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对父亲的认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阁寺》是三岛由纪夫的著名作品之一。该作品是三岛以发生在京都的鹿苑寺的僧人林养贤因嫉妒金阁寺的美而放火烧毁金阁寺的事件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作品中火烧金阁寺的画面,作为最经典的一幕而被人熟知。因而以最后的炎上为中心,分析作品的研究很多。但是除此之外,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其中主人公沟口与父亲,虽然作者并未花很大工夫去描写父子之间的关系,但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其实沟口与父亲的关系还是比较微妙的。作品以父亲作为第一出场人物的方法展开,首先为读者呈现出来的是父亲而不是主人公,由此可见沟口与父亲之间,或许真的存在着某些关联。本文着眼于父亲用手遮挡住看到了母亲出轨一幕的沟口的眼睛这一部分。沟口对父亲的感情虽然和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对父亲的憎恨之情却是相通的。而且当时60年代的日本社会中的确还存在着一些家父长制的影子,作品《金阁寺》中,沟口对父亲的憎恨与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战后;家父长制;俄狄浦斯情结;杀父
  作者简介:褚晓飞,天津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学专业。
  [中圖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
  1、战时下的“自我改造”和《金阁寺》
  三岛原本就是体质虚弱,甚至不能与男孩子玩而只有女孩子的朋友。一直与三岛生活的奶奶夏子为了保护体弱多病的三岛,将刚被生下来的三岛从母亲的身边夺来亲自抚养,以至于最后制造了一个过分保护的生活环境,因此他到了成年还是处在一个体弱多病的状况下。这样的三岛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了能够拥有一副强壮的体魄,每周三次勤奋锻炼身体。
  不仅是身体,这时候的三岛也在寻求创作上的变化。他整理了自己的创作活动以来的作品清单,发现自己受到了如日本古典文学,新感觉派的很大影响。三岛在1956年8月的《文学界》中写道“因为日本古典文学似乎彻底承认我的敏感性,我一时完全沉浸在那里边”[1]。当他从这种感受性中无法脱身时,他开始倾心于森鸥外的作品,从表达自己的感受性与肉体美的方面,开始倾心于森鸥外的富有理智性的,澄清的文学世界。《金阁寺》就是在这种创作上的改进和强健身体的期间创作来的作品。
  此外,不仅仅是上述的身体上和创作上的烦恼,来自于父亲的压力也烦恼着三岛由纪夫。从“所谓的小说家,到底多大程度上能保证你的日常生活水平”[2],可以看出三岛的父亲非常担心自己儿子的生活,并且对他的文学活动充满顾虑。此外,三岛由纪夫也叙述了父亲对自己的态度的转变。“在13岁发表了最初的短片小说。父亲眼看着我对文学的热情逐渐升高,竟然和我公然为敌”[3]。但是战后,“父亲说到,接下来就是属于艺术家的世界了,果然你成为小说家是件好事”[4]。这表现了三岛由纪夫的父亲对自己从事文学活动的态度的转变。《金阁寺》中的沟口在受到自己的父亲的影响时是13岁,三岛开始写小说并且受到父亲的严厉反对的时候也是13岁。此外,在《金阁寺》里主人公放火的时刻,和现实中三岛开始得到父亲的认可的时刻是相重合的。这难道仅仅是偶然吗?在受到父亲的影响以及进行各种创新的时期创作出来的作品《金阁寺》,难道不是隐藏了作者三岛由纪夫对父亲的看法吗。《金阁寺》以“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讲金阁寺的事情”为开端。作品开始的主语是父亲这一设定,首先就将父亲与金阁寺的关系深刻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既有强调父亲的影响力的作用,又表明了遮住母亲出轨的父亲的双手和沟口成年后迟迟不能拥有其他女人的关联性。三岛由纪夫在《朝日新闻》中曾对自己过去数年间写的作品进行了说明,表示其中有很多是进行的父亲作为男性所具有的权威性以及支配性的描写。其中作品《剑》和《午后的摇曳》都是和其相关作品。《金阁寺》这部作品,虽然没有明确的写出杀父的情节,但是主人公沟口却说到“从来没有忘记对父亲的复仇”。
  2、金閣寺中的杀父
  如上文所述,《金阁寺》是1956年开始被连载的作品。正如上野千鹤子指出的那样“家族形态基本上固定下来的60年代,是家父长制的形成期”[5],当然社会中还是存有一点家父长制的影子的。在那个时候被创作的《金阁寺》中可以看到家父长制的影子。沟口的父亲即使身体再怎么孱弱,对村民来说“是精神中心,使他们死后可以被委托的人”,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换句话说,他在村民的心中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对于这一点,小林敏明说到“父亲作为代表自己的家族集团的人,背负着和对外界交涉的责任。因此他们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威和权利”[6]。父亲作为村里唯一的寺庙祭司,当然承担有和村民交涉的责任。此外,由于沟口和母亲也属于村民,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权威”之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父亲去世后,沟口的母亲作为在家父长制的影响下生活的一个女人按照生前的父亲的指示,只能把沟口送去金阁寺。此外,“我应经无家可回!那个荒凉的海角村里,没有任何人再迎接我回去了。”这是从成为寡妇的母亲的立场进行的描写。失去了“和外部进行沟通交涉作用”的父亲,母亲甚至连拥有自己家的权利都失去了。这样看来,在沟口的家里不能说没有家父长制的残存。
  其实沟口对母亲的出轨“从来没有想过复仇”,那个场面真的是沟口的性禁忌的真相吗。与之相对应,如同武内佳代指出的那样“遮盖母亲出轨的父亲的双手是沟口的性禁忌的发端”[7],也就是说并不是母亲的出轨的画面,是遮盖那个画面的父亲的双手才是沟口的性禁忌。此外,沟口为了能够加入到现实的世界,每次想去侵犯女人的时候金阁总是出现,“出现在女人和我之间,人生和我之间”。那个时候,沟口在心底喊叫“金阁为什么要保护我,又没有要求你保护过我”。这难道不是对遮盖了母亲出轨的双手的愤怒吗。上述可见,金阁寺被看成父亲的象征的可能性很大。此外,佐藤英明对此场面做了如下解释。“究竟顶的象征可以看成是,遮盖了沟口所看到的母亲出轨的一幕的父亲的双手”[8]。正如佐藤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金阁寺可以被看成父亲的象征。然而,母亲的出轨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呢?上野千鹤子指出,“家父长制企图控制对女性子宫的支配”[9]。从中可以读出由性别而决定的,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权。这样看来,沟口的母亲和仓井的出轨,可以说是具有,打破以前存在于沟口家的家父长制的企图的作用。或者可以看成是沟口对以前家中的父亲的反抗意识。   沟口目睹母亲出轨的时正好是十三岁。说起这个年龄来,应该正好是青春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的时候。这样就会使人联想到弗洛伊德对青春期男孩的精神分析的概念,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对母亲感到性欲的征兆开始出现,将父亲看成是对手开始嫉妒父亲,盼望着父亲的离去或者死亡”[10]。不仅是在《金阁寺》中,同样在《午后的摇曳》这部作品中,也描绘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对继父的嫉妒。“我的母亲会被一些神秘的力量所吸引而来到我这里。我拿着手电筒缩进了抽屉里。读单词卡片,Abandon…放弃,抛弃”[11]。龙二和母亲结婚之前,对主人公登来说他是神圣的存在。而当主人公得知母亲要和他结婚之时,从“随便就和母亲在外过夜,使我处在了一个可怕的被孤立的境况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登被剥夺母亲之后的寂寞。为了吸引决定嫁给继父,而疏远自己的母亲的注意,而故意偷看母亲和龙二的。然而,在《金阁寺》中,沟口看到的不是父亲和母亲,取而代之竟然是母亲的亲戚的仓井,而沟口对仓井则抱有一种自己的母亲被夺走的憎恨之情。这个虽然和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里所写的,儿子想要杀死的对象不同,但是憎恨自己的亲生父亲并且想要至他于死地的这种想法是想同的。在《金阁寺》中,主人公沟口对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因为沟口的父亲患有会传染的结核病,只能在蚊帐的一角睡,并且从身后用双手遮住了刺痛沟口眼睛的母亲和仓井的出轨的画面。父亲那个时候,即使是考虑到沟口的感受,没有揭穿母亲和沟口的恶行,第二天也一定会向母亲发怒。但是,父亲一直到死都再也没有提及过这件事。“母亲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她的所做作为。”这样一来,对于沟口来说不仅没有惩罚霸占了母亲的仓井,反而一句话都不说,从而默认了仓井作为的父亲,则被看成了和仓井一样的存在。这样,对默认了霸占母亲的仓井的恶行的父亲的憎恨,可以说是沟口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对父亲的憎恶感更加的加深了。虽然如此,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可以被缓和的。妙木浩之针对此方法做了如下说明,“放弃选择自己的母亲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自己变得有男子汉味道,选择别的女人作为自己的伴侣,从而消解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12]。而《金阁寺》的主人公沟口为了消除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故意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插花的师傅以及房东家的女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金阁寺正如之前所写的,总是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干扰自己。这样,俄狄浦斯情結的消除就面临着失败,父亲的存在无疑就成为了沟口所要克服的重要对象。
  但是,沟口确实有胆量杀死他的父亲吗。“我很喜欢历史上的暴君。口吃、沉默寡言的我是一个暴君的话,就会用流畅的语言将我的残暴正当化。……这样一来,每天歧视我,并且拿我开玩笑的学生及老师,把他们从头到尾挨个处以极刑,就这样每天空想自己是精神世界的王者。”溝口无论是身体的条件还是心里的条件,完全不会促使他去杀人,因此也只能是停留在幻想的阶段。这样一来,沟口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来解开他心中的疙瘩。而正如之前所分析的那样,父亲被看成是金阁寺的象征,沟口就像开始准备自己的复仇一样,将目光移向了金阁,通过放火烧毁象征父亲的金阁,从而完成隐藏在心中已久的杀父。
  参考文献:
  [1]「自己改造の試み」文學界1956年8月.
  [2]平岡梓『倅.三島由紀夫』文芸春秋1966年11月.
  [3]「母を語る」「婦人生活」1958年10月.
  [4]「八月十五日」毎日新聞 1955年8月14日.
  [5]上野千鶴子『家父長制と資本制マルクス主義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岩波書店1990年10月31日.
  [6]小林敏明『父と子の思想』筑摩書房 2009年6月.
  [7]武内佳代「三島由紀夫『金閣寺』の終わりなき男同士の絆―〈僧衣〉と〈軍装〉の物語―」国文2007年12月.
  [8]『金閣寺』観念構造の崩壊『椙山国文学』19号1995年3月12日.
  [9]上野千鶴子『家父長制と資本制 マルクス主義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岩波書店1990年10月31日.
  [10]小此木啓吾『フロイト』講談社 1989年1月6日.
  [11]『午後の曳航』三島由紀夫全集 新潮社1963年9月10日.
  [12]妙木浩之『フロイト入門』筑波書房2000年7月.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支架术后的自我管理状况、服药依从性状况、医学面对状况,识别、探讨影响其现状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选
第一部分、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8例
摘 要:对小说《耶路撒冷异乡人》情节的简单概括,分析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矛盾和困惑。小说中的二位主人公,同是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律师”和“埃米尔”,在不同的环境状况和变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民族身份认同变化。然而,最终二人均无法摆脱身为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他们其实是以色列阿拉伯人的一个缩影。研究在夹缝环境中生存的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是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