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平均数”试题引发的思考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一道平均数试题的质疑。题目是“小军身高1.4米。他在平均水深1.2米的河里游泳是安全的。”让学生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题目设计者做出的结论是游泳是安全的。有人说,这是一道好题,把平均数这个数学问题结合到生活中去。是课改后命题的一个方向。而作者认为这道题不好。读到这篇文章,我欣赏作者敢于质疑的意识及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思考一道题目到底好不好,我们应该先站在命题者的角度理解这道题目的考查点是什么。我认为,在这道题目_中,命题者是想考查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但要理解平均水深1.2米意味着水深有可能浅于1.2米,也有可能远远深于1.2米,这就不能说是安全的了。因此。应该判断为错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必须结合具体案例组织教学。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从课标的要求来看,用“已知平均水深。游泳是否安全”作为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我认为是个值得赞赏的做法。因为这不仅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借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术语,它的基本思想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以体现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对数据总体起着“中心”代表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统计方面的术语,课标指出,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述。因此,注重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淡化术语和纯计算的考查,是课标强调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如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中,在学生会算平均数之后,不是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去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又引导学生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
  生:“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师:“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
  生:“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追问:“什么是平均数呀?”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
  生2:“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3:“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拍球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水平。”
  在吴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孩子们的亲身感受中,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道出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初步的,但却非常有价值。这些意义,如果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则学生记住的只是一知半解的“文字”,而以问题为载体,启发学生思考,则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那么,这道题目到底好不好呢?我认为,从题目的内涵来说是好的,但从形式来说就不能算是好的了。因为判断题“非对即错”。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题目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可以尝试把这样的题目改为判断说理题,下面是我做的一次调查。
  我在学校四年级的两个班共100名学生中进行调查,让他们当场完成一道题目:“有一条小河平均深度为1.5米,现在有一名身高1.7米的人不小心掉进小河中,这个人会不会死?为什么?”调查结果如下:
  1 回答“不会死”的有24个学生。占24%。原因主要是认为人的身高比小河的水深多出20厘米。
  2 回答“会死”的有43个学生,占43%。其中有7个人回答的答案与平均数的意义无关。例如。①因为掉下去是平躺着的,所以那个人会被淹死。②如果是失足,就是会横着倒下(还画了示意图说明)。③因为水位已超过嘴。所以会死等。其余36个同学的答案均能体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例如,①因为有的地方比1.5米浅,有的地方可能比1.7米深,1.5米只是平均数。②因为有可能是1.8米。
  3 33个学生回答“有可能会死”或“不一定会死”,占33%。其中3个学生回答的理由与平均数的意义不相符,例如,①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脚先下水还是头先下水,如果头先下水就会死。②可能会死,因为这个人被吓死了等。其余答案能考虑到平均数的情况,例如,①因为那条河是平均1.5米,说不定掉下去的地方是1.8米或1.9米,所以可能会死。②可能会,因为平均深度并不代表他掉落的深度。③可能会死,因为没有说他是怎么掉下去的,会不会游泳。
  从学生的答题结果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数学命题时不仅要考虑测查内涵,还要考虑题目的呈现方式。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数学的内涵,更好地起到诊断、激励、导向的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 彬)
其他文献
现象一:善于精算。缺乏“估”的意识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估算”。  师:今天天气真好,学校组织二年级的97名学生去公园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那么,请在半分钟时间内快速估算一下带800元钱够不够?(强调“半分钟”)  学生尝试,反馈:  生:带800元钱够。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97×8=776,776<800,所以是够的。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教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肯定了他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一课,给我许多教育和启示。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结合“估算”课堂教学实录。我们不妨把这高度浓缩的一条原理发解开来,看看我们该如何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1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期刊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小学科学教师,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就应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工作,将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作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选择并确立自己的校本研究课题,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实践、研究,在搜集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加以概括,说明问题的本质,从而指导科学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校本研究意识,培养
期刊
一、体现正确的音乐理念,回归专一的音乐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尝试了各种模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可学生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却并不多。有节研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歌曲教学《闪烁的小星星》。教师设计了从天文知识导人,宇宙、银河、九大行星……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着实非常吸引学生。可是20分钟过去了,学生仍遨游在浩瀚的宇宙,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在上音乐课
期刊
近日,听了苏教版第七册的“认识整万数”一课中有关拓展数位的环节,授课教师采用了名师张齐华的设计,即:通过同桌两位同学把各自的个级数位表合并,再略作修改。从而得到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新数位表。但教师处理这个教学环节,却显得异常别扭。我在想,为什么要进行数位合并呢?合并的立足点在哪里?过后,我还仔细研究了张齐华的实录,以下便是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  课始,教师让学生拨数,从3、30、300,一直拨到300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外,还要致力于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主动探究发现,学会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
期刊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性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非良构问题的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非良构问题的创设,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问题要有思考空间,体现价值性    非良构问题的创设主要是为了激活的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所以非良
期刊
对于广大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缺乏专门的教育研究训练,教育研究仿佛一只烫手的山芋,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作为初涉教育研究的人,不会做研究不要紧,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可自己从来没做过,不会做,怎么办?不要紧,找一些其他人做得比较成功的课题研究来模仿。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再模仿,就会渐渐悟出其中的研究之道。不会写论文不要紧,也可以从模仿开始——今天要发表论文解决自己的职称问题,可
期刊
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管理,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特别是一些副课,很多学生都忙自己的,根本不听老师在讲什么。如果老师批评他一下,他还会顶撞。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口头教育。更不能体罚,否则学生会回家向家长告状,家长不理解的,还会跑到学校来找老师的麻烦。有的时候,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是管不了。去年,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将老师的手砍伤,到现在那位老师都还不能正常上班。这让我们学校老师也有些担心,平时管教学生时也有所顾
期刊
教师怕教作文、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要解决现状,首先要激发孩子写的兴趣,让他们不怕写、爱写。将写作当谈天,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一、激发兴趣。促使孩子乐写    兴趣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佳动力。教师用有效的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怕写作、乐于表达、爱上动笔。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常讲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