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困境与策略r——以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skysky094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数量和占比较低、不同民办本科高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数量差距较大.学校教学经费有限、缺乏对课程建设的系统规划、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不明确;教师课程建设动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等因素制约了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了促进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关注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完善规章制度,支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注重分层分类,大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其他文献
五育并举是一个严密的教育体系,借助朋辈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更为科学、高效的高校育人机制,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需要在当前的困境中求突破,在大树干中发新芽,为高校育人体系的构建注入新能量.高校朋辈育人体系的构建以优秀的大学生(朋辈育人者)为教育者展开,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起到引导、帮扶、带动、辅导、示范的作用,同时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搭建育人平台、配强指导老师、优化培养机制、打造网络育人社区等条件,形成一个闭环的五边绕中心的育人系统.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了与其他“四育”同等的高度与地位.就高校劳动教育现状而言,明显存在重视不够、内容单一、管理松散以及劳动实践平台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变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家庭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劳动教育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着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艺德是文艺工作者在从事文艺工作中要遵循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私德.艺德十分重要,但当前文艺工作者失德失范情况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可以从艺术院校教师师德之维、艺术院校学生艺德之维、社会文艺工作者艺德之维等方面加强文艺工作者的艺德培养,以达成艺术人才德艺双馨目标的实现.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要渠道,务必要顺应时代要求,落实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使广大青年学生从党史中不断地汲取成长与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高校党史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第一属性,要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就要梳理、反思和总结高校共青团政治引领的难点和重点.高校需要梳理当前工作现状,指出政治引领难点和重点,提出契合需求,致力青年学生知、情、行的认同,推进精准引领和拓宽范围同步进行,着力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育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始于信息传递和交互,重在知识的理解吸收,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提升.线上课程离不开线下教学的辅助,线下课程也需要线上教学的支撑.然而,线上线下课程之关键在于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线上教学主要承担课程设计、知识拓展、随堂测试与课后讨论,课上则主要采取线下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和互动式指导.线上线下课程之分工和衔接仍然存在诸如教学课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学生课业强度、教师指导的适当强度不明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法学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价值观教学,它肩负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任务.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主要涉及教师教学实践困境、教学理念困境与教学话语困境,这些困境需要从教学方法、思维方式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抗战老兵口述史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更是建党百年背景下党史教育贯彻落实的最佳契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遵循抗战老兵口述史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契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的原则;深挖融入的价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抗战老兵口述史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场域,此外还包括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只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实现有效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打造贯通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育人模式.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以习近平“十大网络观”为课程思政结合点,探索“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分别对应课堂场域、网络场域和实践场域,并明确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为贯彻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尝试探索在理工科专业课程“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设计和阐述了三种思政教育方式:思政导入、思政案例和点滴融入.通过三种思政教育方式的设计以及其在课程教学之初、案例教学实施和教学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