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合并低钙血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合并低钙血症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9例,克罗恩病(CD)13例。根据是否存在低钙血症,分为低钙血症组(n = 29)和正常血钙组(n = 43)。对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钠、血磷、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和CDAI、日照时间≤2 h/d是IBD患者合并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OR = 3.421,95%CI:1.301 ~ 4.134,P = 0.008)、DAI(OR = 3.096,95%CI:1.901 ~ 8.907,P = 0.024)、CDAI(OR = 2.248,95%CI:1.211 ~ 7.352,P = 0.033)、日照时间≤2 h/d(OR = 1.442,95%CI:1.334 ~ 5.881,P = 0.007)是IBD患者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指标的AUC均>0.7。

结论

IBD患者易出现低钙血症,IBD患者如有白蛋白降低、DAI或者CDAI评分升高、日照时间≤2 h/d,其合并低钙血症的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放射性肠炎(RP)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接受盆腔外照射后出现RP的宫颈癌患者61例血液及尿液样本。ELISA法、鲎试剂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内毒素的水平;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L/M)水平。构建小鼠RP模型,HE、IHC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及荧光素示踪法评价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紧密连接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ZO-1、MUC2、AM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人群中,NUDT15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导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IB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筛选NUDT15基因突变与AZA治疗IBD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3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IBD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以及治疗需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因此,IBD患者是机会性感染的高风险人群。EB(Epstein-Barr)病毒作为一种机会致病病毒,在IBD患者中较为常见。EB病毒感染可导致IBD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差,并诱发可能与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本文从IBD患者合并EB病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先天性角化不良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的儿童病例,并且就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特征展开讨论。
目的总结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确诊为IBD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35例IBD,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51例,克罗恩病(CD)184例。UC平均患病年龄大于CD[(45.50 ± 15.40)岁比36.15 ± 13.48)岁,P<0.001];UC腹泻、黏液脓血便多见(P均<0.0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衔接蛋白,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器,并参与抗真菌的免疫反应。近年来发现CARD9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本文就CARD9在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IBD患者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还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及生物活性物质。肠道巨噬细胞能够介导炎症反应,其过度活化会引起炎症反应的调控失衡,使生理性炎症反应转变为病理性的肠道损伤,参与IBD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对肠道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IB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诊断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的57例患者作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组,其中放射性小肠炎18例,放射性直肠炎39例。同时选取同期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其营养状况,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各种人体成分。比较慢性放射性肠炎和正常对
在《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体系》发表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IBD)学组组织专家组制定了中国炎症性肠病内镜、病理和影像的专家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我国IBD的诊治流程,提高各IBD中心的诊治水平。
目的翻译验证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残疾指数(IBD-DI),并用于评价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残疾程度。方法在获得IBD-DI原作者Laurent Peyrin-Biroulet的同意后,遵循《自我报告量表跨文化适应过程指南》翻译出中文版IBD-DI。对2018年10-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随访的IBD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IBD-DI行效度及信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评价结构效度,采用