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一般钢琴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本文主要阐述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探讨了改革的一系列的措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教学;改革
【分类号】J624.1
1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学生基础和功底的差异性对以往单一呆板的固定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急需建立起灵活性适应性强的新模式。
(2)钢琴教学的重心应从技艺的培训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真正扭转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改革。
(3)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以及优秀教师的缺乏也对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
(4)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唯考试成绩,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等现状都有待整改。
2钢琴教学改革措施
2.1做好课程定位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习惯将教学重点放在乐理弹赛技巧等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学生对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一首乐曲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所蕴涵的非语义性和创造性的魅力体现,而钢琴则是一门应用性与思维性兼具的艺术学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潜在力量,如何调动和激发这份潜能是教学改革者必须仔细思量的关键性问题。
(1)要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为 双向互动式教学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调动他们的艺术领悟力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努力营造一种松弛、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中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2)要拓展教学内容,除了乐理、乐史基本常识性知识和弹奏技术的讲授,适度拓展课程模块增设一些诸如艺术赏析、作曲谱曲之类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作的潜力潜能。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充斥耳目,对艺术的鉴赏和鉴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鉴赏课上,可以播放些像二泉映月、梁祝之类的中国的经典民乐,继而播放些肖邦、贝多芬、海頓等西方大家的经典曲目,请学生对比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优势、缺点畅所欲言、寓教于乐,无形中达到塑造并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
2.2树立多元文化观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高师学生大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钢琴基础能力,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时间等种种原因的限制,了解钢琴知识的并不多。他们手指骨骼已定型,灵活性不够,学习时间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既能达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制定的新的学习模式和要求,又能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探索一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成年人年龄大、记忆力不好,已完成生理发育过程,错过了身体机能的最好阶段,不利于演奏技术的提高,在钢琴学习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多元文化观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又要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高师学生完成了发育阶段,对使用踏板、演奏八度等技能有相对的优势,因此要将规范弹奏方法、提高读谱能力放在首位。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学生,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概念和基础训练,能够正确理解,学习目标明确,有较好的自觉性和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学习与观察会更主动。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成熟的认知事物的感觉,对事物的概括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优于少年学生,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动性。因此,应强调从基本功入手,注意基础训练。一方面,训练学生掌握正规的基本演奏方法,把好初学入门这一关,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精练与泛练两种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一些重要曲目,无论从演奏方法、视奏能力还是音乐处理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精练中获得更多教益。在泛练的乐曲中,要让学生了解众多的曲目,开拓视野,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充实。
2.3钢琴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作者情况、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台分析每首乐曲具体的音乐内容,包括旋律、和声和结构等。很多学生难于抓不住乐曲中的旋律、和声与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在练习中把整个乐曲分解成为若干个孤立的乐音,无法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其次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弹奏。反复听老师演奏的曲目,从中领悟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在弄懂曲子含义和掌握基本弹奏技法的前提下,反复不断以及认真刻苦练习弹奏每一首曲子,直到熟练为止。并且在熟练掌握撒发和把握乐曲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奏,也就是通过个人对乐曲的理解和把握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形成演奏者个人的演奏风格和对乐曲的诠释。
在钢琴教授过程中先整体后局部、先段落后乐句逐步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弄清音乐各种结构关系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音乐发展的逻辑与音乐形象,弹好每首乐曲。他们必须还要掌握编配歌曲伴奏的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几乎完全依赖于钢琴技巧和曲目之上,主要以训练钢琴演奏技巧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毕业之后许多学生还无法胜任工作。在教学实习中,这类弊病更为突。有许多学生不会配伴奏,为了上课需要只好现学现练。有的学生只能用个调弹歌曲伴奏,音乐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随时半换凋来弹歌曲伴奏,如果不熟悉各个调在钢琴上的位置,就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带班实习实践证明,目前的钢琴课在选材上应有所改进。在此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再向学生讲授个伴奏音型,教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伴奏型为一首歌曲配伴奏,并在不同调上弹奏,把编配伴奏练习与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相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些学生的钢琴编配歌曲伴奏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大部分都能适应新的教学。综上所述,钢琴课教学不管在内容还是在选材上都应从实际出发,以便使理论更充分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理解井接受。
3总结
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但要做到教学生弹好钢琴,还要教学生如何真实、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把演奏的技巧和音乐作品融为一体,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钢琴;教学;改革
【分类号】J624.1
1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学生基础和功底的差异性对以往单一呆板的固定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急需建立起灵活性适应性强的新模式。
(2)钢琴教学的重心应从技艺的培训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真正扭转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改革。
(3)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以及优秀教师的缺乏也对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
(4)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唯考试成绩,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等现状都有待整改。
2钢琴教学改革措施
2.1做好课程定位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习惯将教学重点放在乐理弹赛技巧等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学生对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一首乐曲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所蕴涵的非语义性和创造性的魅力体现,而钢琴则是一门应用性与思维性兼具的艺术学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潜在力量,如何调动和激发这份潜能是教学改革者必须仔细思量的关键性问题。
(1)要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为 双向互动式教学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调动他们的艺术领悟力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努力营造一种松弛、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中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2)要拓展教学内容,除了乐理、乐史基本常识性知识和弹奏技术的讲授,适度拓展课程模块增设一些诸如艺术赏析、作曲谱曲之类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作的潜力潜能。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充斥耳目,对艺术的鉴赏和鉴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鉴赏课上,可以播放些像二泉映月、梁祝之类的中国的经典民乐,继而播放些肖邦、贝多芬、海頓等西方大家的经典曲目,请学生对比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优势、缺点畅所欲言、寓教于乐,无形中达到塑造并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
2.2树立多元文化观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高师学生大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钢琴基础能力,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时间等种种原因的限制,了解钢琴知识的并不多。他们手指骨骼已定型,灵活性不够,学习时间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既能达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制定的新的学习模式和要求,又能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探索一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成年人年龄大、记忆力不好,已完成生理发育过程,错过了身体机能的最好阶段,不利于演奏技术的提高,在钢琴学习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多元文化观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又要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高师学生完成了发育阶段,对使用踏板、演奏八度等技能有相对的优势,因此要将规范弹奏方法、提高读谱能力放在首位。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学生,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概念和基础训练,能够正确理解,学习目标明确,有较好的自觉性和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学习与观察会更主动。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成熟的认知事物的感觉,对事物的概括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优于少年学生,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动性。因此,应强调从基本功入手,注意基础训练。一方面,训练学生掌握正规的基本演奏方法,把好初学入门这一关,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精练与泛练两种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一些重要曲目,无论从演奏方法、视奏能力还是音乐处理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精练中获得更多教益。在泛练的乐曲中,要让学生了解众多的曲目,开拓视野,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充实。
2.3钢琴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作者情况、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台分析每首乐曲具体的音乐内容,包括旋律、和声和结构等。很多学生难于抓不住乐曲中的旋律、和声与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在练习中把整个乐曲分解成为若干个孤立的乐音,无法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其次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弹奏。反复听老师演奏的曲目,从中领悟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在弄懂曲子含义和掌握基本弹奏技法的前提下,反复不断以及认真刻苦练习弹奏每一首曲子,直到熟练为止。并且在熟练掌握撒发和把握乐曲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奏,也就是通过个人对乐曲的理解和把握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形成演奏者个人的演奏风格和对乐曲的诠释。
在钢琴教授过程中先整体后局部、先段落后乐句逐步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弄清音乐各种结构关系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音乐发展的逻辑与音乐形象,弹好每首乐曲。他们必须还要掌握编配歌曲伴奏的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几乎完全依赖于钢琴技巧和曲目之上,主要以训练钢琴演奏技巧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毕业之后许多学生还无法胜任工作。在教学实习中,这类弊病更为突。有许多学生不会配伴奏,为了上课需要只好现学现练。有的学生只能用个调弹歌曲伴奏,音乐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随时半换凋来弹歌曲伴奏,如果不熟悉各个调在钢琴上的位置,就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带班实习实践证明,目前的钢琴课在选材上应有所改进。在此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再向学生讲授个伴奏音型,教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伴奏型为一首歌曲配伴奏,并在不同调上弹奏,把编配伴奏练习与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相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些学生的钢琴编配歌曲伴奏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大部分都能适应新的教学。综上所述,钢琴课教学不管在内容还是在选材上都应从实际出发,以便使理论更充分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理解井接受。
3总结
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但要做到教学生弹好钢琴,还要教学生如何真实、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把演奏的技巧和音乐作品融为一体,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