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但基础教育仍普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样的,解决的手段也是多方面的。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第一,教育体制僵化,财政投入不足。首先,自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从来实行的是国家办学、中央负责、财政单一供给的模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教育管理上,政府统得太死,管得太多。一味强调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从而使学校失去了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自为战,而设施、经费和人员又很难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在投资办学形式上,政府包揽办学,缺少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积极参与,以政府投资为主,其经费来源既单一又欠缺。从而阻碍了办学来源的多渠道性和灵活性。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普遍实行着“一块黑板一张嘴,一节教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
其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虽然实行由经济条件和办学投入极不平衡的“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向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的实现还远未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最大的困难是,义务教育经费主要靠区县解决,中央、省级、市级财政对区县教育经费的调控力度不大,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拨付标准,但基本上还是由区县自行决定。由于有的区县财力匮乏或对教育投入力度不同,使得区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形成较大差异。
第二,农村观念守旧,女童教育受限。基础教育均衡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公正和公平问题。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困难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作怪,男孩基本上都能享受这种权利,而女孩很难享受得到。很多家长认为,男孩是自家的,读书有用,女孩是人家的,读书无用。那种“养儿防老,积谷防饿”的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落后思想还根深蒂固。
第三,教学内容脱节,师资流失严重。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一直没能围绕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农村基础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升学服务,而缺乏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教学。目前部分学校还大量存在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很多教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习慣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农村教师流失现象异常严重,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剩下的都是“全能”教师,往往是语、数、外、音、体、美样样“精通”。
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对策
第一,创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由于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原因,所以只有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减少差距了。比如政府可以出台教师支边、轮岗、交流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制度,以此作为教师、学校的评优条件,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共享。要想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必须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农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反映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不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及培养适合农村发展的适用人才,而非“精英”教育。这就要在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农村的蓬勃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第三,政府高度重视,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尽管中央一再出台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偏远落后地区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问题还有丕少,一是投入总量偏低,二是投入结构不合理。今后,教育的投入应该坚持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弱势群体大幅倾斜,这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和教师队伍,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均衡发展。
第四,改革课程内容,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农村课程内容要根据当地农村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编写,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既要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科学经营、管理方法,又要结合农村实际特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充分利用农村有效的资源。比如,教化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化肥、农药的成分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对农业、农村的热爱。由于大部分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学习,那么农村除了进行普通教育之外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通过多渠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各农村学校应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挖掘校本资源。
第五,合理流动人才,激发教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在一个学校中起主导、核心的作用。部分农村学校的校长不是“业务型”而是“事务型”,对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不够,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校长也应该实行选拔竞岗、流动制,要让“名校长”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以此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当今教育人事管理体制上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不合格、低素质的教师占着岗,合格、高素质的教师进不来”、“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政府首先可以派遣优秀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时给予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其次,还可以实行教师交流政策,请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去薄弱学校讲学,传授、交流经验。学校还要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给予教师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还要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推行以“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用人新机制,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的优化理论,激发全体教师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第一,教育体制僵化,财政投入不足。首先,自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从来实行的是国家办学、中央负责、财政单一供给的模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教育管理上,政府统得太死,管得太多。一味强调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从而使学校失去了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自为战,而设施、经费和人员又很难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在投资办学形式上,政府包揽办学,缺少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积极参与,以政府投资为主,其经费来源既单一又欠缺。从而阻碍了办学来源的多渠道性和灵活性。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普遍实行着“一块黑板一张嘴,一节教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
其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虽然实行由经济条件和办学投入极不平衡的“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向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的实现还远未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最大的困难是,义务教育经费主要靠区县解决,中央、省级、市级财政对区县教育经费的调控力度不大,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拨付标准,但基本上还是由区县自行决定。由于有的区县财力匮乏或对教育投入力度不同,使得区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形成较大差异。
第二,农村观念守旧,女童教育受限。基础教育均衡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公正和公平问题。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困难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作怪,男孩基本上都能享受这种权利,而女孩很难享受得到。很多家长认为,男孩是自家的,读书有用,女孩是人家的,读书无用。那种“养儿防老,积谷防饿”的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落后思想还根深蒂固。
第三,教学内容脱节,师资流失严重。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一直没能围绕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农村基础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升学服务,而缺乏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教学。目前部分学校还大量存在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很多教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习慣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农村教师流失现象异常严重,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剩下的都是“全能”教师,往往是语、数、外、音、体、美样样“精通”。
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对策
第一,创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由于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原因,所以只有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减少差距了。比如政府可以出台教师支边、轮岗、交流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制度,以此作为教师、学校的评优条件,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共享。要想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必须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农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反映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不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及培养适合农村发展的适用人才,而非“精英”教育。这就要在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农村的蓬勃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第三,政府高度重视,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尽管中央一再出台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偏远落后地区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问题还有丕少,一是投入总量偏低,二是投入结构不合理。今后,教育的投入应该坚持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弱势群体大幅倾斜,这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和教师队伍,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均衡发展。
第四,改革课程内容,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农村课程内容要根据当地农村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编写,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既要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科学经营、管理方法,又要结合农村实际特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充分利用农村有效的资源。比如,教化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化肥、农药的成分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对农业、农村的热爱。由于大部分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学习,那么农村除了进行普通教育之外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通过多渠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各农村学校应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挖掘校本资源。
第五,合理流动人才,激发教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在一个学校中起主导、核心的作用。部分农村学校的校长不是“业务型”而是“事务型”,对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不够,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校长也应该实行选拔竞岗、流动制,要让“名校长”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以此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当今教育人事管理体制上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不合格、低素质的教师占着岗,合格、高素质的教师进不来”、“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政府首先可以派遣优秀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时给予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其次,还可以实行教师交流政策,请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去薄弱学校讲学,传授、交流经验。学校还要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给予教师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还要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推行以“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用人新机制,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的优化理论,激发全体教师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