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诗赏析

来源 :第二课堂(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拆字诗在诗苑中别具一格,因为作者不仅要抒写出内容的主旨,还要利用汉字的特点藏巧含慧,大做文章。且看唐代皮日休的一首《晚秋吟》:
  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此诗的一、三句描绘了晚秋景色:秋雨濛濛里,室内的小炉煨着酒,诗人怡然安适。“免去玄冠手刈禾”的意思是,脱去身上的官衣干脆变成农夫。“今人无计奈侬何”是说,如今那些热衷功名利禄的人,又能把悠闲自律的我怎么样呢?
  诗作把作者清高坦荡的情怀表达得十分得体,更奇的是,题目“晚秋吟”三字在诗句中被拆成了“日”“免”“禾”“火”“口”“今”等六个字,均匀地散布于句末与句首,尾首衔接,可分别组成一个拆离了的字。恰如驱羊入栏,不露痕迹。
  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一首拆字诗,则是另一番手法。诗云: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乃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归,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此诗中的“明”“岚”“破”“枯”“何”“重”“咏”“志”八个字,作者把它们从结构上一分为二,分别是:“日”和“月”,“山”和“风”,“石”和“皮”,“木”和“古”,“人”和“可”,“千”和“里”,“永”和“言”(繁体的“咏”字),“士”和“心”。
  在诗的一、二、三、四、五、七句中,均由句中的第一字与第二字合成为第三字,惟有第六句、第八句里是把字拆开,即“重”字拆开成为“千”和“里”,“志”字拆开成为“士”和“心”,位置稍有变异。作者利用汉字的合体字拆开之后仍然是字的特点,或先分后合,或先合后分,遣词造句,押韵成篇。
  此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的自然景物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日月明暗、山岚自起的自然规律;二是石破仍坚、木枯犹活的自然情景。后四句写情,也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怀念知心友人,盼其早日归来,愿彼此情谊永笃;二是诉说自己虽羡慕仙人骑鹤归隐,可又壮心未已、意在进取的矛盾心态。
  全诗错综有致,且极易记诵。可拆可合,可谓是字字句句生辉,趣味盎然,堪称为拆字诗中的佳作。
  (编辑之杰)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了领导—部属交换对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影响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下属心理授权感知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