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培养内容
  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英国学者泰勒)。
  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收到邀请为一种荣幸, 一般都会按时赴约。 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与途径
  1.课堂内的文化渗透。
  (1)课堂用语的使用要讲究技巧,让学生多接触英语及领会其内涵。
  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尽量用,而且要用得得当、用得巧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英语在它特定背景中的丰富内涵。
  (2)挖掘新教材内容,渗透相关文化知识。
  英美文化渗透在新教材的每个章节中,对新教材的内容有必要进行挖掘和延伸。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
  2.课堂外的文化渗透。
  有效利用课堂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仅仅凭每天课堂的45分钟,要让学生真正地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是勉为其难的,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高科技的发展、英特网的诞生、便捷的信息交换,给我们学习外语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通过看一些体现外国文化的电影、电视、录像,听一些当地简易的英语新闻,读一些体现英语文化的简易读本,让学生跟英语的使用零距离接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耳濡目染,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还可以组织英语剧社、英语角等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形式的语言环境。
  四、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教学之中,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高中体育教学不论是在教学的理念上还是在教学的模式上,变化都非常大,同时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推行新课改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本文就当前阶段对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体育教学 问题 策略  关于新课程的改革,其教学的目标是将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贯
期刊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从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身体训练要在遗传和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水平上对机体中的可变异部分施加影响,使之得到提高,以符合创造高水平成绩的需要。运动素质是学生有机体机能的综合表现,是比赛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从而深刻地影响形态和机能的改变并提高
期刊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法的误导仍然存在。一些英语教师由于长期使用统编教材或过去接受的是统编教材的教育,习惯了统编教材的“填鸭式”教学且乐此不疲,课堂教学“一言堂”,应试教育色彩甚浓,科研意识不强,仍然是相当一批教师的授课法则。这些教师在教学上虽然费时较多,却收效较低,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现在“升学率”的影响,二是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适应
期刊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中职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技校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读图能力,分别从记图、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教学方法和绘图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械 制图 教学 读图 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读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目前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技工学校,因
期刊
摘 要: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控铣的学习兴趣,并能因材施教,顾及全部学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使教法与学法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教学实施 分层教学 多元评价  一、背景研究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大部分班级为三年制的普通中职班,其学生本身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的改善历史课堂教学的良机,我们必须透过课堂,立足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严肃地研读课标、虔诚地尊重课本的同时,我们必须高于课标、高于课本,突破教材局限,优化教学形式,借鉴他山之石,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从而更好地走进课堂,还历史学科的历史味。  关键词:“双新” 立足 创新  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看历史资料却不喜欢看历史教材。是什么让历史课的历
期刊
在中职学校《禽的生产与经营》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掌握一技之长,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观
期刊
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19世纪德国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人生过得更幸福。我们学习科技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是为了生活得有幸福感。而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是对学生获得幸福人生的保障。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根基性的工程,而德育教育又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教
期刊
实心球作为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其本身枯燥无趣,再加上体育教材中也尚未对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做出明确说明,学生除了投掷的姿势不正确外,腿部、腰部到手臂的发力往往不能连贯起来,所以投掷的成绩不够理想,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分三步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最终联为一体。  一、初步掌握动作技术的学习阶段  学习阶段的任务是学生必须对运动技能具有完整正确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智力和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在电工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实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实验实习能力,主要指根据实验实习目的的要求,制订出实验实习方案、步骤,设计记录表格,合理地选择仪器,正确地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得出必要结论的能力。  首先,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