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旋律”概念起源与演进的再考察(1987-1990)

来源 :当代电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于“主旋律”概念的认识多有舛误,有必要进行概念史层面的考察.1987-1990年是“主旋律”概念的诞生及合法化时期.“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口号并非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提出的正式方针,而是会后报道对会议发言的整合,从而导致“主旋律”概念自诞生起便多义.“主旋律”一词随后经历了从题材/影片向思想/精神的语义扩大,并在同“娱乐片”等概念的“主流之争”中成功突围,最终于1990年正式上升为电影生产的指导方针.“主旋律”概念的复杂演进,映射出彼时多元的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2021年的国庆,进入金秋季节的华夏大地,鲜花竞放,稻果飘香.尽管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全根除,但被中国人民的巨手降服的毒株再也无法遮蔽中华大地上的无限风光,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和平安宁的节日氛围之中.中央电视台每天都播放着祖国山河壮丽、风光旖旎的画面.21世纪的中国人民幸福、祥和,新时代的中国社会繁荣、富强……谁会想到,我们今天所享有的这一切,与七十一年前在朝鲜所发生的那场战争有怎样的联系?那场由36万中华儿女的宝贵生命换取的血红胜利,不仅捍卫了人民共和国的尊严,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而且确保了华夏大地上中国人民
期刊
媒介基础设施是兼具技术性与社会性双重属性特点的“虚拟性”基础设施.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代社会中物质层面、结构层面、程序层面的基础,且始终存在.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面对未来的全新动力,无论是作为推进媒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技术,还是将在未来成为媒介基础设施的存在本身,都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媒介基础设施视域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分析人工智能对电影产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从而思考如何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媒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时代的产业技术融合升级.
悬疑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一种重要电影类型,融合了恐怖、犯罪、凶杀、惊悚等多种叙事元素.它以其精妙的剧情设置、虚实的时空架构以及意外的故事结局,使观影者产生强烈的悬念感和紧张感.中国悬疑电影在音乐创作方面从早期对西方悬疑电影的模仿,到今日的多维度音乐设计;从对西方传统大管弦乐队编制与配器法的借鉴,到当代丰富的现代音乐写作技法与音响空间的建构,中国悬疑电影的音乐设计正从听觉上强化观影者的悬疑心理与悬念体验,鼓励观众在适当的情况下跳出影片叙事而保持自觉思考和心理审视.本文将根据电影的叙事理论,从电影悬念的“音乐动
以《侠女》《少林寺》为代表的香港武侠电影音乐大量采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作曲手法,与电影所表现的题材以及时代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自2000年以来,以《卧虎藏龙》《英雄》等武侠电影音乐在创作技法与美学观念上进行了革新,其突出特点在于对东方文化想象的全面建构,通过音乐的方式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雅、含蓄的诗性.此外,《师父》《影》等武侠电影音乐呈现出实验性、先锋性的创作倾向,对电影视听艺术边界的拓殖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本文基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的“媒介基础设施主义”理论,以美国流媒体平台为研究文本,尝试探寻5G前景下流媒体基础设施的基本形式与搭建策略,分析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与文化建构方式,以探寻流媒体时代基础设施产业、技术与文化的变革.
社会符号学是当今符号学运动的一个重要层面.该学说采取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既关注社会与文化对符号表意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探究符号表意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作用.社会符号学在当代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是学界公认的社会符号学英-澳学派.该学派在韩礼德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巴尔特的传媒符号学理论、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以及其他相关批判理论模式,把符号学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形态批评之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该学派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该学派所开辟的话语与多模态分析这一领域,现已成为当今文化与社会符号学研究的一
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后,“我和我的”系列的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以下简称《父辈》)再次验证了“段落式”结构这一创作模式的可塑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类型片经验,也成为新主流大片创作的一种新样式.和前两部相比,《父辈》定位在与“父辈”的关系上,切入的视角有更明确的指向性,与表现对象的关系更加密切.“代际关系”一直是电影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它先天具备了构成冲突的因素——片名指称为“父辈”,是一种尊称,包含着敬意,决定着冲突的可调和性以及结局的圆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