT服务商直接吞掉。
2013年12月2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11家民营公司发放了虚拟运营商牌照,他们将成为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运营试点。
根据工信部解释,这些公司无须自建基础硬件设施,可以向三大运营商购买移动通信服务,然后重新打包,再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体系销售给用户。这意味着用户今后将可以享受直接来自众多虚拟运营商的各项电信服务。
近乎垄断的数千亿市场初开闸,闻到血腥味的许多公司开始虎视眈眈,誓要抓住这次机会。
当好运营商的“保姆”
民间资本和互联网思维将“重塑”电信行业?
尽管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重组,但中国的电信行业仍被视作具有垄断性质。如今,工信部试图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来改善这个局面。
国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预计,三大运营商在两年后会为此献出0.5%—1%的市场份额,届时市场规模将达到62.5亿—125亿元之间。
此前,工信部已核发“170”号段作为虚拟运营商的专属号段,并针对首批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的11家企业核定了准入城市。首批名单中零售类、渠道类公司和具备运营经验的电信增值提供商成为了首选。2014年1月中旬,据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目前也确定了合作伙伴,进入合同签署阶段,预计第二批虚拟运营商牌照也将很快发出,苏宁、国美、鹏博士等热门企业均在其列。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告诉《英才》记者:“对于争食者而言,虚拟运营商的诱惑不可谓不大:一边是巨大的看得到的市场潜力,另一边可能成为原有业务构架的新爆点,一旦能借助虚拟运营商的身份将原有的业务构架与品牌完美整合,无异于抢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
而对于运营商来说,除了电信改革大背景的压力,其实这不乏一次自我革新的过程——在OTT(比如腾讯)的冲击下,运营商亟需开放部分资源去建造一条全新的生态链。
在这个模式中,通过虚拟运营商的介入,运营商完全可以趁机重新整理渠道,把效率不高的部分“外包”给虚拟运营商。比如迪信通可以解决社区营业厅的问题,而京东则可以理顺电子商务的渠道;此外,新业务类型的拓展也将得以进行,此前一些利润不高、用户群体相对偏少的业务在虚拟运营商眼中,依然足够诱人。
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虚拟运营商很难从根本上冲击到传统运营商的地位——虚拟运营商毕竟是租赁基础运营商的服务,自身并不具备筹备物理网络资质和能力,这就决定了在三大基础运营商面前,他们其实没有多少话语权。或许更像是早年间的SP业务一样,成为一个服务模式的良好补充。
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非常谦卑地把自己当成运营商的“保姆”,刘东海表示:“不需要运营商‘动手’的业务,就让我们来做,给开工资就行。”
咨询机构Nereo的统计也指出,欧洲较开放的电信市场这一块的份额可以达到15%以上,但大部分国家都不超过5%。而在拥有12家虚拟运营商的香港,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6%。
免费模式很难吃得开
不过,政策开闸只是开始,虚拟运营商如何将这副牌打好,仍需在各方面做好准备。
一位资深电信分析师向《英才》记者分析:“移动转售业务正式开闸的最大意义,不是马上要改变和颠覆什么,而是给整个电信服务产业链提供了最大可能性的土壤,具体长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仍要看实际运营情况”。
现阶段虚拟运营商最大的成本来自于服务的批发定价。早前,外界一直希望运营商能给出4折的优惠“批发价”,但最后协议中,一个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6—7折。这个成本意味着至少在早期,虚拟运营商的服务并不会是一个“颠覆价”,互联网领域常用的免费模式也很难吃得开。
在Nereo的统计中,国外的移动虚拟运营商通常需要4-6年才能收回投资,运营3-5年才能盈利。这也意味着,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是切入市场的重中之重。
结合国外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对《英才》记者分析称:“有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进行创新,比如根据年轻用户的特点,提供特色的手机铃声、壁纸、游戏等。另一方面,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结合,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京东商城副董事长赵国庆告诉《英才》记者:“京东将围绕当前的1.4亿用户,对基础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服务进行重新包装,打造自己的话音、短信、彩信、移动数据包等电信业务服务。”
此外,尽管各家企业在各个领域均拥有一定积累和布局,但综合电信行业运营经验仍然匮乏。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副经理宁宇谈及参与虚拟运营商谈判时说:“无论运营商提出什么条款虚拟运营商都答应,态度极其客气。但是具体怎么做,干货不足,可见虚拟运营商对于如何运营明显专业不足。”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很多公司开始向运营商高价“挖人”,如此前中国联通传出市场营销部正副总经理陆续离职,1月初再次爆出副总经理李刚离职加盟虚拟运营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从2012年末开始,电信市场的竞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信等OTT服务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把电信业的竞争带到了更高层面。如果动作不够快,虚拟运营商也许会被OTT服务商直接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