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开场白的辞格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开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受访者的个人成长、情感经历、背景故事与经典佳作相结合的形式,选择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持续走红与其独具特色的开场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开场白的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这档节目里运用各类辞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朗读者》前七期的开场白为研究对象,采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定义,解读《朗读者》的开场白,以期对当前文化类节目的开场白有所裨益,并为现代汉语的辞格研究拓宽新的研究语料。
  关键词:《朗读者》;开场白;辞格
  作者简介:易媛(1994-),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3
  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开年推出首季《朗读者》,并于2018年年中推出第二季,节目采用“访谈 朗读”这一新颖的形式呈现出嘉宾的情感故事,选用精美的文学片段,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用朗读来表达内心。《朗读者》两季的开场白常常成为南京中小学语文的命题角度,或成为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语料。开场白,即开场时引入本题的念白,主要的要求及有三性:主题性——主题明确,抓人眼球;现场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生动性——简短生动,雅俗共赏。瑞士著名演讲家温克勃先生曾说:“开场白的任务有二:一是建立与听众的同感;二是如字意所释:打开场面,引入正题。”《朗读者》的开场白与其他相类似的朗读节目不同,其开场白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一段卷首语似的录制片段,一段是现场的主持片段。但是如何做到一个主题,两段开场,紧扣主题,反复不重复,引人入胜呢?主要原因就是其综合运用了多种辞格将开场白的“三性”凸显。
  一、主题性——主题明确,抓人眼球
  开场白是为整个节目服务的,它存在的意义是让观众对于本期节目的主题有着明确的认识。主题就是每期节目的线索,只有主题明确,观众及朗读者才能准确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朗读内容融合得更好。《朗读者》在开场白中大量运用反复及排比等辞格强调节目的主题。
  反复,用同一的语句,一再表现强烈的情思。[1]《朗读者》每期都在开场白的两段话里反复强调本期的主题,直接或 间接地让观众们不但了解到节目的主题,而且可以跟随节目主题情感随之波动。节目的开场白巧妙运用隔离的反复,既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又不让观众感受到广告似的生硬。
  1.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2018,朗读依旧,初心不改。[2](第一期)
  2.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现在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瞬间,看电影,听首歌,望着一张相片的时候,或者,就是在闭起眼睛的那一刻。对于生活在凤凰城的翠翠来说,想念是那一晚对岸的歌声。对于史铁生来说,想念是在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地活。而对于终老望乡的洛夫来说,想念是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想念啊,让日子变长了,让不及的人变近了,让我们最终明白,想念是拥有的另外一种形式,他想我,我想他,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第二期)
  3.等待,是我们和时间之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着智慧和耐力,与未来做一个交换。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份考验,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安娜·卡列尼娜呼喊着:“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于是她在等待当中燃烧了自己,“长亭外,古道边,问君此去几时远”,这是英子和她的同学们在伤感的歌声当中等待成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五十岁的孟郊写下的诗句,也恰恰在那一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等来了和母亲的团圆。除非到达终点,没有人能够评价等待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因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于因为选择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第五期)
  上述3例中,每例短短两三百字中提及多次。例1提及当期主题“初心”7次,例2提及档期主题“想念”7次,例3提及当期主题“等待”6次。这样的频率即使没有字幕的提示,观众亦可了解主题是什么,更能有情感地加入节目中。
  同时,开场白中善于运用排比。排比,即将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排比的运用让开场白内容听起来更具逻辑性,并且主題很明确,内容集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5.想念是那么奇特,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可以是绵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第二期)
  6.我们经常会等一个电话,等一趟地铁,等着新年的愿望能够实现,等着和相爱的人久别重逢。(第五期)
  上述2例及例1句中的“对于生活在凤凰城的翠翠来说,想念是那一晚对岸的歌声。对于史铁生来说,想念是在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地活。而对于终老望乡的洛夫来说,想念是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都是运用了排比的辞格进行讲述,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主题具有更明确的认知,“想念”“等待”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虚化的概念,运用排比的辞格使其实化,言简意赅。
  二、现场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开场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现场言语,它是正常节目的开始,它的存在是节目的奠基石,只有开场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观众才会继续观看下去。开场白的现场性是对主持人极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主持人对于现场的把控能力,而且需要主持人如何渲染节目的气氛以及调节观众的情绪,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朗读者》的开场白常常运用设问的方法让观众进行瞬时思考,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引用大家熟知的文学作品片段或名言进行主题的剖析,以缩短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   7.杰克伦敦曾经说过一句话,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第三期)
  8.“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特殊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毕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废墟上渴望重建家园的纪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鲁迅写下的不能忘却的纪念。(第四期)
  9.“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这一幕发生在1917年,那时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到南京浦口火车站去送他,之后数年的时间里,父子俩摩擦不断,最终失和。(第七期)
  引用,文中夹插先前的成语或故事的部分。例7~9句均为明引,将名人所言或文学片段直接引用到开场白中,让其成为语段一部分。引用的使用,增强了开场白的文学性,提高了节目的说服力,这也是《朗读者》持续走红的一大原因。董卿的才华横溢,节目的独树一帜,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引用这一辞格外化出来的。例9中董卿开篇就引用了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话引出主题,我们深知《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写给自己的父亲的,引用《背影》的原文,尤其是关于父亲送行的这一段描写更是众所周知,无需强调“父亲”的主题,观众内心早已明了。
  10.说到生命你会想到什么呢?四季轮回,生命交替,一个你爱他如生命一般的人,还是我为什么要活着。(第三期)
  11.为什么偏偏是那样一个蹒跚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击中了我们的心呢?我想那是因为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不善言辞的朴素而深厚的父亲的形象(第七期)
  设问,即胸中早有定见,语中故意设问。一般而言,目的有二:一为提醒下文而问,二为激发本意而问。但《朗读者》开场白中的设问作用却很独特,既不提醒,也不激发,它存在的意义是吸引读者。《朗读者》是一档台上朗读,台下聆听,互动感、参与感较低的电视节目,加上嘉宾多为大家平常不熟悉的行业精英,少有那些“泡沫式”的娱乐明星,因此观众的熟识度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在开场白中穿插着些许的设问并加上适时地暂停,观众会不自觉地会有自己关于主题的思考时间,会拉回自己的思绪,提高他们的参与感。
  引用的书面性与设问的口语性,两者巧妙地结合形成了《朗读者》开场白文白相间的独特节目语言,这也成为其持续走红,甚至走进校园教学的一大原因。
  三、生动性——简短形象,雅俗共赏
  开场白是整个节目的开始,也是观众对每期节目最初的感受,因此开场白激发观众继续观看的兴趣,过于口语化会显得不够专业,过于书面化又會产生矫揉造作之感。《朗读者》常常综合运用多种辞格进行,且善用短句,以便观众领悟更明晰,更便于接受,有亲切生动之感。《朗读者》开场白中为吸引观众兴趣,常常采用譬喻、拟人等修辞,同时也偶出现仿拟、示现等辞格。
  12.纪念日是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绳扣,它纪念着一个生命的诞生和离去,也纪念着一段历史的开始和结束。(第四期)
  13.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第一期)
  譬喻,即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简而言之,以A写B,原因是B是一个不可言说或抽象的概念,用与其具有类似点的实在的A进行阐述,更便于对方接受。例12是单纯的比喻句,将抽象的“纪念日”比作实在的“绳扣”,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使用“结绳记事”来进行记录,这样的譬喻使得观众对于“纪念日”的概念有了更明白的认识。例13将抽象的“初心”比作了“种子”,种子是生活中的事物,种子是植物的开始,也是果实的最初样子,因此用“种子”喻“初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心”在我们一生中的地位。同时此句又将“初心”人格化,即拟人辞格,认为“初心”可以长大。譬喻及拟人的辞格均会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该句综合使用这两种辞格,让观众对于“初心”有着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
  14.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座座情感的博物馆,去看一件叫“想念”的藏品,会折射出怎样的光彩。(第二期)
  示现,即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例14句“情感”“想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博物馆”“藏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场白将不可见的概念示现为可见的事物,让观众更易于接受,增强亲切感。
  15.记得,或记不得;说得,或说不得;父亲,就在那里。(第七期)
  仿拟,为滑稽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这是陈望道先生首次提出“仿拟”辞格,略显狭义。王希杰先生认为仿拟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创新的一种说法”。例15的仿拟大致是符合王希杰先生的定义的,此句模仿了众所周知的扎西拉姆多多《你见或者不见我》“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的格式,与当期“父亲”的主题相结合。“父亲”一期的开场白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辞格,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及朱自清父亲的回信,文学性较强,最后采用仿拟辞格,不落俗套且亲切生动。
  文无定法,开场白如何抓人眼球实际上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只要不平淡无奇,不矫揉造作,亲切生动即可。一个高水平的开场白应该具有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写开场白时需要进行语言“美容”。“美容”最简单的途径就是灵活运用辞格,综合运用多种辞格可以让开场白更加鲜明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
  注释:
  [1]本文所有辞格的定义均出自陈望道先生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修辞学发凡》2017版。
  [2]本文语料均为笔者自己根据视频字幕所记录。
  参考文献:
  [1]常莉莉.抓住三要点 写好开场白[J].武汉:《写作》,2010(10).
  [2]陈兰香.汉语词语修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陈蔚.论毕飞宇小说《大雨如注》的修辞艺术[J].武汉:《写作》,2016(01).
  [5]过彤,张庆龙.《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J].杭州:《传媒评论》,2017(03).
  [6]王广清. 心动思凝一“听”间——例谈开场白的表达技巧[J].长春:《应用写作》,20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多学者、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以物喻人、以物讽世等手法,通过对物的描写,将对世俗、对人的情感进行表达。在以物喻人、以物讽世的文学风格创作中,王蒙是较为突出的一位文学创作者。从中外文学进行分析,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狐是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动物,以狐喻人,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惯用手法,在王蒙的《青狐》中,将社会、世俗、家庭、伦理、欲望、诱惑等等结合在一起,对
摘 要:《一个人的好天气》是日本小说家青山七惠所著中篇小说。该作品讲述一个20岁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生活的故事。小说中透露出的那份孤独的情怀耐人寻味,并引起了很多青年读者们的共鸣。本文将围绕小说主人公知寿的经历来分析其孤独的内心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析现代年轻人感到孤独的原因。  关键词:《一个人的好天气》;知寿;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北方民族大学一般科研项目《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德罗斯特作品解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YKY05。  摘 要:本文使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德国19世纪上半叶作家德罗斯特的诗歌《在塔楼边》进行分析,关注作品中女性外在和内心的解放,挖掘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分析诗歌中女性人物的身份建构以及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作品构建和谐生态女性社会的内涵。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徐婷婷(1992.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众所周知,沈从文具有“文体作家”之称,他的文体不拘常例,结构自由,随物赋形。在对文体纷繁的探索中,小说的散文化是沈从文收获颇丰的一块园地。小说散文化是对写实小说、情节小说的突破和超越,要求淡化故事情节
摘 要:周国平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将哲学思想大量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使作品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不仅是用文学语言来描绘哲学思想,在作品的语言风格上,同样独具一格。对周国平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与文章的语言风格,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只有将作者的思想读懂,才会更有利于我们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文章中所蕴含的财富。  关键词:哲理;美学;周国平;解读  作者简介:崔森林
摘 要:在爱伦坡的创作观中,整体效果始终是其坚守奉行的原则。在《丽吉娅》中,开篇的题记、美人意象的隐喻、场景作为内心世界的外化以及最关键的借尸还魂的情节设置,都可视为爱伦坡为了实现其整体效果而做出的精心安排。并且通过对关键线索的串联和联系,可以发现意志是小说在极力表现的关键词,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失去意志会出现的可怕情境,让读者同样在恐怖感中生发出对意志力量的关注。  关键词:《丽吉娅》;意志;整体效
摘 要:作为我国现代新诗著名流派的新月派代表诗人的徐志摩,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及其超然的想象力,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作出了大量经典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意境优雅风格婉约,想象丰富,字句圆润,彰显音乐之美,神韵飘逸多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和人性之美的光辉。这些独具一格的艺术特性和美学价值诗歌,在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歌;徐志摩诗歌;艺术特性  作者简介:刘妍(1983.
摘 要:《西线无战事》是由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保罗·博伊默尔为代表的德国士兵,在严酷的战争中出现种种异化的现象,并且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本文从弗洛姆的观点分析《西线无战事》异化的士兵形象,主要从三部分论述异化的士兵形象。首先,从外在环境的角度论述士兵异化的起因;其次,从内在精神的角度展现士兵异化过程;最后,士兵是“边缘人”异化结果。  关键词:《西
摘 要:黄宾虹先生作为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其绘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金石书法用笔风格的融入。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揉入了金石碑学的用笔,在流畅的画笔运行中,加入金石刻文的迟涩和凝重,营造出“内美静中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黄“金石入画”的特点由来进行阐述,结合金石古文的风格来对黄作品中“金石入画”的力与美进行赏析,提出黄宾虹将中国画的笔墨提炼推进到极致,作为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大师,其称号是当之无愧
摘 要:詹姆逊对文本的解读,不仅注重明确的叙事,而且注重的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文本本身恢复“充分的言语”,所以詹姆逊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并且作为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接受广泛的文论思想的同时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吸收和辩证的借鉴,并在文类批评中提出了“符码转换”的思想,可以说为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