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作品的主题特征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散文、小说以及儿童作品,题材相当广泛且佳作频出,同时还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她虽生逢乱世,但并没有执着于对宏大叙事的迷恋。她的笔下多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琐事以及人间最基本的伦理和情感,给人一种冲淡平和的审美享受。纵观她的创作生涯,虽然题材广泛,但可以概括出几大创作主题。可以说,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围绕这几个主题进行的。
  关键词:林海音 女性 童年
  林海音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吸引人的不仅是她的作品,还有她传奇的身世和经历。林海音祖籍广东蕉岭,出生在日本的大阪,她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后因日本侵略中国,她的父亲满怀一腔赤城的爱国之情,回到台湾短暂停留两年,后又因为日本扩张势力的魔爪又伸向了台湾,她们一家难以忍受这种屈辱与日本的残暴统治,于1923年举家迁往北京,定居北京城南,1948年又回到台湾。她在北京生活了25年,可以说,这段时间包括了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整个成长阶段都是在北京度过的。纵观林海音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写作体裁相当广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儿童文学、小说,并且留下许多精品,无论是高度还是广度,都是令人赞叹的,除此之外,她还翻译了大量国外的作品。在林海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并不执着于对宏大历史的叙述与评价,并没有对她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进行评述和反思,她笔下的意象、事物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以及人间最基本的伦理和情感,给人一种冲淡平和的感觉。但是这种淡雅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絮語,而是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才华和情思。虽然林海音的创作涉猎广泛,但还是围绕几个主题进行的。本文将着重讨论林海音创作的几个主题。
  林海音的作品涉及到的题材很广泛,但主要可以概括为对故乡的怀念、对理想感情的追求和对童年时光的追忆三大主题。
  一、对故乡的怀念
  林海音一生的足迹可以用漂泊来形容,她出生于日本,两岁的时候又去台湾,后来又在北京度过了她的青春岁月,最后又回到了台湾。可以说,正是她的这种生平遭际,赋予了她敏感的情绪,正是在这种漂泊不定的路途中,使得她对故乡产生了难分难舍的情感。漂泊的一生正是她怀乡的一生,故乡在她的作品中像是一个始终难以抵达的终点,所以她的作品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一种悲剧气质,但这种气质并不是充满抱怨和愤懑的,作家用轻灵的笔触和柔软的心怀将戾气化解,流淌出一行行优美的文字。可以说,林海音的怀乡之情是温暖的,平和的,哀而不伤的。
  二、对理想情感的追求
  林海音的作品还充满了对理想感情的追求。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性别色彩,以女性的视角为本位,透视当时男女之间感情的时代特征,概括了男女感情关系的普遍状况。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百姓得到了空前的个性解放,在那个旧制度崩坏、新制度建立的动荡岁月,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还有许多女性在观念上滞后于时代精神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将自己拘囿于陈旧的婚恋观,仍然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林海音的作品中对这两种女性都有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在婚恋问题上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与此同时,她还进行了纵向剖析,从阶层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描写了各阶层女性的不同精神面貌。对于“围城”之内的女性,像她作品《烛》中的许大奶奶、《城南旧事》中的宋妈等人,她给以无限的悲悯和同情;对于敢于对现实说“不”的那些具有新思想的女性,林海音的态度是肯定和鼓励的,像《春风》中的静文,《晓云》中的晓云,在她的笔下,可能这些新时代的女性在恋爱婚姻上结局不一定幸福,但是她们毕竟冲破了旧时代的价值观,打破了封建礼教的藩篱。林海音借这些新女性的口,喊出了女性独立解放的时代最强音,肯定了她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追求的态度,这是对时代精神的肯定,对个性解放和独立人格的褒扬。
  三、对童年时光的追忆
  在林海音的作品中,着墨最多、分量最重的要属她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了。她最有名、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城南旧事》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林海音在五岁的时候举家迁往北京,定居于北京南城,并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六年的光阴。可以说,林海音的整个成长经历就发生在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哺育了她,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成为她最重要的创作源泉。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有她快乐的童年,她曾经说:“我漫写北京,是为了表现我多么思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稿子上,苦思的心情就好些。”在《城南旧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对老北京细致入微的观察,那里的一砖一瓦,一人一事,婚丧嫁娶,街谈巷议都映照在她的眼中,这种细微体现出的是她对北京浓浓的眷恋。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很容易就把我们带回到当时的北京城,很容易就会被她笔下的人物命运牵动情思。这是因为,她在描写北京的时候采用一种儿童的视角,仿佛她在笔下,将自己的童年又重新走了一遍。
  作者简介:周国良,男,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我在蝉声中睡去  又被蝉鸣惊醒  披衣坐起  揉揉眼睛  呆呆地听着  窗外传来的  一阵阵  一声声  时远时近  时疏时密  时重时轻  天地精灵的吟咏  我听得入了迷  竟突發奇想  意欲问蝉  你也有情感  也有思维  也有喜怒哀乐吗  蝉们没有回答  只回报我一阵更响的长鸣  噢  我明白了  这是一个无需提出的问题  答案本来就十分肯定  如若不然  被囚禁的骆宾王何以有  西陆蝉声唱
期刊
四月,这是一个明媚的季节,而北方春的足音却在途中流连,那料峭的寒意让春的脚步仿佛比往年迟缓了许多。  在我接到“吉林边防建设巡礼”通知的这一刻,霎时,我的心仿佛被一缕春的暖意所包围。“走边防”可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夙愿,今天如此幸运地降临在我的身上,怎能不欣喜!  那些年,爱人在呼伦贝尔边防戍边,20多年的光阴里,我也一直跟随着爱人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呼伦贝尔的边防线。现在爱人已经转业多年,我们
期刊
一月零度等温线  八百等降线年现  亚热暖温说再见  湿润半湿分界线  亚季气连温季气  南北水旱分仔细  河流冰期在此停  常绿落叶阔叶林  江河水系来分界  稻米麦面各喜爱  水陆运输自然来  南船北马自古代  地理难学有分界  南北分界找“情怀”  (責任编辑 蔡慧玥)
期刊
读书,实乃与粗茶、淡饭、光气一起,为生活生命之必须。  与阳光绿荫下,在摇曳灯光中,恰夜雪围炉际,逢临风寂寥时,均可执展长卷,舒气凝虑,神游古今,思接千载,如鼓乐齐鸣、如醍醐灌顶,其趣妙不可言。  在那别有洞天之际,添砖加瓦、种树栽花,营造心灵驿屋,为人生一大快事,其能所为者乃雅士也;读书后能不随波逐流者,随时俯仰亦不仰人鼻息、獻笑谄媚并能大隐于市、懂人情世故、敬天地人伦、福百姓生民、于世有补者,
期刊
卖肉的女人总是给我一种豪爽的印象,她们的性格像手中那把剁肉刀一样,手起刀落,没半点商量余地。当然,更佩服的还是她们手上的那股劲儿,那么大,那么重的一把刀,竟然被一个看似文弱的女人单手高高举起。  我拎着几个装着蔬菜的塑料袋,耐心地等候,前面那个顾客走后,卖肉的女人问我:“要啥子?”那声音真是大,如同静寂的夜空里突然响起惊雷。我指着一块排骨说:“这个半块。”女人一听,马上把排骨放在砧板上,左手高高抡
期刊
观 日 出  我们住的工人疗养院,位于半山腰。听工作人员介绍,黄山的日出很美,心生观赏之意,又见爱好者拍摄的美照,更令人心驰神往,然听闻要凌晨4点起床,且要在黑暗中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犹豫油然升起。但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和毛主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又都告诉人们:想观奇景,必先付出。于是与聂总和李姐做了不确定相约。  次日,闹铃惊醒了美梦,在睡意蒙眬中又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我
期刊
摘要:《灯下漫笔》写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杂文。文章以当时百姓对市面流通的几种不同货币的态度为切入点,对中国百姓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对黑暗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这些剖析和批判,我们可以发现鲁迅意在主张人的价值的伸张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事业。这篇文章文字凝练、思想深刻,以高超的技巧和饱满的激情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群象。时至今日,
期刊
陈三平路过晒谷场的时候,一缕晃眼的阳光打在那棵粗壮高大的柳树上。  那是一棵上百岁的柳树。村里的老人说,这柳树是人变的,成了精的,青年们都嘲笑老人们的迂腐,唯独陈三平每次路过都会毕恭毕敬地跪拜,因为这柳树背后有一个他从爷爷陈二狗那里听来的,很久远的故事……  “鬼子都打到柳条县了”,四爷翘着腿躺在藤椅上,嘴上叼根烟,“我有好女婿,你们也尽早找个靠山去!”四爷说这话的时候,露出满口黄牙,眼睛笑得眯成
期刊
我和妻子结婚刚半年,就搬了两次家。第一次租住在长春市桂林路附近,2000年春天,我们搬到了青浦路上。青浦路位于长春西郊,那时还是一条土路。春天风大,我们搬家那天又赶上刮风,车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摇晃着,带起的尘土迷了我的眼睛。而那座屋子,也好长时间没收拾了,我和妻子,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整整擦了一个下午,才稍微整理出一点模样来。阴暗潮湿的傍晚,我们三人在灰呛呛的路边简单吃了一顿饭,我跟妻子说:“以后这
期刊
喜欢《参花》主编徐文的卷首语,平实中绽光华。  和徐文主编有过一面之缘,记得那是2012年8月,《参花》编辑部组织部分吉林籍作家走进长白山采风,事后,组织了一次“幸福长白,生态长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发在2012年第11期长白山笔会专号上。我的两首七律,一首《英灵赋》,一首散文诗均获得一席之地。  那时,《参花》的社长、主编是青年作家王怀宇,徐文是其中一个栏目的编辑,那次长白山笔会由他带队,通过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