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w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GDP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随GDP水平上升而继续保持递增态势。除GDP外,另有若干因素显示了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中国农村当地的政府治理水平和前期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且奉献度较高;从政府行政改革的趋势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农村 政权建设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考察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简称农研会,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
  作者通过对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以及对农研会从成立至今的资料分析后认为: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因,农村经济发展是果,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及社会稳定引致了农村经济的持续攀升。
  自上世纪3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评估农村经济发展函数的变量进行实证性研究,并迅速掀起了一股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热潮,这主要是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完成的。他们从GNP(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个人收入、总体价格水平、人口等不同的因素入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由于考察的样本各异,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得出的数据相差很大[1]。
  但以往的研究数据大致都是基于全国范围进行的,专门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十分缺乏,即使有部分学者研究,也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大部分都是简单的描述分析。但是,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有那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这些影响因素作用的效果和程度如何?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回答。因此,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的研究和分析很有必要,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推动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依据国内已有的资料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均提到要在新历史时期加强我国基层政权建设这一问题。基层政权作为我国政权的基础,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比较辉煌,民众有目共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与后备支撑,国家政权建设做好了,从整体上可以维持社会稳定,又可以反作用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并且对农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古人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此话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3] "。所以我们的祖宗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这个道理,具体应用到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就是,执政理念发生了以下转变:一是由汲取型向施恩型政府转变;二是由管制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由任务型政府向区域自治型政府转变[4]。
  第二,政府价值取向的转变。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并且逐渐取得显著成绩,这一转变会越来越符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政府改革由以往注重公务员数量的精简向注重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的转变;由以往在效率、公平上的偏重向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的转变;由过去单纯注重GDP向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5]。改革的具体目标更明确,改革的途径更为清晰,改革更具有"内生性"并且越来越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政府的改革即将步入一个更为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更为成熟的关键阶段。
  第三,政府服务意识的转变。"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政府职能应该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这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各种不同的客观因素决定的,基层政权的工作对象是占我国人口80%的广大农民群众,面对的是农村、农业、农民这一长期棘手的"三农"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爆发点;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基层政权组织起着组织领导、沟通协调、技术推广、服务指导等诸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我国政府服务意识的转变有其客观必然性,从长远看,政府服务意识的转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更不容忽视。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依据我国已有的资料及国内外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分析可以清晰得出以下因素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惠农政策的影响。文章从已有的权威统计资料中挑选了地方政府的公共费用支出来检测地方政府对农村惠农政策的投入力度,因为我们相信公共费用的增加大体上可以反映出地方政府和职能机构在惠农政策中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贡献度,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政府治理水平的视角下进行分析,也不难看出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Rauch(1995)曾使用在多大程度上采用公务员制度(提高了政府职业化水平)的数据来度量政府治理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6]。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二,政府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影响。依据目前已有的权威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及2004年以来出台的若干干部管理的文件,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析得出我国政府改革将更加注重强化组织机构内部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具体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棘手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资料来源于《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第三,政府服务意识对农村中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农村中农业发展的难点在于:农业结构调整。该难点之所以成为一个困扰农民的难题,是因为农民没有办法利用自身的力量去解决自己在农作物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方面碰到的问题,因而农民必须借助于地方政府这一外力。地方政府如何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去处理好政府指导与农民生产经营自主的关系,把农业结构调整的自主权交给农民也就是成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已有资料和实践经验的考察研究,文章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1.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想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合理制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决策机制,从机制体制方面去完善、去改进。此项研究发现,GDP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随GDP水平上升而继续保持递增态势。
  2.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跟风追赶效应。通过对已有权威性资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其中至少有两个办法可以帮助解决,一是靠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内在动力的;二是靠政府宏观调控,如惠农强农政策,根据农村地区实际,因地制宜等。
  3.研究结果同时也显示,我国基层政府今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还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基层政府如何更深入的转变执政理念,如何更深入的转变政府价值取向以及服务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去探讨,去总结。
  参考文献:
  [1]周仲秋,龙岳辉.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3):pp.62-65.
  [2]曹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基层政权建设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16):pp.80.
  [3][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5589.htm.
  [4]马昌永,杨立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pp.39-42.
  [5][EB/OL]. http://www.hzdx.gov.cn/news/view.asp?id=702,2005-02-02.
  [6]Rauch,J.E., 1995,"Bureaucracy,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US Cities during the Progressive Er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5(4): pp.968-978.
  作者简介:张林(1985.12-),男,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
其他文献
中国早期书论的生成对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汉代至六朝时期的书论篇目中,即产生了中国书论的基本原理、审美范畴和常用品评术语,这些书论和历史上的文论
越秀金控的全称是“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87)于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6年4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00亿元资金收购广州越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