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植物空间营造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还应对植物的空间特性、色彩属性等艺术要素的特性熟悉、了解,并挖掘其形态及组合的可塑性及多样造型,使各类园林空间巧妙组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本文对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植物对空间景观研究的重要性
1、美好的园林生态基质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去采纳,然后让它们成为这个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部分。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着关于大地理尺度景观这样的景观概念,它包含了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等。
2、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生态功能是我们在整个植物空间的营造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以绿篱、树墙为背景来设置花境,则能够打破这种沉闷的格局,绿色的背景又能使花境的色彩充分显现出来。园林中多用常绿篱作为某些花坛、花境、雕塑、喷泉及其它园林小品的背景,以烘托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如在一些纪念性的雕塑旁常配植整齐的绿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在一棵古树旁,植一排半圆形的绿篱,利于遮挡游人视野,使古树更加突出
3、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通过不同的空间效果以及时序景观变化的效果,极大的为我们园林景观空间构成添姿添彩,也为人们提供了比较多的空间类型让我们进行选择。“没有量, 就没有美”, 此区人行道前设计
二、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
1、园林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
园林植物的空间形态限定要素有:基面、垂直面、顶面,正是这三种限定要素的组合和变化而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植物空间。
1)基面
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的暗示,保持着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的通透与连续。园林植物空间中,常常用草坪、模纹花坛、花坛、低矮的地被植物等做为植物空间的基面。
2)垂直面
垂直面是园林植物空间形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形成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强烈的空间围合感,在植物空间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基面。主要包括:绿篱和绿墙、树墙、树群、丛林、格栅和棚架等多种形式。
3)顶面
顶面,天空是园林植物空间中最基本的顶面构图因素,另外由单独的树木林冠、成片的树木、攀援植物结合的棚架等也能形成植物空间的顶面。顶面的特征与枝叶密度、分枝点高度以及种植形式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着空间感受的变化。夏季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封闭感最强烈,而冬季落叶植物则以枝条组成覆盖面,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2、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1)植物的整体形态
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
2)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它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观赏植物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3)色彩
色彩在视觉领域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景观的色彩运用中,植物的色彩是造景的最重要部分,原因是植物的色彩是极其丰富的,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植物的色彩能吸引注意力,影响情绪,创造气氛,在景观环境中展现出特定的效果。
4)气味
植物的气味是植物挥发的某种化学物质以分子的状态漂浮在空气中,刺激人类的嗅觉而引起的。可以通过地形的组织,来创造封闭的环境来形成以芳香为主题的植物空间。
5)植物的季相变化
植物的春花、夏荫、秋叶和冬枝形成了植物的季相变化。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而空间范围主要是依靠枝条来限定了。
6)植物的文化内涵
植物蕴涵着不同的精神意蕴,自古以来,中国人将植物“拟人化”地赋予其特殊的精神品质。植物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空间的立意和人们的心理感受。
三、植物园林的主要特点
1、如今现阶段我们所了解的园林的状态:因为外界环境决定了园林景观的微生态环境,比如尘土、噪音、建筑等等一些因素都可能给我们的整个园林景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我们现在提出的修正景观环境就是需要我们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进行园林设计。
2、植物园林在造景的时候需要我们因地制宜、适时而生以及因地取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环境和景观和谐的本质。植物与地形相结合,可以强调或者消除由地形变化所形成的空间感;园林中通过岛屿、堤岸及水中的植物造景,则可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
3、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以其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境域空間,而被人们广为接受并逐渐成为造园的主体。
4、因为变化中的色彩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而植物景观中的叶色、花色都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出现各种颜色。可见,园林景观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景观。论是广场还是草坪、树林,其周围及其中间的种植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习性与其空间布局距离,并要考虑时间带来的树木生长变化,满足园林设计的场地需求,为人们创造出宜人的植物空间
四、现代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方法
1、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
1)乔灌草藤相结台。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就是要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以地带性植物为主,适当引入植物新品种,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术、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台,针叶与阔叶结台,季相景观与空间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是城市绿地的最佳结构。城市绿化需突出乔木,但如果为了采光、通风,遮荫的比例也不宜过大,绿地内灌木需占一定比例,地面力争全部为草坪或地被植物所覆盖。
2)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多样性的树种决定着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可以增加群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城市绿地群落多样性的取得可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种间关系,适当引进外来物种,在不同地段精心选择冠型优美、寿命较长的骨干树种,结合一定的速生树种,并引进鸟嗜、蜜源类绿化植物,形成稳定而各其特色的群落类型。当然,群落多样性并不是无主次、千篇一律的多样性,应该以一两种基调树种为主体形成密度合理、结构优化、自然稳定、高效多能的多样性群落。
2、植物空间的艺术化营造。
1)植物空间的渗透与流通。园林植物通过树干、枝叶形成一种界面,限定一个空间,通过在界面的不同处疏密结合,添入透景效果形成围、透空间,人走其中,便会产生兴奋与愉悦的感觉。相邻空间之间呈半敞半合、半掩半映的状态,以及空间的连续和流通等,使空间的整体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感。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讲究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应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使空间景观能够互相渗透。总体来说,园林植物以其柔和的线条和多变的造型,往往比其它的造园要素更加灵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丛竹,半树柳,夹径芳林,往往就能够造就空间之间含蓄而灵活多变的互相掩映与穿插、流通。
2)植物空间的对比与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形象地表现了园林中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明暗虚实等的对比,产生多变而感人的艺术效果,使空间富有吸引力。曲折婉蜒的河道,时窄时宽,两岸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使整个河道空间时收时放,景观效果由于空间的开合对比而显得更为强烈。植物功能形成空间明暗的对比,如林木森森的空间显得暗,而一片开阔的草坪或花坛则显得明,二者由于对比而使各自的空间特征得到了加强。植物构成的空间虚实对比则是在于通过各种植物的艺术搭配营造出或开敞或封闭的灵活多变的空间环境。
3)植物空间的分隔与引导。在园林中,常利用植物材料来分隔和引导空间。在现代自然式园林中,利用植物分隔空间可不受任何几何图形的约束。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可通过成丛、成片的乔灌木相互隔离,使空间层次深邃,意味无穷。在规则式园林中则常用植物按几何图形划分空间,使空闻显得整洁明朗,井井有条。其中绿篱在分隔空间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不同形式、高度的绿篱可以达到多样的空间分隔效果。不同植物空间的组合与穿插,同样需要不同的指引手段,给人的心理上以暗示。利用更具造型的植物来强调节点与空间,可达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结语:植物空间营造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设计活动,植物不只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同时也充当着人们活动的范围界定者,还是人们停留、活动的心理依靠。在园林景观设计现实及开创中需要兼顾的因素,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明白的了解怎样高效能、高质量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办法, 对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探讨, 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园林空间的营造研究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
[2]赵爱华,李冬梅.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
关键词: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植物对空间景观研究的重要性
1、美好的园林生态基质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去采纳,然后让它们成为这个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部分。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着关于大地理尺度景观这样的景观概念,它包含了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等。
2、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生态功能是我们在整个植物空间的营造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以绿篱、树墙为背景来设置花境,则能够打破这种沉闷的格局,绿色的背景又能使花境的色彩充分显现出来。园林中多用常绿篱作为某些花坛、花境、雕塑、喷泉及其它园林小品的背景,以烘托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如在一些纪念性的雕塑旁常配植整齐的绿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在一棵古树旁,植一排半圆形的绿篱,利于遮挡游人视野,使古树更加突出
3、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通过不同的空间效果以及时序景观变化的效果,极大的为我们园林景观空间构成添姿添彩,也为人们提供了比较多的空间类型让我们进行选择。“没有量, 就没有美”, 此区人行道前设计
二、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
1、园林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
园林植物的空间形态限定要素有:基面、垂直面、顶面,正是这三种限定要素的组合和变化而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植物空间。
1)基面
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的暗示,保持着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的通透与连续。园林植物空间中,常常用草坪、模纹花坛、花坛、低矮的地被植物等做为植物空间的基面。
2)垂直面
垂直面是园林植物空间形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形成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强烈的空间围合感,在植物空间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基面。主要包括:绿篱和绿墙、树墙、树群、丛林、格栅和棚架等多种形式。
3)顶面
顶面,天空是园林植物空间中最基本的顶面构图因素,另外由单独的树木林冠、成片的树木、攀援植物结合的棚架等也能形成植物空间的顶面。顶面的特征与枝叶密度、分枝点高度以及种植形式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着空间感受的变化。夏季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封闭感最强烈,而冬季落叶植物则以枝条组成覆盖面,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2、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1)植物的整体形态
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
2)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它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观赏植物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3)色彩
色彩在视觉领域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景观的色彩运用中,植物的色彩是造景的最重要部分,原因是植物的色彩是极其丰富的,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植物的色彩能吸引注意力,影响情绪,创造气氛,在景观环境中展现出特定的效果。
4)气味
植物的气味是植物挥发的某种化学物质以分子的状态漂浮在空气中,刺激人类的嗅觉而引起的。可以通过地形的组织,来创造封闭的环境来形成以芳香为主题的植物空间。
5)植物的季相变化
植物的春花、夏荫、秋叶和冬枝形成了植物的季相变化。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而空间范围主要是依靠枝条来限定了。
6)植物的文化内涵
植物蕴涵着不同的精神意蕴,自古以来,中国人将植物“拟人化”地赋予其特殊的精神品质。植物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空间的立意和人们的心理感受。
三、植物园林的主要特点
1、如今现阶段我们所了解的园林的状态:因为外界环境决定了园林景观的微生态环境,比如尘土、噪音、建筑等等一些因素都可能给我们的整个园林景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我们现在提出的修正景观环境就是需要我们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进行园林设计。
2、植物园林在造景的时候需要我们因地制宜、适时而生以及因地取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环境和景观和谐的本质。植物与地形相结合,可以强调或者消除由地形变化所形成的空间感;园林中通过岛屿、堤岸及水中的植物造景,则可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
3、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以其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境域空間,而被人们广为接受并逐渐成为造园的主体。
4、因为变化中的色彩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而植物景观中的叶色、花色都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出现各种颜色。可见,园林景观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景观。论是广场还是草坪、树林,其周围及其中间的种植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习性与其空间布局距离,并要考虑时间带来的树木生长变化,满足园林设计的场地需求,为人们创造出宜人的植物空间
四、现代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方法
1、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
1)乔灌草藤相结台。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就是要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以地带性植物为主,适当引入植物新品种,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术、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台,针叶与阔叶结台,季相景观与空间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是城市绿地的最佳结构。城市绿化需突出乔木,但如果为了采光、通风,遮荫的比例也不宜过大,绿地内灌木需占一定比例,地面力争全部为草坪或地被植物所覆盖。
2)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多样性的树种决定着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可以增加群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城市绿地群落多样性的取得可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种间关系,适当引进外来物种,在不同地段精心选择冠型优美、寿命较长的骨干树种,结合一定的速生树种,并引进鸟嗜、蜜源类绿化植物,形成稳定而各其特色的群落类型。当然,群落多样性并不是无主次、千篇一律的多样性,应该以一两种基调树种为主体形成密度合理、结构优化、自然稳定、高效多能的多样性群落。
2、植物空间的艺术化营造。
1)植物空间的渗透与流通。园林植物通过树干、枝叶形成一种界面,限定一个空间,通过在界面的不同处疏密结合,添入透景效果形成围、透空间,人走其中,便会产生兴奋与愉悦的感觉。相邻空间之间呈半敞半合、半掩半映的状态,以及空间的连续和流通等,使空间的整体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感。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讲究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应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使空间景观能够互相渗透。总体来说,园林植物以其柔和的线条和多变的造型,往往比其它的造园要素更加灵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丛竹,半树柳,夹径芳林,往往就能够造就空间之间含蓄而灵活多变的互相掩映与穿插、流通。
2)植物空间的对比与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形象地表现了园林中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明暗虚实等的对比,产生多变而感人的艺术效果,使空间富有吸引力。曲折婉蜒的河道,时窄时宽,两岸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使整个河道空间时收时放,景观效果由于空间的开合对比而显得更为强烈。植物功能形成空间明暗的对比,如林木森森的空间显得暗,而一片开阔的草坪或花坛则显得明,二者由于对比而使各自的空间特征得到了加强。植物构成的空间虚实对比则是在于通过各种植物的艺术搭配营造出或开敞或封闭的灵活多变的空间环境。
3)植物空间的分隔与引导。在园林中,常利用植物材料来分隔和引导空间。在现代自然式园林中,利用植物分隔空间可不受任何几何图形的约束。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可通过成丛、成片的乔灌木相互隔离,使空间层次深邃,意味无穷。在规则式园林中则常用植物按几何图形划分空间,使空闻显得整洁明朗,井井有条。其中绿篱在分隔空间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不同形式、高度的绿篱可以达到多样的空间分隔效果。不同植物空间的组合与穿插,同样需要不同的指引手段,给人的心理上以暗示。利用更具造型的植物来强调节点与空间,可达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结语:植物空间营造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设计活动,植物不只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同时也充当着人们活动的范围界定者,还是人们停留、活动的心理依靠。在园林景观设计现实及开创中需要兼顾的因素,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明白的了解怎样高效能、高质量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办法, 对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探讨, 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园林空间的营造研究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
[2]赵爱华,李冬梅.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