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时期对于每位学生来讲都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教师应在各个学科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因此,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以及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三方面研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使得教育开始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此需要众多教师们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而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科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其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而通过将二者相结合,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在诸多德育渗透所存在的问题中,德育内容选择上的偏差是最为明显的一种问题,显然这是受长期思维定式的影响所导致的,表现为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而缺乏了对科学内容的实践性理解,这直接阻碍了小学科学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除此之外还包括小学科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的偏差,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即潜意识内仍旧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使得自身无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造成德育渗透困难。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1.增强科学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促进德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水平是现阶段的教学重点。这就意味着作为当代教师,要想切实促进德育的渗透,首先要做的便是具备德育渗透的意识,其次是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水平,以逐步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在增强自身德育意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引导,并将德育与小学科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全方面了解,以使德育在小学科学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2.重视教师在德育中的以身作则
  众所周知,教师的行為对学生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从而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德育中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综合素质来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3.坚持“以生为本”在德育中的践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位教师的优先任务,而“以生为本”指的便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显然“以生为本”的践行对于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伴随着“以生为本”的践行,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随之构建。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在德育中的践行,努力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德育渗透更加方便。
  4.将科学课堂在实践中有效延伸
  考虑到小学科学较强的实践性,在小学科学的德育渗透过程中不仅需要落实到课内教学中,更需要延伸到实践活动中。显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品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熏陶,毕竟知识视野的拓宽与教学实践是分不开的,同时知识视野的拓宽还会带动学生个性特长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进而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融入科学实践活动中,以此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水平,获得知识、技能与思维的共同发展,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此同时,将科学课堂在实践中进行有效延伸的方式,更能够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从实践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德育更好地渗透于小学科学中。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由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来看,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养已经开始提上日程,而将其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更是发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这不仅不会影响到教师传授知识,更能使教师在将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使得这一阶段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在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逐步实现小学生在德智体美上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中班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益于幼儿社会性的完善。本文从五个维度,即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交往态度、交往情境,分析中班幼儿社会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钴微晶,采用XRD、SEM、TEM和EDAX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钴微晶呈树枝状、结晶度高、颗粒尺寸均匀。运用DTA分析研究了纳米钴微晶对AP和AP/H
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目标,估算教学受到了师生家长的更多关注。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予以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开展了冲蚀条件下一种炭布橡胶类绝热材料的烧蚀实验,研究了颗粒浓度和冲蚀速度对该绝热层烧蚀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冲蚀速度是影响绝热层烧蚀的最主要因素;冲
珠算是指利用算盘来计算复杂题型,而心算则是借助虚拟、依靠想象来完成的计算。珠心算是心算的一种,是借助虚拟珠算图形来计算的方法,而珠算和心算正是珠心算的两个训练过程。实践证明,学习珠心算的学生与不参加学习的学生,大脑灵活程度有显著的差别。老师和家长反映说,学习珠心算,不仅数学课的成绩优异,还出现了“一科优秀,多科受益”的连锁效应。  珠心算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就是靠多练多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
小学生人格培育非常重要,对推动未来学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小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着手,分析影响小学生人格教育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共同推进小学生教育健康发展。  社会快速发展如一辆飞速奔驰的车辆,考验个体承受能力,车速快,适应能力差会恶心、呕吐。社会高速发展,人的精神疾病、心理问题会呈上升趋势,并带有普遍性,需要从小学生做起,培育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理想信念,为社会增加更多的真善美。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