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为普通民众和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和民意沟通而搭建的新通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有利于政府机构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同时也能使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舆论 对策
一、网络新闻发言人是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是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的开始,自9月1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以来,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省市的网络发言人纷纷亮相,而在2009年11月南京更是推出90个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并率先建立了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
1、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界定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过:“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公关框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通过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与媒体和公众实现沟通,用政策议程引导传媒议程和社会舆论的职能。”同样,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由政府部门指定的专门人员,主要负责对外发布政府的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其目的是做好网上宣传,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发言人的设立是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职能定位上的又一次跨越,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网络发言人的设立为政府争取成为首发信源设立了新的平台,同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消除网上不实信息所形成的首因效应,为网上传播打下良好的信源基础。
2、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舆论引导优势
人民网的网络调查表明,超过82%的公众支持所在省市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其中,53%以上的人认为,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及时地对网络民意做出反馈;近38%的受访网民认为,这可以原汁原味地传达政府权威声音,直接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提问。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遵循的是一种包括政府推动、媒介联合、民众参与的三方互动模式。政府注意网络民意乃大势所趋,历数“躲猫猫”、“俯卧撑”、“楼脆脆”等发端于网络并迅速大范围流传的流行语,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及时回应网民,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是势在必行。而网络发言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具有舆论引导优势。
(1)快捷性
首先,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保证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发言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可以为政府取得舆论的主动权,这样能更好地满足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更好地维护广大民众的知情权。
其次,网络新闻发布的方式简单,不需要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发布,方便快捷,政府能够有效搜罗信息,及时掌握舆情,发言频率更高更迅速。
(2)传播的广泛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手机网络用户也达到2.77亿。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代表的利益也趋于多元化,一方面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扩大信息的传播速度,发布空间范围更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可行性,扩大舆论监督的群体。
(3)互动性
网络新闻发布可以有效实现官民互动,网络新闻发言人可以代表政府将信息发布到网上,还可以把网民们的意见看法及时反映给相关领导,这样的互动方式有利于信息传播与反馈的保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民众的参政意识。
(4)接近性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使得信息发布更加细致,事无巨细,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联,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拉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二、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网络新闻发言人目前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新闻发言人刚刚起步,不够普及和完善
各地政府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是面对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所推行的与时俱进的新方式,网络信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速与互动性,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出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可喜的,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2)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虽然可以说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在网络上的延伸,但其所应具备的素质却并不局限于技术意义的延伸。由于网络信息海量,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网络镜像的放大特点等都对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应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应随时关注网络舆情,敏锐洞察言论动态,能够积极进行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要少讲官话套话少打太极,需要有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和灵活严谨的思维,需要了解网络语言,做好民情反馈工作。
(3)发布信息的更新速度和反馈不够及时
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还不够及时。网络新闻发言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快捷、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对事件形势进行动态监测后做出前瞻分析和判断,对民众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主动解释说明,而不要等到矛盾发生后再出面澄清。只有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地发布权威信息,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网络舆论的方向,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力。网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定期发布信息,还要有危机预警意识,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总之,快速及时地主动发布信息,不仅比被动答复好,还可以减少一些重复的工作量。
(4)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不足
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互动性,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优势之一也是可以与民众进行最直接的沟通交流,然而目前这种一对一的交流互动还不够,相对于论坛和电子邮件,诸如QQ、MSN等即时在线聊天工具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沟通平台,以保证信息发布和信息反馈的时效性。
2、改进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议
(1)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要防止形式化、模式化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发布,从根本上来讲还需要政府改变对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的认知和态度,主动去关注民众所关注的问题。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存在一些陋习,一些新闻发言人给人的印象是大话套话居多,宣传迹象明显,由此影响了发布效果,网络新闻发言人应利用自身及时性、亲民性的优势,踏实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此外还要防止利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来隐蔽地管制舆论。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向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来巧妙地影响媒体舆论,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流言止于公开,只有真正地做到尊重广大民众的知情权,才能使网络成为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载体,才能营造出真正和谐的舆论环境。
(2)加强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培训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政府机构进行组织传播、处理政府公共关系的专门人员,网络新闻发言人也属于新闻发言人,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之外,坚定的政治立场、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良好的新闻素养也是做好工作的必备素质。当前,不少的网络新闻发言人还存在“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与作为网络新闻发言人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政治素养有关。
网络新闻发言人要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与技能要求,学习电脑操作技能,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已经走上或即将走上网络新闻发言人岗位的干部进行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的格式化培训。
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权威性与职业素养都需要加强,如今各地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大多为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负责人很难专心致志于网络新闻发布和回复网民留言,更难以与网民在线交流。可以考虑在新闻发言人之外设立专人做助手,助手兼职为网络新闻发言人,这样既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网络舆论问题,又能做好与主管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联动。
(3)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网络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信息和获取网民建议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上网访民意”,更要“下网解民忧”。因此,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要确保发言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也就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比如政府部门应给予网络发言人一定的自主权,部门和发言人统一口径,创立联动制度来支持发言人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持续性,切实地发挥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发言人长久地生存下去。
总之,“大众麦克风”时代,尤其当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敏感问题时,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民意的表达,政府应该本着开明、开放、诚恳的态度,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化危机为转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延伸,正如我国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一样,也应该看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也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①黄冲,《80.3%网友希望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中国青年报》,2009-9-15
②张星、陶维洲,《南京90个部门推出网络发言人24小时内回复网贴》,《现代快报》,2009-12-6
③邓聿文,《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喝彩还为时尚早》,《东方早报》,2009-09-09
④徐峰,《网络发言人:以虚拟倒逼现实》,《广州日报》,2009-08-09(A5)
(作者:韩晓辉,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新闻学硕士;汪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舆论 对策
一、网络新闻发言人是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是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的开始,自9月1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以来,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省市的网络发言人纷纷亮相,而在2009年11月南京更是推出90个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并率先建立了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
1、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界定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过:“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公关框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通过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与媒体和公众实现沟通,用政策议程引导传媒议程和社会舆论的职能。”同样,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由政府部门指定的专门人员,主要负责对外发布政府的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其目的是做好网上宣传,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发言人的设立是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职能定位上的又一次跨越,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网络发言人的设立为政府争取成为首发信源设立了新的平台,同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消除网上不实信息所形成的首因效应,为网上传播打下良好的信源基础。
2、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舆论引导优势
人民网的网络调查表明,超过82%的公众支持所在省市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其中,53%以上的人认为,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及时地对网络民意做出反馈;近38%的受访网民认为,这可以原汁原味地传达政府权威声音,直接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提问。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遵循的是一种包括政府推动、媒介联合、民众参与的三方互动模式。政府注意网络民意乃大势所趋,历数“躲猫猫”、“俯卧撑”、“楼脆脆”等发端于网络并迅速大范围流传的流行语,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及时回应网民,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是势在必行。而网络发言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具有舆论引导优势。
(1)快捷性
首先,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保证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发言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可以为政府取得舆论的主动权,这样能更好地满足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更好地维护广大民众的知情权。
其次,网络新闻发布的方式简单,不需要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发布,方便快捷,政府能够有效搜罗信息,及时掌握舆情,发言频率更高更迅速。
(2)传播的广泛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手机网络用户也达到2.77亿。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代表的利益也趋于多元化,一方面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扩大信息的传播速度,发布空间范围更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可行性,扩大舆论监督的群体。
(3)互动性
网络新闻发布可以有效实现官民互动,网络新闻发言人可以代表政府将信息发布到网上,还可以把网民们的意见看法及时反映给相关领导,这样的互动方式有利于信息传播与反馈的保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民众的参政意识。
(4)接近性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使得信息发布更加细致,事无巨细,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联,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拉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二、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网络新闻发言人目前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新闻发言人刚刚起步,不够普及和完善
各地政府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是面对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所推行的与时俱进的新方式,网络信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速与互动性,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出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可喜的,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2)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虽然可以说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在网络上的延伸,但其所应具备的素质却并不局限于技术意义的延伸。由于网络信息海量,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网络镜像的放大特点等都对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应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应随时关注网络舆情,敏锐洞察言论动态,能够积极进行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要少讲官话套话少打太极,需要有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和灵活严谨的思维,需要了解网络语言,做好民情反馈工作。
(3)发布信息的更新速度和反馈不够及时
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还不够及时。网络新闻发言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快捷、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对事件形势进行动态监测后做出前瞻分析和判断,对民众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主动解释说明,而不要等到矛盾发生后再出面澄清。只有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地发布权威信息,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网络舆论的方向,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力。网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定期发布信息,还要有危机预警意识,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总之,快速及时地主动发布信息,不仅比被动答复好,还可以减少一些重复的工作量。
(4)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不足
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互动性,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优势之一也是可以与民众进行最直接的沟通交流,然而目前这种一对一的交流互动还不够,相对于论坛和电子邮件,诸如QQ、MSN等即时在线聊天工具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沟通平台,以保证信息发布和信息反馈的时效性。
2、改进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议
(1)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要防止形式化、模式化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发布,从根本上来讲还需要政府改变对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的认知和态度,主动去关注民众所关注的问题。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存在一些陋习,一些新闻发言人给人的印象是大话套话居多,宣传迹象明显,由此影响了发布效果,网络新闻发言人应利用自身及时性、亲民性的优势,踏实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此外还要防止利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来隐蔽地管制舆论。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向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来巧妙地影响媒体舆论,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流言止于公开,只有真正地做到尊重广大民众的知情权,才能使网络成为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载体,才能营造出真正和谐的舆论环境。
(2)加强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培训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政府机构进行组织传播、处理政府公共关系的专门人员,网络新闻发言人也属于新闻发言人,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之外,坚定的政治立场、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良好的新闻素养也是做好工作的必备素质。当前,不少的网络新闻发言人还存在“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与作为网络新闻发言人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政治素养有关。
网络新闻发言人要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与技能要求,学习电脑操作技能,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已经走上或即将走上网络新闻发言人岗位的干部进行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的格式化培训。
当前,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权威性与职业素养都需要加强,如今各地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大多为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负责人很难专心致志于网络新闻发布和回复网民留言,更难以与网民在线交流。可以考虑在新闻发言人之外设立专人做助手,助手兼职为网络新闻发言人,这样既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网络舆论问题,又能做好与主管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联动。
(3)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网络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信息和获取网民建议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上网访民意”,更要“下网解民忧”。因此,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要确保发言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也就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比如政府部门应给予网络发言人一定的自主权,部门和发言人统一口径,创立联动制度来支持发言人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持续性,切实地发挥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发言人长久地生存下去。
总之,“大众麦克风”时代,尤其当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敏感问题时,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民意的表达,政府应该本着开明、开放、诚恳的态度,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化危机为转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延伸,正如我国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一样,也应该看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也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①黄冲,《80.3%网友希望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中国青年报》,2009-9-15
②张星、陶维洲,《南京90个部门推出网络发言人24小时内回复网贴》,《现代快报》,2009-12-6
③邓聿文,《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喝彩还为时尚早》,《东方早报》,2009-09-09
④徐峰,《网络发言人:以虚拟倒逼现实》,《广州日报》,2009-08-09(A5)
(作者:韩晓辉,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新闻学硕士;汪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