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那么,如何上好小学计算机这门课就成了摆在各位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计算机 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那么,如何上好小学计算机这门课就成了摆在各位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以下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1、发展性特点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
2、综合性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3、应用性特点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理论和实践业已表明,计算机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因为计算机拥有图画、声音、交互控制、动画视频等我种手段和正在日益发展的远程通讯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和学习实际;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4、工具性特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计算機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现代社会的信息。
5、实验性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国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比如城镇中小学,上机实验操作的课时数与授课时数之比要求为1:1。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对于计算机较多的学校,学生的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
6、趣味性特点
计算机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的萌芽,教师应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形成真正的兴趣。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细心诱导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热情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耐心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特别要挖掘计算机与其它课程教学整合中体现出来的优越性,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
二、小学计算机的教学方法
1、实践法。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适当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应重点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新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希望对计算机进一步了解,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介绍的同时,应该给每位小学生实践的机会,第一次实践的结果非常重要,一次好的实践结果会给孩子单纯的心理产生好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因此在第一次的实践中,可以恰当的选取一些可以成功引起孩子兴趣的软件,如弹钢琴软件等,孩子在键盘上的操作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铃声和儿歌,便于使小学生们产生亲切感,从而对计算机产生兴趣。
2、愉快式教学法
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利用大屏幕投影仪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字母、手指,让他们按指法、键位、字母的相互关系去交朋友、找朋友,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马上进入实际训练,在开始阶段,不要求速度,只要求准确,在采用的训练软件中增加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力争将枯燥的训练变得形象生动一些。另外,在训练中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3、采用发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两者在性质、过程、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劣,相互为用,但基于计算机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适宜采用以发展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虽然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但教师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言语讲解上,还不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悟”出这些知识。这样既达到了知识点教学的目的,又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增强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会发现的技巧,还有利于记忆的保持。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直接获取了新知,同时也学会了靠自己获取新知的方法,其学习主体性得到发挥。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新知并让其强化记忆要好得多。
总之,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水平也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找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的。
计算机 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那么,如何上好小学计算机这门课就成了摆在各位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以下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1、发展性特点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
2、综合性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3、应用性特点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理论和实践业已表明,计算机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因为计算机拥有图画、声音、交互控制、动画视频等我种手段和正在日益发展的远程通讯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和学习实际;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4、工具性特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计算機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现代社会的信息。
5、实验性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国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比如城镇中小学,上机实验操作的课时数与授课时数之比要求为1:1。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对于计算机较多的学校,学生的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
6、趣味性特点
计算机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的萌芽,教师应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形成真正的兴趣。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细心诱导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热情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耐心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特别要挖掘计算机与其它课程教学整合中体现出来的优越性,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
二、小学计算机的教学方法
1、实践法。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适当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应重点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新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希望对计算机进一步了解,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介绍的同时,应该给每位小学生实践的机会,第一次实践的结果非常重要,一次好的实践结果会给孩子单纯的心理产生好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因此在第一次的实践中,可以恰当的选取一些可以成功引起孩子兴趣的软件,如弹钢琴软件等,孩子在键盘上的操作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铃声和儿歌,便于使小学生们产生亲切感,从而对计算机产生兴趣。
2、愉快式教学法
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利用大屏幕投影仪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字母、手指,让他们按指法、键位、字母的相互关系去交朋友、找朋友,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马上进入实际训练,在开始阶段,不要求速度,只要求准确,在采用的训练软件中增加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力争将枯燥的训练变得形象生动一些。另外,在训练中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3、采用发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两者在性质、过程、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劣,相互为用,但基于计算机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适宜采用以发展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虽然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但教师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言语讲解上,还不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悟”出这些知识。这样既达到了知识点教学的目的,又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增强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会发现的技巧,还有利于记忆的保持。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直接获取了新知,同时也学会了靠自己获取新知的方法,其学习主体性得到发挥。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新知并让其强化记忆要好得多。
总之,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水平也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找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