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什的人生故事以悲剧结尾。
5月24日,86岁的纳什与妻子艾丽西亚在挪威领取数学界最高奖“阿尔贝奖”后回到美国新泽西州。在乘坐出租车返家途中,车辆失控撞上防护栏,这对老夫妻被抛出车外当场身亡。
突如其来的离别令太多人深感意外。那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让纳什的名字为人们熟知,在影片的最后,纳什终于站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然而生活并未如电影那般,在最美好的瞬间戛然而止。
颁奖现场的连串问号
车祸发生那天,纳什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刚进入新一轮假期,学生大多已离校。该校2014级留学生蒋尚男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自己是通过微信得知此事的,随后,学校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对纳什及妻子的去世表示震惊与哀悼。“文章访问量很快近万,成百上千普林斯顿人都参与转发。还有一些曾与纳什打过交道的校友,纷纷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与他的合影,寄托哀思。”
或许是因为假期的关系,对纳什的悼念热潮仅限于网络上,校方尚未举行特别的纪念仪式。在纳什生前工作的范氏大楼一楼大门上,曾贴着一张A4纸打印的悼念公告,门把手上还插着一束鲜花。不过,5月29日当蒋尚男再次来到范氏大楼时,公告和鲜花都已不见了踪影。
21年前,《环球人物》记者常驻瑞典,纳什则刚刚攀上人生最巅峰——199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博弈论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三位数学家:约翰·豪尔绍尼、约翰·福布斯·纳什和赖因哈德·泽尔腾。两个月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记者见到了这位新科诺奖得主。
影片《美丽心灵》中,纳什因一番深情的获奖感言赢得满堂掌声:“我一直相信数字、方程式和逻辑关系,它们指引我找到真理。穷其一生,我不断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逻辑?真理又由谁来决定?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让我经历了从生理上到精神上再到幻觉上的洗礼。最终,我回到现实,找到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现实却并非如此闪耀。记者注意到,领奖台上的纳什满头银发,眼眶深凹,目光呆滞,脑袋总是微微向左侧倾斜,看上去像是大病初愈一般。
在场许多人读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忍不住嘀咕起来:纳什是谁?他的简历为何如此简单?从年龄来看,(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应该是他学术研究的高峰时期,为何简历上却一片空白?而他的获奖成果,竟是21岁时写的一篇仅27页的博士论文?
“纳什从20多岁就患有精神分裂症!”一位美国记者的话,在这一连串问号之后,又加上了重重的感叹号。左手天才,右手疯子。记者忍不住探究,纳什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该生是个天才”
1928年6月13日,纳什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他的父亲是电子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英文教师,有时也教拉丁文。
小纳什很聪明,最爱读书。他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回忆:“我的父母给了我一部百科全书,叫做《康普顿插图百科全书》。我还在孩童时期,就通过阅读它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喜欢国际象棋和音乐,能用口哨吹出巴赫的所有曲子。
但《美丽心灵:纳什传》的作者西尔维娅·娜萨调查后发现,纳什的“年少无知和社交障碍远比他拥有的任何特殊的智力更加明显”:“老师们说他做白日梦,要不就是唠叨个没完,不注意听老师的教导”,“常退缩到自己的秘密世界中去”。娜萨从纳什的同学那里得知,他在某家公司任职期间,曾“突然擅离岗位长达几小时,后来被人发现他躲在一个角落里装配一个设计精巧的老鼠夹子”。
1945年,纳什进入卡内基工学院攻读化学专业,后转到数学系,只用两年就拿到学士学位。靠着大脑里闪现的创意与灵感火花,他总能在迷宫般的数学宫殿里找到出口。数学教授达芬记得,一天,纳什找到他,说自己解开了一道难题。达芬看了一眼那道题,不禁大吃一惊:在不知道前人已经做出突破的情况下,纳什独立证明了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达芬在为纳什攻读博士学位出具的推荐信上,只写了一句话:“该生是个天才。”
1948年,20岁的纳什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歇根四所大学同时录取,并最终选择到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前身是创立于1746年的新泽西学院,1756年迁至风景优美的普林斯顿小镇,1896年正式改名。娜萨在《纳什传》中描述,“1948年的普林斯顿之于数学界,就好比巴黎之于画家和小说家、维也纳之于精神分析家和建筑师、古雅典之于哲学家和剧作家一样”,是该领域的“宇宙中心”,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冯·诺依曼等都在此任教。
普林斯顿数学系所在的范氏大楼,位于学校中心偏东的位置,是一座带有15层塔楼的新哥特式城堡,用红砖和石板砌成。在蒋尚男看来,相比校园里更有历史感的古堡,或更华丽的现代建筑,范氏大楼太不起眼,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扎根于泥土的稳重,以及拼命破土而出的力量”。
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是他到普林斯顿的第二年写的。论文提出了日后博弈论的最核心概念纳什均衡,讨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讨价还价。以“囚徒困境”为例:A、B两个嫌犯进了警局,隔离审讯时都面临以下选择:若互不揭发,由于证据不足,各判1年;一人揭发一人沉默,揭发者因立功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入狱5年;互相揭发,则证据确实,各判两年。考虑到对方的可能性选择,权衡之下,A、B可能更倾向于互相揭发而非同守沉默。和冯·诺依曼讨论的零和博弈不同,纳什探讨了更宽范围的博弈。我们可以将纳什均衡看作一种“和棋”,每个玩家的策略,都是考虑其他人策略后的最优反应。
因为揭示了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对局的深刻道理,纳什均衡成为分析竞争和谈判形势的有力工具。著名博弈论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尔森认为,发现纳什均衡的意义,能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相媲美。
精神分裂症患者
1950年6月13日,纳什在22岁生日那天戴上了博士帽。第二年,他应聘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那段时间,纳什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向一道道世界级数学难题发起冲击,还常常提出一些全新的解题方法。由于数学领域并没有设诺贝尔奖,有人开玩笑说:“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是表彰了纳什最不足称道的一项成绩而已。”
同一时期,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正试图将博弈论用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和外交策略,纳什受聘为其工作过一段时间。1954年,兰德公司主管接到警方电话,称纳什凌晨时分在洛杉矶公园的男子浴室里向警察露出下体,有同性恋倾向,被逮捕。经谈判,警方同意放弃起诉,但兰德必须开除纳什。人们后来认为,这次被捕正是纳什几年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起因。
1957年,纳什回到普林斯顿做访问学者,与来自萨尔瓦多的女学生艾丽西亚邂逅并很快结婚。一年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终身职位,艾丽西亚也怀孕了。
但这段幸福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很快,纳什的同事们发觉,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起初,他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讲课时会突然语无伦次,还热衷于给政治人物写一些奇怪的信;后来,他常低着头在大楼里走来走去,甚至光着脚走进餐厅。
1959年春,纳什被送进麦克莱恩医院。在那里,他受到监视、研究和分析,“一名年轻的精神医生被指定前来了解纳什的生活经历,完成一份不少于205个专题的有关他性格的全面目录”,问题涉及家庭、童年、疾病史等方方面面。据娜萨事后了解,虽然前去探望的人认为“纳什看上去并没有疯”,但经过50天观察,他的主治医生认为,“他的想法具有古怪而复杂的性质,既宏达又纠缠不清,他的紧张、多疑而又处处设防的举止,相对连贯的话语,没有表情的面孔,极度脱俗的声音以及不时出现的沉默,统统指向精神分裂症”。
纳什不能从事数学研究了。从医院出来后,他总觉得有人在监视他、要暗杀他,甚至一度想放弃美国国籍。美国的亲友有时会收到他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常写些与数字有关的奇怪的话,比如:“我今天搭乘77路公共汽车时想起了你”。
不久,纳什夫妇分居了。此后20多年,纳什有时住在西弗吉尼亚州妈妈的家中,有时回到普林斯顿艾丽西亚身边。
那段时间,纳什又被送进了“人满为患、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的特伦顿州立医院。娜萨在书中对于纳什这段经历的描述,如今读来依旧让人倒吸冷汗:“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里,每个星期有5天时间,纳什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一大早,一名护士就会叫他起床,给他打一针胰岛素。鲍梅克(医生)会在8点30分来到病房,纳什的血糖水平已经急剧下降,他会变得昏昏欲睡,自言自语,几乎不知道自己周围正发生什么事情,也许处于半昏迷状态……到了9点30分或者10点,纳什就会进入昏睡状态,越来越不省人事,直到在某个阶段,他的身体变得僵硬,像被冻僵了一样,手指也屈曲了。这时候,如果有必要的话,医生会用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他输入葡萄糖溶液。于是他就会清醒过来,这个过程缓慢而又痛苦不堪……”纳什后来将这种胰岛素治疗形容为“折磨”,并且抱怨它在自己的记忆中造成了巨大的断层,还让感觉变得迟钝,不能再想数学。出院后,他拒绝接受任何药物治疗。
1963年,纳什离婚,但艾丽西亚仍陪在他身边。她坚持认为,纳什虽已不能从事研究,但待在普林斯顿的数学圈子里或许对他有益。他的妹妹也觉得,“在别的地方,如果你行为古怪,人们可能把你看作疯子;但在普林斯顿这个有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地方,如果你行为古怪,人们会想,你可能是一个天才”。
蒋尚男从师姐沈诞琦的文章里知道了接下来的故事:“学生们常看到一个穿着红跑鞋的中年人形容枯槁地在校园里游荡,在整块黑板上写下不合逻辑的公式,拿着几百张前夜刚演算好的数学公式出现在某教授的办公室。”于是他有了个绰号,“范氏大楼的幽灵”。
为了帮助纳什,同事们常会替他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也特意允许他到计算机室工作。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会重新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大家都以为,一位数学新星将从此陨落。
这个家庭的另一个悲剧,发生在纳什的儿子约翰尼身上。他和父亲一样喜欢数学和国际象棋,也同样产生了幻听。娜萨在书中写到,当约翰尼出现幻听,并被送进一家诊所时,“艾丽西亚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最害怕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她才华横溢的儿子得了跟父亲一样的病”。
“人知其所知”
所幸的是,纳什最终还是缓慢而坚定地折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没有借助任何外部治疗的情况下,纳什的病情竟然慢慢减轻。他开始走出孤独,可以和同事们讨论一些数学问题了。最明显的变化是,他又能做数学题了,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在给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经济学系教授库恩的一封邮件中,他写道:“最终,我从非理性的思维中抽离,没有用药,只是靠着年龄增大时荷尔蒙的天然变化。” 之后的故事更加顺理成章。1994年,在等待了许多年后,纳什终于收获了诺奖评委会的青睐。
事实上,诺奖评委会早就考虑要给博弈论的建树者颁奖,库恩也一直为纳什的获选四处游说。可每到最后关头,纳什的名字总被评委们搁置一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纳什是否够格,而在于他恢复得如何。毕竟,将诺奖授予一个精神病患者,这在此前从未有过。评委会还担心,纳什是否能遵照惯例,出席庄严的颁奖仪式、接受记者采访、发表演说以及参加特定题目的辩论。而库恩认为,如果仅仅因为纳什患有精神病而不给他授奖是极不公平的。
终于,1994年10月11日的清晨,纳什接到了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纳什的获奖,为这位天才的悲剧带来了一个喜剧的高潮。获奖后,他婉言谢绝了记者采访,对媒体只说了一句话:“人知其所知。”
2001年,纳什与艾丽西亚复婚。同年,根据《纳什传》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上映,并一举捧回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几乎在一夜之间,纳什的传奇人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纳什自己在看过这部电影后表示:“我觉得主角有那么一点点像我。”但在2004年的一次访谈中,他明确地说,“这部电影对我的经历做了艺术加工,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却没有准确表现出我所患妄想症的症状。”
“纳什教授当然很伟大,他是普林斯顿公认的校宝级人物。但更多人似乎将影片中那个从事密码破译工作、被精神疾病困扰、与妻子恩爱白头的传奇男主角与他画上等号。他们将‘与纳什教授合影’看做自己大学几年的‘必做事情’,并以此为荣。”蒋尚男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蒋尚男也曾在校园里偶遇纳什。201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她在范氏大楼外的小路上看见纳什蹒跚的背影。激动之余,她几乎不假思索地冲上前去,与老人打招呼。“可能是我出现得太突然了,纳什教授像个受惊吓的孩子,直愣愣地看着我。慢慢地,他的状态才松弛下来。”
“听说我来自北京,纳什教授说2011年诺贝尔获得者论坛召开时他在北京住过一两周,‘那里有长城、故宫,我太喜欢故宫了,它超级美丽,只是太大了,容易迷路。’我问起他的近况,他说自己还在做博弈论的研究,并如数家珍地说起博弈论的相关情况,可惜我听不懂。”回忆起那次短暂的见面,蒋尚男清楚地记得,交谈的全程,纳什几乎没有笑过,只在谈到博弈论的时候,脸上才有了神采。“我明显感觉,他看我的眼神非常空洞。虽然面对面,但我们之间似乎有一层看不见的屏障。在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后,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对任何一个人敞开心扉。”
那天的交谈结束后,纳什如往常一样,在范氏大楼外的小道旁等着艾丽西亚来接自己。蒋尚男回过头,看到萧瑟秋风中,单薄的老人就那样孤零零地站着,“让人觉得蛮有电影的画面感,也有点儿凄凉”。
从天才到疯子,仅一步之遥
纳什的去世,带走了一段天才的传奇,也结束了一个疯子的故事。而在科学、艺术和文学等各个领域,像纳什一样“疯癫的天才”从来不乏其人。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精神病倾向几乎贯穿牛顿的一生。“他情绪波动很大,时常处在‘狂野的热情’中,很难与人相处。”后人在整理牛顿日记时发现,为了研究眼睛与视觉间的关系,他曾用一根粗针扎进自己的眼球和眼骨之间,然后用粗针顶端压迫眼球。人们并不知道牛顿做这个实验的动机,但有研究人员认为,牛顿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他患上阿思佩尔格综合征的结果。“患有这种精神疾病的人,会在某些方面出现强迫性兴趣,这有可能使患者在该领域取得非凡成就。”抑郁症、躁郁症,甚至精神分裂……学者发现,牛顿可能患有的精神疾病种类,几乎与他的成就一样多。
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梵高,同样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1879年,26岁的梵高被教会解雇,随后他与亲人不睦,向丧偶的表妹求婚又被拒绝……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梵高的精神几乎崩溃,患上间歇性神经错乱和癫痫病。神志清醒时,他肆意挥洒才情,不停作画;病情发作时,他曾喝松节油企图自杀,也曾用剃须刀片割下自己的耳朵。每次恢复清醒,梵高对精神病的恐惧就会加深一分。1890年,在又一次病情反复后,梵高终于不堪忍受,开枪自杀。墨西哥物理学家阿拉贡后来发现,或许正是这难以摆脱的精神疾病,给梵高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他画里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漩涡,居然和半个世纪后科学家用来描述湍流现象的数学公式不谋而合,而这些画正是他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时所作。
进入20世纪,世界还因为精神疾病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女作家——英国人伍尔芙。
伍尔芙出身名门,13岁时母亲的去世,以及两位同母异父兄长的性骚扰,让她的精神近乎崩溃。她将自己锁在书本的世界中寻求慰藉。婚后,她受到丈夫的悉心照料,但这并没能让她逃离精神疾病的侵扰。1913年,伍尔芙吞服了近百片安眠药,险些丧命。同年,她完成了第一部小说《远航》。1920年后,伍尔芙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作品却越来越多:《雅各的房间》《达洛维夫人》等都完成于此时。1941年,写完小说《幕间》后,严重的幻听使伍尔芙预感到另一次精神崩溃的来临。她不堪忍受折磨,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纵身跳进寓所附近的河里,结束了游走在优雅和疯癫间的一生。
人们好奇:为什么天才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伊发现,天才们很喜欢成功刹那带给自己的心理流畅,会为尽快体验到下一次流畅而疯狂工作。“一旦思考和创作受到挫折,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失控,走向另一个极端。”另一位研究者发现,天才的思维远比一般人活跃,能在思考时跨过常人难以跨越的思维界限,“但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缺乏情绪控制能力,这非常容易导致精神疾病”。这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所说:“天才与疯子比邻。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