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断致力于解决好自身的环境问题,这也是对全球环境保护的重大贡献。从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再到引领者,40多年来,中国逐步走向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中央,国际环境合作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与国际环境合作。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政府派代表团赴斯德哥尔摩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掀开了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扉页。会上,代表团宣布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立场,推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斯德哥尔摩行动计划》等成果文件的形成。通过参会,中国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并于1973年8月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其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58个理事国之一。
加快形成国际环境合作新格局。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经济发展迎来高速增长期,国内环保事业和国际环境合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1979年,美国环保局代表首次访华,两国政府于1980年2月签署了《中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环保合作拉开序幕。中美环境合作是中国开展最早的双边环境合作,也是美国当时开展的为数不多的双边环境合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正式颁布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地位逐渐提高。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之一。
1992年6月,联合國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是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人类环境保护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会上,中国代表团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协调立场,推动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协议通过。
国合会闪亮登场。1992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成立,再次敞开国际环境合作的大门。国合会邀请大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对中国和世界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同研究探讨,提出的政策建议持续融入中国改革进程。
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发布,区域国际环境合作机制建立。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建立,旨在探讨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目前已召开20次会议。
核准《京都议定书》,向世界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2002年8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中国在会上宣布核准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会场掌声如潮。
解决跨界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推动中进入深化合作、全面务实的新阶段。双方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建立中俄环保分委会,在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固体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诸多有益实践。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于2011年建立了环保合作委员会,在跨界河流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估、跨界河流突发事件应急与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增进了互信。
生态环保成绩斐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政府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施泰纳曾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交出履约优异答卷。中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方面,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5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方面,全面淘汰了滴滴涕等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清理处置了历史遗留的上百个点位近5万余吨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废物,解决了一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中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的到2020年17%的目标;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群落,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
扮演规则制定重要角色。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可以说,中国提出的建设性方案影响着巴黎气候大会的谈判走向。中国于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就签署协定,9月3日批准协定;2016年,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政治支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积极将环保纳入国际经贸规则。随着中国贸易体量的快速发展,处理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从外部推动变为内生需求,在中瑞自贸协定谈判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催化下,中国迅速转变了处理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的思路,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谈判,是中国在欧亚地区完成的首个有独立环境章节的自贸协定谈判,具有重大意义。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环保能力建设。自2005年起,环境保护部通过举办发展中国家环保高级官员研修班,培训了来自非洲、亚洲、欧洲、拉美及南太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000多位高级环境官员,主题涉及“环境管理”“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危险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守法与执法”等。研修班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建设,不仅得到全体学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服务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共同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总体要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置“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化建设”专门章节。2016年12月,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联合国层面支持。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合作。
生态兴则民族兴。40多年来,乘着改革开放之风,中国用成绩向世界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力证明了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参与写作:姜欢欢、原庆丹、李丽平、张彬、李媛媛、黄新皓)
起步阶段(1972年-1992年):开启国际环境合作篇章,拉开中国环保事业大幕
参与国际环境合作。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政府派代表团赴斯德哥尔摩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掀开了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扉页。会上,代表团宣布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立场,推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斯德哥尔摩行动计划》等成果文件的形成。通过参会,中国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并于1973年8月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其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58个理事国之一。
加快形成国际环境合作新格局。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经济发展迎来高速增长期,国内环保事业和国际环境合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1979年,美国环保局代表首次访华,两国政府于1980年2月签署了《中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环保合作拉开序幕。中美环境合作是中国开展最早的双边环境合作,也是美国当时开展的为数不多的双边环境合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正式颁布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地位逐渐提高。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之一。
发展阶段(1992年-2002年):发声国际场合,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1992年6月,联合國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是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人类环境保护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会上,中国代表团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协调立场,推动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协议通过。
国合会闪亮登场。1992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成立,再次敞开国际环境合作的大门。国合会邀请大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对中国和世界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同研究探讨,提出的政策建议持续融入中国改革进程。
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发布,区域国际环境合作机制建立。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建立,旨在探讨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目前已召开20次会议。
开拓阶段(2002年-2012年):开拓合作伙伴,争做全球环境治理贡献者
核准《京都议定书》,向世界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2002年8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中国在会上宣布核准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会场掌声如潮。
解决跨界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推动中进入深化合作、全面务实的新阶段。双方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建立中俄环保分委会,在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固体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诸多有益实践。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于2011年建立了环保合作委员会,在跨界河流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估、跨界河流突发事件应急与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增进了互信。
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走向世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
生态环保成绩斐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政府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施泰纳曾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交出履约优异答卷。中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方面,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5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方面,全面淘汰了滴滴涕等1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清理处置了历史遗留的上百个点位近5万余吨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废物,解决了一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中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的到2020年17%的目标;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群落,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
扮演规则制定重要角色。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可以说,中国提出的建设性方案影响着巴黎气候大会的谈判走向。中国于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就签署协定,9月3日批准协定;2016年,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政治支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积极将环保纳入国际经贸规则。随着中国贸易体量的快速发展,处理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从外部推动变为内生需求,在中瑞自贸协定谈判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催化下,中国迅速转变了处理环境与贸易投资关系的思路,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谈判,是中国在欧亚地区完成的首个有独立环境章节的自贸协定谈判,具有重大意义。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环保能力建设。自2005年起,环境保护部通过举办发展中国家环保高级官员研修班,培训了来自非洲、亚洲、欧洲、拉美及南太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000多位高级环境官员,主题涉及“环境管理”“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危险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守法与执法”等。研修班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建设,不仅得到全体学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服务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共同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总体要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置“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化建设”专门章节。2016年12月,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联合国层面支持。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合作。
生态兴则民族兴。40多年来,乘着改革开放之风,中国用成绩向世界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力证明了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参与写作:姜欢欢、原庆丹、李丽平、张彬、李媛媛、黄新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