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文之丧的“臣光曰”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办晋文帝司马昭的丧事,“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此“权”与“经”相对而论,从“经”服丧三年,孔子有言,《礼记》有载;从“权”服丧三日,则是对儒家之“经”的一种变通。这种变通应是晋武帝司马炎点了头的,他本人也不例外,三日之后,就除去喪服,但依然素冠素食。到了秋天,司马炎要去谒崇阳陵,颁诏他自己“以衰从行”,穿着丧服去,“群臣自依旧制”,不穿丧服。尚书令斐秀谏阻说:“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司马炎又听从了他的意见。拜谒崇阳陵之后,司马炎仍素冠素食,于是又有群臣谏阻,请他“易服复膳”。这下,司马炎没有再听从他们,他还真的“以疏素终三年”。在此期间,曾有羊祜想趁势恢复“先王之法”,哪怕只是皇帝在三年之内穿孝服。傅玄则说:“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先王之法”恢复无果。
  关于这件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中专门有一段“臣光日”,全文如下: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而不能将顺其美,惜哉!”
  这段“臣光曰”,我以为可非议处有三:
  其一,所谓“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指的是汉文帝刘恒在遗诏中说的反对厚葬久丧的那番话,主要针对久丧,即诏告天下官员百姓:“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归结起来,就是变“三年之丧”为“三日之丧”。这是汉文帝始终有所畏惧“不敢扰民”的实际体现。司马光在《汉纪》中评价汉文帝说:“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将他赞扬汉文帝的话和指责汉文帝的话放在一起就不能自圆其说:一个“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的人,怎能“专务以德化民”且使“后世鲜能及之”?这大概就是儒家的仁和礼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在司马光及其在《资治通鉴》中的实际体现。
  其二,司马光视“三年之丧”为“百世不易”之礼,指责汉文帝遗诏指令的“三日之丧”为“变古坏礼”,将“礼”置于包括民生在内的一切之上,视为亘古不变的教条,既不足取,也不可能。请问,有哪个朝代的臣民,能在为君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娶亲嫁女、饮酒食肉?“自天子达于庶人”,都守“三年之丧”,又会耽误多少正事?汉文帝提出“三日之丧”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他意识到“(三年之丧)其制不可久行”。如果真的像司马光说的那样“百世不易”,为什么汉文帝一个遗诏便能变易,而王莽居摄之时正式取消了汉文帝的短丧制度,没过多久,光武帝刘秀又遗诏丧葬“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难道是刘秀像别的“后世帝王”一样“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王莽能够不亏“君臣之义”吗?截至五代,有遗诏反对厚葬久丧的帝王,除了汉文帝和汉光武帝,印象中至少还有后周太祖郭威。司马光只抨击汉文帝一人,就因为他开风气之先吗?
  其三,司马光称赞晋武帝“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也过甚其辞。晋武帝司马炎曾下诏说:“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他肯定汉文帝有所畏惧、“不敢扰民”的高风亮节,没有像司马光那样指责汉文帝“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司马昭的丧事“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他自己也不例外,无论于言于行都没有将三日之丧“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倘若司马炎亡灵有知,对于“不世之贤君”这样的不虞之誉,恐怕也会敬谢不敏。
  司马光所言也并非一无可取,他批评“群臣谄谀”还是有点道理的。司马炎想做的,其实仅仅是他自己在三年之内素衣素食以尽自己对先帝先父的孝心,既不影响他治国理政,也不求天下臣民都去素衣素食,更没有违背汉文帝“不敢扰民”之初衷,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请求他“易服复膳”,锦衣玉食?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个最会排遣悲愁的“大师”,精神上的胜利让活在尘埃里的阿Q仿佛活在云端。阿Q式精神胜利“滋养”了万千国人,且有“发扬光大”的趋势。但一般人并不晓得,除了“阿Q式精神胜利”,还有一种“阿Q式怀疑”:“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阿Q式怀疑”的哲学依据无从查考,更何况,连圈都画不圆的阿Q哪里懂什么哲学,即使有也不
期刊
最近,本系统一位领导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莫像踢‘足球’踢来踢去;对待难事,莫像推‘排球’推来推去;对待名利,莫像打‘篮球’争来争去”。这番话生动形象,发人深省。  对工作像“踢足球”,是懒官的样子。对上级下达的任务,以会议传达会议,用文件转发文件,一级一级往下“踢”,不去真抓实干,结果落实变成落空;对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一
期刊
尊敬的患者家属:  患者包蠡先生,现在我院社会病态专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暴戾综合征,虽经积极救治,但病情仍无明显好转,且有恶化的趋势,随时会危及生命乃至危及他人生命。经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我院组织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对患者包蠡先生进行了全面的身心会诊,会诊结果通告如下。  患者目前主要症状:戾气侵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导致诸症并发——极易暴怒,极微小的不如意、挫折都会使患者暴跳如雷;待人接物缺乏教养,
期刊
喜欢杂文,始于高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语文课本,选了很多鲁迅先生的杂文,对我来说可算大幸运。《论雷峰塔的倒掉》《拿来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经典杂文,或嬉笑怒骂,或幽默调侃,一下子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子: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杂文,反反复复地读了不知多少遍,有的文章甚至可以把全文背下来。  写作杂文,在工作之后。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期刊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与孙权对垒,见吴军战船列阵,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辛弃疾做镇江知府,登北固山,触景生情,写下了感怆雄壮、意境高远的词作名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末句即用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作结。不料,这话经辛弃疾这么一说,竞世代相传,成了生儿子的历史标本。  除了生儿子历史标本,还有个娶媳妇的历史标本。  这标本出
期刊
大约20年前,写过一篇题为《警惕“和坤”类似人》的杂文,并在文中特别提醒:“现实生活中与和珅类似的人不在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取得的压倒性胜利,一个又一个高官被曝光贪腐落马,事实证明,当年的《警惕“和珅”类似人》并非危言耸听,现如今再谈《警惕“和珅”类似人》,比当年更有必要。  和坤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贪官,和坤究竟聚敛了多少财富?据相关资料显示:约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
期刊
人生有一些准则,做不到会洞穿底线,做到了可能成就高标。“不妄语”就是这样。一个胡言乱语的人一无是处,一个从无妄语的人才品自高。“妄语”有四种表现:“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且照这种“四分法”,做一简单分析。  “妄言”即为“大言”“空话”。俗话说:天下大事,始作于细;天下难事,始作于易。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是,好大言者往往徒托空言,“语天下事甚易”,唾沫四溅,口吐莲花
期刊
宦囊是专为做官这一职业设立的一个词,是一种专用口袋。  当官有两种信仰,一种是为公为民,一种是为了宦囊,是背着口袋来的。口袋有大有小,大小除了官职能力决定,还以贪心决定,贪能越大口袋越大,贪心越大口袋越深。  我曾亲见一家工厂,有一个内部规定,员工下班必须在门口排队查包,每天走出这个工厂大门的人,包都是透明的。如果问,这个方式你能接受吗?为了保住厂子不被内盗偷垮,我宁愿接受这个监督。家业再大,也搁
期刊
宋代名臣范仲淹,年轻时在应天府南都书舍(河南商丘)读书。为了集中精力学习,也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母亲给他的生活费,他不肯把大好时光消耗在吃饭上面,心甘情愿地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心刻苦读书,自励奋进。他每天以两升小米煮一锅粥,粥过一晚上就结成了块。第二天便用刀把粥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用几十茎切短的腌菜之类佐食,就算是一顿关餐了。  同学中有个官宦子弟,非常钦佩范仲淹的志操,见他一直“断齑画粥”地过日
期刊
猛听得“00后成网购抗衰老产品的主力军”,我差点吓趴下。  “今年全网有25%的抗衰老产品被00后买走”,这是京东“6·18”有根有据的统计。“00后开始抗衰老了”——网文的大字标题,更让我的心咯噔一下子。又见上一年的回顾:“28%的00后,开始使用抗衰老产品。”我像脑梗患者,一时失了语言能力。  我掐指算了算,“00后”,应当是10岁到20岁这个区间。三岁娃子,不可能抗衰老。那么抗衰老的就应是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