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世纪的六十、七十年代,欧美众多国家都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文化青年群体性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反叛此起彼伏。而行为艺术逐渐兴起于此时,作为女性艺术家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七十年代进行的大量行为艺术表演开启了她“行为艺术之母”的旅程。作为当时突破传统艺术形式的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通过“痛苦”、“忍耐”和“能量”,向观众传达着超越肉体的强大精神力量,其影响不亚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不同的哲学与新思潮眼花缭乱,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需要人们思考与解决。
【关键词】行为艺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女性艺术
作为“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1946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长期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童年时,用宗教和共产主义共同交织了她疯狂的意志力,以至于支持她完成之后艱难的演出。从十二岁接触激进的新材料艺术作品到二十岁在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之后前往汉堡和巴黎的美术学院深造。随后不满足与传统二维艺术表达方式,逐步从装置艺术摸索向行为艺术发展。“。“我极力地让自己不受人和人, 以及任何事的影响。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对我来说很重要。”关于玛丽娜自身经历,在沈莹翻译的《心灵会晤——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劳里·安德森的对话》(”Meeting of minds: Marina Aramovic and Laurie Anderson” Modern Painters, March 2010)这一访谈录对话中她自己提及她厌倦了通过绘制传统二维绘画挣钱,表示没有兴趣变成一个好画家,并且收集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烧毁。
于是便有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典型代表作的《节奏‘10至0’》(Rhythm)系列。当时正值反文化运动高潮,由美国发起波及欧洲众国。在表演中,玛丽娜把刀片吞进胃里,躺在燃烧的木质五星围栏中直至昏迷(《节奏5》1974),甚至给自己的身体注射麻药任由在场观众摆弄,而在室内的道具中甚至包括一把有一颗子弹并且上了膛的手枪(《节奏0》1974),这一次她离死亡很近。她在访谈中说:“我测试自己的极限,来改变自己。但我也从观众那里获取力量,改变他们。在房间里,强大的行为表演将改变每个人。”关于这一点,在《节奏0》的表演中她绝对做到了,《节奏0》探讨了在无需担当责任的情况下参与者的侵犯性与攻击性,这次行为也被当做探索任性道德底线的心理学经典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行为艺术家乌雷(Ulay),在与乌雷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共同完成了著名的《无量之物》(Imponderabilia)和《休止的能量》。前者在汪明安与陈达国合作的《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中解释为男性形象较为强势,具有攻击性,而女性形象更加无害温柔,所以当面对男性和女性的裸体时,大部分观众都选择面对着女性裸体通过狭窄的过道。在男性掌控毒箭对向女性心脏这一细节中体现社会中男性掌握权力的主流性,男人在危险游戏中掌握主动权,女性为自己的过分依赖承担着受伤害的地位。玛丽娜为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女性行为艺术家之一,表示玛丽娜利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她所遭遇的经历,打破了公众对个体身体的约束和自身生理、心理的界限,从而达到艺术与生活互通互现。艺术家用平凡的身体“有意味”地展示行为过程从而展示艺术。这种艺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生活”的边界。关于女性艺术与女性主义艺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区别,这里片面的将女性主义冠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我是不赞同的,这个问题可以成为下一个研究问题。
痛苦、受难、忍耐一直是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核心。而后这个概念发展成为痛苦、忍耐与能量。在她的近期作品中,一个名为《军训》的表演更是使观众全身心的投入行为艺术表演中,让参与者换上白大褂并且没收手机,屏蔽了一切能够干扰观众心灵的外物。《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馈赠——未来的行为艺术:“占领舞台”项目第六章》中,比利安娜对她进行采访,阿布拉莫维奇讲述了她在使作品和观众发生关系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关注与怎样让观众真正的进入美术馆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所进行的尝试。包括上述中《凝视》即与观众面对面相坐对视,《军训》中没收随身物品换上白大褂接受训练,《在中间》中与观众签协议,如果想看作品就必须付出40分钟时间等一系列的尝试,试图打破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无形之墙,从而同观众进行更高层面的精神互动。为此,她还曾前往西藏与禅师们一起修行,达到身心合一,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库尔特曼认为:“艺术家是现代社会的巫师,他不生产物体,而是赋予自我责任,奉献社会。巫师是使物质和精神力量合二为一的人。”纵观玛丽娜的行为艺术作品,她似乎渐渐印证着这句话。
参考文献
[1]Theodore Roszak: The Making of A Counter Culture: Reflections on the Technocratic Society and ItsYouthful Opposition.Garden City: New York, 1969.
[2]肖恩·欧哈根(美).刀、火、身体和耐力——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访谈[J].陈婕,译.画刊,2013(3): p34-39.
[3]蔡青.行为艺术现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朱迪特·巴特勒.身体之重:论“性别”的话语界限[M].上海:三联书店,2011.
[5]洪颖.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的方法维度[J].民族艺术,2007(1).
【关键词】行为艺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女性艺术
作为“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1946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长期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童年时,用宗教和共产主义共同交织了她疯狂的意志力,以至于支持她完成之后艱难的演出。从十二岁接触激进的新材料艺术作品到二十岁在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之后前往汉堡和巴黎的美术学院深造。随后不满足与传统二维艺术表达方式,逐步从装置艺术摸索向行为艺术发展。“。“我极力地让自己不受人和人, 以及任何事的影响。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对我来说很重要。”关于玛丽娜自身经历,在沈莹翻译的《心灵会晤——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劳里·安德森的对话》(”Meeting of minds: Marina Aramovic and Laurie Anderson” Modern Painters, March 2010)这一访谈录对话中她自己提及她厌倦了通过绘制传统二维绘画挣钱,表示没有兴趣变成一个好画家,并且收集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烧毁。
于是便有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典型代表作的《节奏‘10至0’》(Rhythm)系列。当时正值反文化运动高潮,由美国发起波及欧洲众国。在表演中,玛丽娜把刀片吞进胃里,躺在燃烧的木质五星围栏中直至昏迷(《节奏5》1974),甚至给自己的身体注射麻药任由在场观众摆弄,而在室内的道具中甚至包括一把有一颗子弹并且上了膛的手枪(《节奏0》1974),这一次她离死亡很近。她在访谈中说:“我测试自己的极限,来改变自己。但我也从观众那里获取力量,改变他们。在房间里,强大的行为表演将改变每个人。”关于这一点,在《节奏0》的表演中她绝对做到了,《节奏0》探讨了在无需担当责任的情况下参与者的侵犯性与攻击性,这次行为也被当做探索任性道德底线的心理学经典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行为艺术家乌雷(Ulay),在与乌雷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共同完成了著名的《无量之物》(Imponderabilia)和《休止的能量》。前者在汪明安与陈达国合作的《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中解释为男性形象较为强势,具有攻击性,而女性形象更加无害温柔,所以当面对男性和女性的裸体时,大部分观众都选择面对着女性裸体通过狭窄的过道。在男性掌控毒箭对向女性心脏这一细节中体现社会中男性掌握权力的主流性,男人在危险游戏中掌握主动权,女性为自己的过分依赖承担着受伤害的地位。玛丽娜为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女性行为艺术家之一,表示玛丽娜利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她所遭遇的经历,打破了公众对个体身体的约束和自身生理、心理的界限,从而达到艺术与生活互通互现。艺术家用平凡的身体“有意味”地展示行为过程从而展示艺术。这种艺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生活”的边界。关于女性艺术与女性主义艺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区别,这里片面的将女性主义冠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我是不赞同的,这个问题可以成为下一个研究问题。
痛苦、受难、忍耐一直是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核心。而后这个概念发展成为痛苦、忍耐与能量。在她的近期作品中,一个名为《军训》的表演更是使观众全身心的投入行为艺术表演中,让参与者换上白大褂并且没收手机,屏蔽了一切能够干扰观众心灵的外物。《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馈赠——未来的行为艺术:“占领舞台”项目第六章》中,比利安娜对她进行采访,阿布拉莫维奇讲述了她在使作品和观众发生关系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关注与怎样让观众真正的进入美术馆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所进行的尝试。包括上述中《凝视》即与观众面对面相坐对视,《军训》中没收随身物品换上白大褂接受训练,《在中间》中与观众签协议,如果想看作品就必须付出40分钟时间等一系列的尝试,试图打破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无形之墙,从而同观众进行更高层面的精神互动。为此,她还曾前往西藏与禅师们一起修行,达到身心合一,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库尔特曼认为:“艺术家是现代社会的巫师,他不生产物体,而是赋予自我责任,奉献社会。巫师是使物质和精神力量合二为一的人。”纵观玛丽娜的行为艺术作品,她似乎渐渐印证着这句话。
参考文献
[1]Theodore Roszak: The Making of A Counter Culture: Reflections on the Technocratic Society and ItsYouthful Opposition.Garden City: New York, 1969.
[2]肖恩·欧哈根(美).刀、火、身体和耐力——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访谈[J].陈婕,译.画刊,2013(3): p34-39.
[3]蔡青.行为艺术现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朱迪特·巴特勒.身体之重:论“性别”的话语界限[M].上海:三联书店,2011.
[5]洪颖.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的方法维度[J].民族艺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